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對深入推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工作作出系統部署。方案提出,強化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建設國家人才供需對接大數據平臺。詳情一起來看——
8月2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聯播》播出《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行動方案發布實施》
《方案》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聚焦“四個面向”,穩中求進、先立后破,協同聯動、試點先行,建立健全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專業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提升高等教育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貢獻力。
《方案》提出:
健全供需對接機制,建設國家人才供需對接大數據平臺。
創新目錄管理機制,縮短調整周期,加強研究生、本科、高職三類學科專業目錄協同聯動。
完善分類發展機制,差異化推進基礎類、應用類、戰略類學科專業布局建設。
改革評價考核機制,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完善促進學科專業特色發展的多元評價體系。
優化激勵引導機制,統籌招生計劃、超長期特別國債等政策,持續優化學科專業結構。
實施學科專業設置調整的“六大行動”
![]()
《方案》提出:
實施急需學科專業超常布局行動,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快速布局一批學科專業點。
實施基礎學科躍升行動,在一流學科培優行動中加大對基礎學科支持力度。
實施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孵化行動,布局建設一批示范性學科交叉中心。
實施存量學科專業優化行動,對社會需求明顯不足、培養質量下滑、辦學條件不足的學科專業點進行預警并提出整改要求。
實施學科專業內涵更新行動,加快教學內容迭代,強化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支持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導師發展中心等高質量建設。
實施培養模式改革深化行動,建好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等新型人才培養平臺,加強成熟模式的輻射推廣。
學科專業是高等教育體系的核心支柱。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教育部聯合有關部門,不斷推進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的調整優化,探索建立戰略急需學科專業超常設置機制。
向高校下放二級學科設置自主權
鼓勵探索育人新模式
近年來,教育部積極對接科教興國、培育新質生產力等國家戰略需求,發布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向高校下放了高職、本科專業及研究生教育二級學科設置自主權;完善學科專業動態調整、自主審核制度;不斷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積極探索了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等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深化人才供給側改革。
加強戰略急需學科專業超常布局
![]()
面對低空經濟等國家戰略領域對高層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部探索建立了戰略急需學科專業超常設置機制。打破傳統三年一輪的學位授權審核限制,支持一批高校“先行先試”。
![]()
目前,已支持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設置了“低空技術與工程”目錄外一級學科,支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設置相應的二級學科,實現“今年布點、今年招生”,以最快速度填補人才缺口。
兩年新增本科專業點3715個
撤銷和停招6638個
![]()
據統計,兩年來,教育部共支持高校增設博士點1064個、碩士點2258個,撤銷博士點27個、碩士點285個,引導高校新增本科專業點3715個,撤銷和停招6638個,高職新增專業點1.2萬個,撤銷專業點8200余個,學科專業調整力度不斷加大。
![]()
教育部研究生司副司長 欒宗濤:一手抓“長效機制”,完善統籌協調、供需對接、目錄管理、分類發展、評價考核、激勵引導等六大機制,全面提升學科專業治理現代化水平;一手抓“重大行動”,深入實施急需學科專業超常布局、基礎學科躍升、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孵化、存量學科專業優化、學科專業內涵更新、培養模式改革深化等六大行動,從最突出最緊迫的問題入手,加快培養適應科技發展、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高層次人才。
建設國家人才供需對接大數據平臺
《方案》明確提出,建設國家人才供需對接大數據平臺。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由教育部牽頭建設的國家人才供需對接大數據平臺已進入試運行。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整合共享各部門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數據資源,重點構建了動態供需大數據查詢分析、支撐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提供學科專業診斷預警、開展結構布局診斷分析、探索重點產業人才需求預測等六大功能板塊,逐步實現人才數量規模、結構布局、能力素養三大適配。
![]()
目前,平臺已完成基礎建設與數據整合工作,進入試運行階段。
教育部研究生司副司長 欒宗濤:指導各地積極開展學科專業設置與區域發展匹配度分析,盡快發布本地區急需學科專業清單和學科專業預警清單,持續優化學科專業布局結構,著力提升學科專業設置與國家戰略需求、科技發展的匹配度。
來源 | 微言教育、教育信息化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