始祖鳥“炸山”煙花秀,成功把自己作死了!
![]()
9月19日,始祖鳥這家總部位于加拿大、現為中資控股的品牌,與藝術家蔡國強合作,上周五(9月19日)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一處海拔約5500米(1.8萬英尺)的高原上舉行了盛大的“升龍”煙花表演。旨在“通過藝術家創作,提升對高山在地文化關注”。

萬萬沒想到,這場遠離喧囂的煙花,對始祖鳥來說,會演變成一場史詩級的“災難”。
“吃戶外的飯,炸戶外的山,真的棒。”
“我在我家門口放煙花都不讓,有人居然能跑到喜馬拉雅放。在高原,生態這么脆弱的地方放煙花,已經沒底線了。你參與了一場對西藏高原自然破壞的現實案例。”
“傲慢無知的老登們,如何向大自然展示自己的豬腦花。”
“自殺式營銷之最,服裝界的西貝啊哈哈哈哈哈,我要是駱駝我現在笑死了。”有網友指出,三十多年前有劇組同樣在這片山區拍攝電影《紅河谷》,為了制造電影情節中的雪崩場面,用炸藥炸掉了卡諾拉冰川一角,至今沒能恢復,教訓極其慘痛。
![]()
網友們幾乎一邊倒的群嘲,將始祖鳥推到了風口浪尖。
9月21日凌晨,西藏日喀則市政府官方通報已成立調查組趕赴現場核查。
![]()
同日,在活動結束的三天后,始祖鳥與蔡國強,終于發布了致歉通告,承認了錯誤,并表示會配合政府部門開展生態補救措施。
![]()
而同日,始祖鳥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發布的英文致歉信被爆“雙標”,內容與國內版本有差異,被部分網友質疑始祖鳥的致歉“不夠誠懇”“內外有別”,文中提到的“與中國團隊溝通調整工作方式”有“甩鍋”的嫌疑。
![]()
這次煙花秀的 “不合適”,簡直是擺在明面上的。
煙花秀位于西藏喜馬拉雅山脈海拔5500米處,屬生態敏感區,草甸層僅10-15厘米厚,破壞后需數十年恢復。
宣稱的“環保材料”在高原低溫缺氧環境下降解周期或長達數十年,殘留物污染水源;140分貝爆破聲驚擾藏羚羊、雪豹等瀕危物種,驅離動物的“鹽磚”措施被專家駁斥無效。
![]()
其次是活動本身的 “無意義”—— 放一場煙花,搞個 “空中巨龍” 的造型,除了拍幾張宣傳照,既沒給當地帶來實際收益,也沒傳遞任何有價值的環保理念,反而像一場 “花錢買吆喝” 的炫技。更諷刺的是,始祖鳥長期標榜“敬畏自然”“無痕山林”理念,
![]()
![]()
為什么能審批通過, “一路綠燈”?
據爆料,項目因環保問題曾被日本富士山、法國圣維克多山拒絕,最終,炸山的創意來到了青藏高原上的山脈。僅通過縣鄉三級審批,規避《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要求的專業環評。
![]()
此外,還有很多人提到,借用山脊的戶外宣傳創意并非不可,事實上,10年前就有過被廣泛認可的創意形式。
2015年,猛犸象品牌為紀念人類首次登頂阿爾卑斯馬特洪峰150周年,邀請多名登山家和高山向導們沿著山脊攀行。
點亮不對環境造成污染的頭燈的那一刻,紅色燈光亮成一條龍,象征著人類對高山永無止境的探索,和探索中留下的勇氣——登頂之路,從來都不是一切順利。
![]()
相較之下,“煙花炸山”格外凸顯出人類的自私,為了完成品牌噱頭不顧一切生態影響,最終落得被全民討伐的境地...
炸山并非單純無知,而是品牌方和藝術家雙方的傲慢。
在他們眼中,“喜馬拉雅” 這四個字本身,就是最大的藝術噱頭。只要能在世界屋脊上點燃煙花,制造出震撼的話題,生態代價不過是可以被忽略的 “小瑕疵”。
《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發文《氣得編不出標題》,文中她說:
![]()
始祖鳥和蔡國強的翻車也提醒了所有人,在自然面前應該保持絕對的敬畏和尊重。
丟掉這份謙卑,再響亮的口號、再華麗的作品,都只會淪為被唾棄的笑話。
素材來源于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