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8日,寒武紀盤中漲勢如虹,再創新高,股價再度超越貴州茅臺,成為資本市場矚目的焦點。
截至當日15時,寒武紀漲15.73%,股價報1587.91元,總市值6643億元;而貴州茅臺則微跌0.13%,股價報1446.10元,總市值1.82萬億元 。
![]()
![]()
這并非寒武紀首次挑戰茅臺的“股王”地位,8月27日午后,寒武紀盤中股價最高報1464.98元/股,漲超10%,盤中一度成功超越貴州茅臺,榮登A股市場“單價”最高股票的寶座。
細看寒武紀股價趨勢圖,一路狂飆。自2023年以來,股價從不足50元一路攀升至當前價位,目前最大漲幅已經超25倍,被市場譽為“國產芯片第一牛股”。高盛近期更是將寒武紀的12個月目標價從1223元/股大幅上調50%至1835元/股,足見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強烈看好。
這一現象并非只是兩只個股股價的簡單博弈,背后或許釋放出關鍵信號——科技股與消費股在資本市場上的力量消長,也可能在為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埋下伏筆。
![]()
長期以來,貴州茅臺作為消費股的旗幟性代表,在A股市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白酒行業具有消費剛性、品牌壁壘深厚、現金流穩定等特點,使得茅臺多年來享受著高估值,穩坐“股王”之位,象征著傳統消費經濟在資本市場的統治力。
然而,隨著全球科技革命的浪潮洶涌澎湃,以人工智能、半導體為代表的科技產業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潛力。寒武紀作為國產AI芯片的領軍企業,受益于人工智能行業的爆發式增長,市場對企業的技術實力、未來市場份額以及行業引領作用寄予厚望。股價的持續飆升,也反映出資本市場對科技成長股未來高增長預期的積極信心。
從更深層次看,這或許意味著經濟增長動力正在發生悄然轉變。寒武紀的飆升與高盛將其目標價上調至1835元的動作,傳遞出一個清晰信號:資本市場的估值錨點,正在從存量消費的確定性轉向科技突破的可能性。這種轉向背后,或許正是新質生產力的生長。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消費行業憑借穩定的現金流和可預測的盈利模式,成為資本的寵兒。但當下,科技創新正逐漸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以AI為代表的新技術不僅創造了新的產業需求,如智能安防、智駕、機器人等領域對AI芯片的海量需求,還在重塑傳統產業,提升生產效率和產業附加值。
從市場風格維度觀察,科技股超越消費股也反映了投資者風險偏好的變化。科技股雖天然帶有高風險、高投入的屬性,但技術突破一旦達成,便能釋放指數級增長回報的潛力。今年初“六小龍”的爆發,已為市場注入強勁信心,而深圳“創投十九條”等創投政策的落地更強化了這一邏輯,通過政府資本“大膽先行、探路夯基”的引導,撬動社會資本向關鍵領域集聚,進一步完善科技產業的資本生態,這種高彈性特征正持續吸引越來越多追求高收益、愿意承擔風險的投資者。
對比來看,消費股雖以穩健著稱,但增長相對平緩。在經濟結構轉型深化、新經濟加速崛起的背景下,對資本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更核心的支撐在于政策導向的賦能:國家不斷加碼科技產業扶持,通過強化半導體等關鍵領域的政策支持,為寒武紀等科技企業在研發投入、市場拓展等方面提供更多資源傾斜,從底層邏輯上夯實了科技股的成長確定性。
當然,科技股的高估值往往伴隨著高波動、高風險,這一點也不能忽視。以寒武紀為例,盡管發展前景廣闊,但AI芯片行業競爭激烈,技術迭代迅速,企業需要持續投入巨額研發資金來保持領先地位。同時,市場競爭格局、國際貿易摩擦等因素也可能會對企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消費股雖然增長相對緩慢,但根基深厚、穩定性強,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寒武紀股價超越貴州茅臺,可以說是科技股崛起過程中的一個標志性事件,預示著科技產業在積極結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科技創新正成為推動資本市場前行的關鍵力量。這份市場信號,也為廣大科技從業者注入了更強信心。無論未來市場如何波動,都期待這份源于產業價值的信心能夠長久延續。
來源:《浙商》雜志 記者 張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