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說一說鰲拜。
順治七年底,多爾袞病死,第二年正月,順治皇帝親政,鰲拜終于熬出頭了,很快就成了議政大臣之一,又由三等侯升為一等侯,以后再升為二等公。
到了順治九年,鰲拜被委任為侍衛總管,一些重要的場合,鰲拜會代替順治皇帝前往。順治十三年鰲拜患病,順治皇帝親自前來探視。
![]()
順治十八年的正月,順治皇帝駕崩,兒子玄燁繼位,就是康熙皇帝。他此時才八歲,所以順治皇帝安排自己信任的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等四位大臣輔政。
索尼是四朝的老臣,滿洲正黃旗人,和鰲拜一樣是當初誓言支持皇子的六人之一,受過多爾袞的排擠,多爾袞死后成為議政大臣、內大臣,同時總管內務府。
遏必隆是滿州鑲黃旗人,父親額亦都是努爾哈赤的最早追隨者,母親是和碩公主。皇太極時代,遏必隆就成為侍衛。在松錦大戰的關鍵時刻,明軍打得一團糟,總兵官曹變蛟拼死一搏,率軍突襲皇太極的御營,遏必隆等人拼死殺退明軍。在多爾袞時代,遏必隆和鰲拜一樣被打壓,直到順治皇帝親政,他升襲一等公,為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
![]()
比較特殊的是蘇克薩哈,納喇氏,滿洲正白旗人。他的父親蘇納是額駙,皇太極時代做過正白旗蒙古固山額真。蘇克薩哈一直跟著多爾袞做事,多爾袞成為攝政王之后,主要是居中指揮,所以蘇克薩哈很少有機會建立戰功。
多爾袞死后,頭腦靈活的蘇克薩哈與王府的護衛詹岱等人很快站出來,揭發多爾袞的罪行,一是越制,在棺中放入了八補黃袍、大東珠素珠、黑狐褂等,這些是皇帝才能用的東西。二是心懷不軌,想把兩白旗擅自移往京東的永平,動機不良。
順治皇帝由此開始清算多爾袞,同時重用蘇克薩哈、詹岱為議政大臣,蘇克薩哈還升任鑲白旗的巴牙喇纛章京,也就是護軍統領。此后,蘇克薩哈率軍前往湖廣作戰,戰績不錯,升為二等精奇尼哈番。以后順治皇帝讓他做了領侍衛內大臣,加太子太保。
![]()
現在他們四人成為小皇帝的輔政大臣,感覺責任重大,他們跪地向各位親王、貝勒辭讓,認為國家事務一直是由宗室協助處理,而他們四人都是異姓的臣子,所以要請親王、貝勒們一同輔政。親王、貝勒們說,這是先帝的遺囑,別人不敢干預,你們只管放心去做,不必再謙讓。
但四人之間的關系比較微妙,索尼資格最老,蘇克薩哈是額駙的兒子,與皇室有親緣,地位僅在索尼之下。他本身的才干也很突出,他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重視漢官中的人才,發現哪個人能力出眾,他會屈尊籠絡,為己所用。如此一來,朝中的許多官員都成為他的門下。
蘇克薩哈憑借自己出眾的才能和威望,在輔政時變得越來獨斷,引起另外三位的不滿,尤其是鰲拜和遏必隆,他們在戰功和爵位上都可以俯視蘇克薩哈,而且他們分屬于兩個對立的陣營,兩黃旗和兩白旗之間的矛盾錯綜復雜,讓他們成為天然的政敵。
![]()
鰲拜的表現越來越強勢,這從康熙三年的一個事件可以看得很清楚。
康熙皇帝身邊有四個侍衛,一向目中無人。幾位輔政大臣平時經常與小皇帝接觸,多多少少都領教過這些侍衛的傲慢,對他們很不滿。后來他們終于抓到了侍衛們的把柄,指責他們勸誘小皇帝到景山瀛臺游玩,擅自騎乘皇帝的御馬,使用皇帝的弓箭,于是下令把他們處死。
四位侍衛中有一個名叫倭赫的,是費揚古的兒子。費揚古在順治年間就做過內大臣、議政大臣,與四位輔臣的關系不好,自然受排擠,被打發去為先帝守陵。現在他的兒子又出了事,他自己也被指責對皇帝不滿,連同他的另幾個兒子全部被處死,抄沒的家產都給了鰲拜的弟弟穆里瑪。可見,在這件事中,鰲拜起了主導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