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驕陽像團燒紅的鐵球,重慶市石橋鋪殯儀館大樓外的梧桐葉蔫頭耷腦地垂著,連蟬鳴都帶著幾分倦怠。正午,陳俊岐剛完成火化工作,從體感超50℃的火化室走出來,汗水順著眉毛流過眼角,汗液蒸發產生的水蒸氣讓眼鏡片有些霧氣蒙蒙。取下口罩,陳俊岐趕緊換下反復干濕已汗斑明顯的白色工作服。“真涼快啊!”面對正午三十八九攝氏度的溫度,陳俊岐笑著向記者感嘆。
![]()
▲陳俊岐參加2024年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受訪者供圖)
火化室內,告別有了溫度和形狀
2000年出生的陳俊岐,今年剛滿25歲,是石橋鋪殯儀館最年輕的火化工。一米八的大個子,皮膚白皙,這個說話輕柔的陽光大男孩,已在火化工這個崗位上耕耘了4年。在2024年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火化技能比賽中,陳俊岐獲得了三等獎。
陳俊岐畢業于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殯葬專業,被問起為何會選擇殯葬這個在外界看來可能充斥著一些神秘色彩的專業時,他露出開朗的微笑,向記者談起他對火化工的初印象。
在陳俊岐讀初三那年,外婆因病去世,火化地點就在石橋鋪殯儀館。那時他總覺得“火化”是電視劇里的情節,直到看見外婆躺在鋪著白布的推床上,工作人員輕輕幫她理了理頭發,把滑落的被子往上拉了拉,溫柔地向逝者親屬們做最后的遺體告別。
“那個時候,我好像突然懂了‘死亡’是什么意思。”提及外婆病逝時的回憶,陳俊岐將當時的悲傷換作了現在對火化工作的熱情,“當我拿到外婆的骨灰盒時,感受到盒底傳來殘余的溫度,我明白它不是結束,是把‘活著’的溫度,換種方式留給我們。”高中畢業填報志愿時,他在“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專業欄打了勾,“我想成為像那天工作人員那樣的人——讓告別有溫度,讓回憶有形狀。”
焚化爐前,“生命擺渡”被具象化成工作細節
清晨6點30分,殯儀館的天剛蒙蒙亮。陳俊岐已經走進殯儀館大樓,在吃完早飯后他就將套上白色防護服,與夜班的火化工同事進行交接班。“火化崗位需要 24 小時有人在崗,大家的作息基本是晝夜顛倒。”
每天工作開始的第一步不是進行火化操作,而是蹲在火化爐前用小刷子清理——這是他的“晨檢儀式”。“爐門密封不好,熱量會流失,焚燒不完整,家屬看了會心疼。”他說。
當記者遠遠站在火化室外,熱浪朝臉撲來,這種熱浪相比正午的陽光都多了幾分柔和的感覺。談及火化室內高溫和艱苦的工作環境,陳俊岐卻是早已習慣。“在火化爐正常工作時,火化爐的最高溫度可達800℃~1000℃,火化室的溫度也常常保持在45℃到50℃以上,一天工作下來,大都會換上2—3套工作服。”
提到工作流程,陳俊岐講述時既非常專業,又充滿敬畏。“由于個體的差異,需要根據燃燒情況對火化爐進行操作,增加或減少風氣配比,以達到完整燃燒要求,以及高效利用燃料,更好地符合環保標準。”陳俊岐告訴記者,要抱著敬畏的心去做這件事,因為在家屬眼中,這是他們深愛的至親。“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我們更像是生命的擺渡人,為逝者緬懷,給予生者力量。”
日常談吐間,他有一種使命感的自豪
陳俊岐向記者講起他工作中接到過最為難忘的一次任務。雖說只是他日常工作中的小小舉動,換來的是家屬真誠的感謝和認同。
因老人子女在國外,親戚也不在身邊,當天老奶奶一個人來送行。在最后告別中,陳俊岐溫柔地為老爺爺整理衣襟,老奶奶雙手握住陳俊岐的手,哽咽得說不出話。在長達一個小時的火化時間里,老奶奶捧著手中老伴的遺像獨自坐在休息間,陳俊岐不禁上前安慰。當陳俊岐輕柔地將老爺爺的骨灰盒雙手遞給老奶奶時,老奶奶噙著淚水,看著陳俊岐點點頭。每當回想起這一幕,陳俊岐都堅定了為逝者護送好最后一程的信念。
“我覺得這是一份很有意義的工作,像生命的終極擺渡者一樣。”陳俊岐的女朋友小李告訴記者,當自己家人知道陳俊岐從事相關殯葬行業時,他們都表示支持。
“或許爺爺奶奶輩對這種(火化工的工作)是害怕的,像父母這輩中年人是忌諱的。”陳俊岐的同事老廖說道,“但他們這輩年輕人充滿朝氣,還多了份使命感和自豪感。真的很不錯!”
![]()
▲生活中的陳俊岐喜歡運動,充滿朝氣(受訪者供圖)
當記者談到殯葬火化工會不會被貼上晦氣、不吉利的標簽時,陳俊岐神情透著幾分自豪,表示通過自己,他身邊的人也真正了解到了殯葬這個行業并不像他們所想象的那樣冰冷,或者不正規。相反,在近年來重慶市民政局對惠民殯葬政策的大力推行中,許多人都真實了解到了殯葬是一個讓逝者更有溫度的行業。比如通過 96000 熱線辦理殯葬業務(需在全市合法機構治喪并火化),使用普通殯儀車接運遺體且費用在 230 元以內的,可免除首次遺體接運費。同時,還可以撥打殯葬熱線96000對殯儀機構進行監督。
“我希望讓更多人了解我們,不僅是火化工,更是幫助生者與逝者好好告別的‘守爐人’。”陳俊岐說道。
殯葬小知識:
“96000”是重慶市民政局官方殯葬服務熱線,可第一時間聯系正規殯葬服務單位辦理殯葬事務,24小時提供業務辦理、信息咨詢、投訴舉報、悲傷撫慰等一站式服務。
96000,溫情守候,為民解憂!
編輯:戴林
審核:何英
主編:羅再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