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1945年9月2日,美國“密蘇里號”戰艦上,日本投降簽字儀式舉世矚目。同盟國代表麥克阿瑟簽字時,特意將鋼筆贈予身后的溫萊特中將與珀西瓦爾中將。這兩支筆,不僅見證日本戰敗,更藏著兩位將領與中國吉林遼源的一段刻骨銘心往事。
![]()
鮮少有人知曉,溫萊特和珀西瓦爾等人在十幾天前,還被關在中國東北的一座戰俘營中,那就是日軍設于遼源的“奉天俘虜收容所第二分所”,就是今天的遼源二戰盟軍高級戰俘營舊址展覽館。
![]()
1944年12月至1945年8月,這里關押著34名盟軍戰俘,包括5名中將、4名少將,是日軍本土外104座戰俘營中專門羈押高級將領的“特殊監獄”。日軍選址遼源,正是看中其“既通又塞”的特點:距大城市不遠卻群山環繞,便于管控,更可在戰局不利時將戰俘轉移至朝鮮或日本作為籌碼。
![]()
戰俘營內,日軍無比殘暴。戰俘每日食物混雜蟲沙,紅十字會補給被截留,溫萊特獲救時體重僅44.5公斤;寒冬里,囚室零下二三十攝氏度,戰俘只能用報紙糊窗御寒,日軍還強迫他們在冰天雪地中勞作。遼源二戰盟軍高級戰俘營舊址展覽館內,有一碗混著蟲子的米飯展品,解說員說,戰俘們后來竟期盼多吃蟲子補充蛋白質,只為“撐到勝利回家”。
![]()
1945年8月,美軍“北美紅雀行動”營救隊歷經波折找到此處。獲救后,載著戰俘的卡車陷進泥濘,十幾名中國農民冒雨推車、送來食物,溫萊特欲以美元酬謝遭拒——這段經歷被他寫進回憶錄,直言“沒有中國農民,我回不了美國”。
![]()
圖片來源 遼源二戰盟軍高級戰俘營舊址展覽館官方公眾號
如今,遼源二戰盟軍高級戰俘營舊址已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與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400余件文物與數字技術重現267天的囚禁歲月。
![]()
今年,吉林衛視紀錄片《重見天日》更跨越三大洲,通過戰俘日記與后人尋訪,還原這段被塵封的歷史,彰顯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人道主義擔當。(圖片 除署名外均來源《歷史記憶—二戰盟軍高級戰俘營羈押遼源始末》 作者:陳春萍 魏東)
來源:中國吉林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