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號稱投資3億的《赴山海》,最近卻頻頻因為“穿幫”上熱搜。
誰也沒想到,正片里居然能出現男主手里拿著劇本的畫面。
![]()
是熱搜上吵翻天的男主是否敬業,還是劇組后期不努力,我們也來從行業視角分析一下,這事到底是誰的鍋?
![]()
薛定諤的bug
先說《赴山海》這劇,其實是一部很典型的男頻,改編自溫瑞安的《神州奇俠》。
劇版改編思路套了“穿書”的腦洞,講男主作為一個作者,在游戲里體驗了小說主角的武林闖蕩故事。
單說這個思路,我其實挺喜歡的,新瓶裝舊酒, 把原著當鏡像來用。
男主了解原著里的男主蕭秋水的一切行動走向,也了解觸發原著“蕭秋水成為武林盟主”需要哪些細節,所以劇版的男主相當于是玩劇本殺,在各種由于穿進游戲引發的bug中,找到男主當武林盟主的方法。
![]()
這種改編思路,只有兩種解題思路,一種是類似重生文那樣,把整個故事講得畫風比較嚴肅(比如《九重紫》,女主全程帶著記憶,她的目的就是逆轉人生);
另一種是《赴山海》選擇的思路:輕喜劇風。
輕喜劇風,想要抖自然又恰到好處的包袱,是非常考驗編劇導演演員三方配合的高難度作業。
由于劇開篇的包袱抖得沒那么成功,所以引發了《赴山海》的第一個問題:
抱著高期待值入場的觀眾,會有心理預期落差。
之后引發巨大討論的,才是劇本穿幫的問題。
劇本穿幫,挨罵最多的必然是手持劇本的主演成毅了,畢竟這Bug和人緊密結合在一起,解釋起來很費勁。
更要命的是,《赴山海》的劇本穿幫不是單個現象,除了開頭提到的一處,還有下面這個。
![]()
觀眾的吐槽,宛如依萍要生活費那天的大雨那般密集。
隨后就有編劇出來表示,演員手里拿劇本,本來就很正常。
![]()
還有合作演員力挺主演,說希望大家對成毅好一些。
可以說編劇老師是打理論牌,演員前輩打感情牌。
![]()
除了業內,品牌方也出來,說成毅是個連拍商務廣告都嚴陣以待的敬業人,穿幫這事兒怪他,那就不太應該了。
![]()
拋開是不是有蹭熱度/商業往來的嫌疑,我們只從邏輯上去判斷以上言論,衍生出兩個問題:
1、演員在片場拿劇本是很正常,但是不是并不意味著“正片里出現演員拿劇本也正常”?
2、成毅作為主演,高強度工作,情緒穩定,尊重同事,看上去是個比較優秀的從業者。那么是不是說明這件事,對他來說是無妄之災呢?
![]()
武俠式微,還是制作滑坡?
關于第一個問題,大家肯定都有明確答案。
正是因為不正常才會引發討論,而這次在各種“業內”的站隊中,有一個說法,是比較中肯的:
以我自己去片場的體驗來說,多數劇組不是大家想得那樣,一工作就全員嚴肅得像被“奪舍”,只會口頭+場務提醒切換進拍攝狀態。
和很多花絮里上一秒嘻嘻哈哈,下一秒熱淚盈眶那樣,演員的狀態基本上是各種臨時調整。很厲害的老手,能做到無縫銜接,對于臺詞量大的演員,基本上都是既背臺詞,同時也做好要改動的準備的。
(順便提示一下,此王驍非彼王驍)
![]()
我看了一下穿幫的原片,與其說是成毅不在狀態,個人認為那一段更像是屬于走戲的素材。
因為這部劇里的穿幫bug,不僅僅是手握劇本,還有洞洞鞋也被剪進正片了。
![]()
洞洞鞋這個問題,別的劇里同樣存在鞋穿幫,比如《慶余年2》里,慶帝穿著跑鞋大步流星沖出去。
顯然,根據演員的表演狀態可以判斷,這并不是廢片誤入。
![]()
整體看下來,這些穿幫至少可以證明一點:《赴山海》一連串的烏龍,來自制作班底的不用心。
首先,如果以上穿幫屬于素材混用,那么攝制組是干什么吃的?
從工作內容和流程來說,剪輯至少要經歷樣片制作,把dit組的鏡頭素材分揀出來,然后根據導演的理念和劇情需要,架構出按分集連貫、劇情對齊的一版;
而且還需要細調聲音素材,調色。人員至少會有干基礎工作的助理,實際做最主體工作的剪輯師,還有負責把控項目質量的剪輯指導,以及dit(素材管理的“拷卡”)、場記(不是場務!負責核對素材編號)……
經歷以上環節,再到最終審片,上線,至少會有幾十個人看過同一個鏡頭。
其次,如果純粹是演員自己的錯,請問為什么不在后期里改正呢?
手里拿劇本,又不是遠景,如果是《花千骨》中的這種背景塔吊,距離太遠,審核沒發現,大家尚且能理解。
![]()
或者是《甄嬛傳》里的煙頭,體積太小,工作人員沒看到,我相信多數人也不會揪著不放。
![]()
但在《赴山海》里,穿幫可能只能算是激化了各種制作Bug的導火索。
劇里有很多觀眾看不懂的鏡頭語言:
比如這個懸崖飛馬,到底為啥要拍出一個凌空停滯的鏡頭呢?

再比如這種水平的摳圖,會不會是羽化邊緣的數值做得有點問題,人臉輪廓看上去都有點難評了?套索工具這么不熟練嗎?
![]()
制作上的捉襟見肘,連帶著劇情改編功力不足的bug也被放大。
正常來說改名著,大家心里都有高期待,肯定是希望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很顯然現在并沒有做到。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慶余年》的開篇之所以改成穿書,就是為了方便男主的金手指,而《赴山海》的穿游戲,卻又不愿意賦予男主金手指的技能,這個處理就不夠絲滑。
![]()
所以對著一開始勢頭如此之大,現在卻頻頻因為制作問題上熱搜的《赴山海》,個人以為至少有兩點很清晰:
一是,我覺得如果對這部劇的不滿意和吐槽,都靠對成毅一個人發泄,確實對他不公平。
不否認這其中的Bug里,他有參與的份兒,但劇組是個團結合作的地方,光是不斷給人家扣高帽子,夸人品夸敬業,就是不幫大家嘴里這個“好同事”收拾漏洞。
那么這個夸獎,到底是對失職工作人員的挽尊,還是明知主演頂住了大部分壓力的歉意呢?
![]()
這個畫面質感的鍋,不能甩男主頭上吧?
二是,我不認為武俠窮途末路,金庸改編和溫瑞安改編的接連口碑頹勢,只是因為觀眾不愛看武俠。
武俠是中國文學里非常具有代表性、民族精神特色的一類作品,甚至于很多劇不需要多么強調“武”,單是用好“俠”這個精神內核,就可以迎來口碑大豐收。
《赴山海》目前的困境,不在于演員有多少失誤,而在于整個劇在改編的過程里,對俠的概念提煉過于薄弱。“武”保留了很多,然而水平又不足以說服觀眾早就被養刁鉆的胃口。
作為觀眾的一點點小建議:
男頻固然是男主一人頂半邊天,可也不能因為男主頂半邊天,其他環節就可以不在乎、不用心吧?
若是因為男主的粉絲量 大,抱著 自有大儒為我辯經的想法,那是不是意味著不尊重觀眾的,另有其人呢?
![]()
E姐結語
當然,這事也不是沒有其他可能性:
比如劇集臨時提檔,后期不是不想做好,是沒時間做好;或是素材中途有丟失的問題,不得不用花絮素材頂上……
但不論是不是上面的問題,對一部標榜“大投資、大制作”的劇,都不應該在正片里出現如此拙劣的穿幫,讓觀眾皺眉。
要知道,《赴山海》從拍攝到播出,并非一帆風順,劇組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把劇推上線,按道理應該是頂著很多壓力,越挫越勇。
如今看來,可能力氣在開播前都耗盡了。
《赴山海》的創作思路上有個誤區,是分不太清概念上的目標和實際要達成的目標。劇里各路人馬都要搶的“英雄令”,實際上每個人都沒有那么強烈的理由去拿這個令牌,換句話說,很多角色在搶廢鐵。
劇外也是一樣,強調溫瑞安改編、強調大制作、強調成毅很適合武俠,卻在制作上并沒有實現強調的“大武俠”。
長劇這兩年勢態艱難,我實在不忍心太下重手數落一部長劇如何讓人失望。
希望制作方也將心比心,別讓觀眾太失望。我雖不是成毅粉絲,但并不希望在武俠領域能打出苗頭的演員,就此口碑急轉直下。
不然的話,最近影游都做得美輪美奐了,觀眾何必來長劇自討苦吃呢?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你怎么看《赴山海》的劇本穿幫?
來評論區說說吧~
![]()
-今天頭條の主筆-
你的小仙女E姐,愛看劇的碧雕
值日生:甜辣醬 美術:阿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