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月;
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
2025年的活動主題是“早防早治,守護認知”。
![]()
為提升公眾對阿爾茲海默癥的科學認知,
推動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
我院神經科專家,
將于9月22日上午10:00,
在醫院北院區門診大廳,
舉行阿爾茨海默病義診活動。
義診詳情
01
義診時間
2025年9月22日(下周一)上午10:00
02
義診地點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北院區門診大廳
03
義診對象
正面臨輕度記憶減退困擾的人士;
具有阿爾茨海默病家族史風險因素的人群;
家中有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希望獲取專業照護指導或疾病管理建議的家屬;
關注自身或家人腦健康狀況,愿主動進行早期篩查的廣大市民。
04
義診現場將為您提供
免費專家咨詢:由神經科專家面對面答疑。
認知功能測評:通過標準化量表篩查高危人群,識別早期風險。
個體化建議:針對不同風險因素,提供生活方式調整和進一步檢查的建議。
血檢初步篩查:助力早期發現與干預。
記憶,是人生最珍貴的財富。
阿爾茨海默病或許會帶走記憶,卻帶不走愛與關懷。
讓我們從此刻開始:
多關心家中長輩的記憶與情緒波動;
鼓勵出現癥狀的親人盡早篩查和就醫;
積極了解預防與照護知識,用行動支持家人與社會。
愿我們攜手同行,
以溫暖的愛與科學的力量,
守護每一位阿爾茲海默病患者的智慧與尊嚴,
讓記憶在歲月中持續發光。
專家簡介
![]()
肖頌華
神經科
主任醫師,博士,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
現任我院神經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神經科教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
專業特長:認知障礙與腦血管病、神經眼科疾病。對神經退行性病(癡呆、帕金森病、運動神經元病等)、腦血管病、免疫神經病(視神經脊髓炎、多發性硬化、腦炎、格林巴利等)、頭痛頭暈、視力障礙、肢體麻木無力、放射腦脊髓損傷、顱內感染及神經系統疑難病、危重病及少見病臨床診治經驗豐富。
社會任職:中國老年醫學會認知障礙分會神經心理評估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常委,廣東省傳統醫學會頭痛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副主任委員。
學術成就: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廣州市科技計劃重點民生科技攻關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十余項,參與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在國際著名期刊(Biomaterials,Genome Biol,Addiction,Clinical Nutrition,Front Public Health,Am J Neuroradiology)等上發表高水平論文十余篇。主編/參編專著三部,主編國內第一部腫瘤放療后神經損傷的專著《鼻咽癌放療后神經損傷學》,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項。廣東省杰出青年醫學人才,廣東省實力中青年醫生。
出診安排:北院區(周二上午),南院區(周三下午),花都院區(周四下午)。
![]()
雷 鳴
神經科
副主任醫師,博士,留美訪問學者
專業特長:癡呆、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及其他神經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
社會任職:廣東省醫學會青年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癡呆學組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認知醫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常務委員、廣東省傳統醫學會頭痛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保健學會帕金森與運動障礙疾病MDT管理專委會委員。
學術成就: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參與多項國家級基金。發表高水平文章多篇。
出診安排:北院區(周一下午),南院區(周三上午)。
![]()
方文麗
神經科
主治醫師,碩士
專業特長:神經科常見疾病的診治,如認知障礙、腦血管病、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周圍神經疾病、脊髓疾病、放射性腦損傷等。
社會任職:廣東省傳統醫學會頭痛專業委員會委員。
![]()
胡 昱
神經科
醫師,博士
專業特長:從事認知障礙、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和放射性腦病及其他神經科常見病的診斷及治療。
學術成就:參與多項國家級基金。發表高水平文章多篇。

來源:神經科
責編:黃睿、房詩婷
初審:劉文琴
審核:歐陽霞、任毅
審核發布:楊建林
![]()
好看的話,不妨點擊分享給好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