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明加和金州勇士的續約談判已經徹底停擺,根據媒體報道,雙方已經好幾周時間沒有聯系,另外還有媒體不斷拱火,有媒體報道一名匿名NBA高管愿意給庫明加5年1.25億美元合同,并評價庫明加是比森林狼球員杰登-麥克丹尼爾斯更有天賦球員,那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的球員上上測就為大家帶來庫明加和麥克丹尼爾斯(以下簡稱麥丹)的數據對比。
![]()
麥丹比庫明加大兩歲,2023年麥丹新秀合同第三年結束時,森林狼提前續約與他簽署了一份5年1.36億美元大合同,而庫明加在新秀賽季第三年結束時也和金州勇士管理層展開了提前續約談判,但當時庫明加想效仿同屆新秀巴恩斯、小瓦格納腳步簽下頂薪合同,勇士管理層不給,雙方分歧嚴重一直拖到現在,最終到了一拍兩散境地,庫明加就像是趙本山小品賣拐中被忽悠瘸了的范偉老師,委屈的說出:“我就納悶了,同樣是數據差不多的新秀,這續約合同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尼?”
而站在NBA老板立場,我想起港臺圈的一個故事,說一個大老板和女明星睡了一覺,睡完給她一張空白支票填金額,結果這女明星填了一個天文數字,氣的大老板把她教訓一頓后留下一句狠話:“我確實有錢,但你也得值這個價。”這句話正是NBA老板的態度。
![]()
首先森林狼和金州勇士隊的客觀環境并不一樣,麥丹是和愛德華茲一起加入森林狼隊,然后逐漸確立基石地位的,而庫明加加入勇士就需要立刻給勇士隊提供爭冠幫助,本來他有機會成為勇士隊未來,但巴特勒加入后讓這個計劃再次破滅,目前庫里、巴特勒都是天價年薪,2025-26賽季庫里年薪5960萬美元全聯盟第一,巴特勒5412萬美元全聯盟第七,兩人合同占據大量薪金空間,庫明加并沒有趕上好機遇。
![]()
從身體天賦方面看,麥丹和庫明加都未參加新秀聯合試訓體測,在上賽季NBA官網的數據中,麥丹身高2米05,體重84公斤,臂展大約2米10,庫明加身高2米03,體重102公斤,臂展大約2米11。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庫明加要比麥丹強壯很多,兩人體重相差18公斤,另外在運動能力方面,庫明加也強于麥丹,在最體現運動能力的扣籃方面,麥丹打了五個賽季366場常規賽總計完成250次扣籃,而庫明加打了四個賽季258場常規賽就完成350次扣籃,另外在2023-24賽季庫明加的最高扣籃彈跳高度達到了1米04,在全聯盟排名第8,所以兩人身體天賦相差無幾,但運動能力和強壯度方面庫明加大幅領先,所以麥丹是2020年首輪第28順位秀,而庫明加是2021年首輪7號秀。
![]()
但在NBA天賦只是敲門磚,真到球場還得看比賽表現,在此我還是選用美國crafted nba網站的高階數據,統計依據為美國幾大主流籃球網站基礎數據,每項數據都有一套計算方法,統計時間為每名球員近兩賽季數據(這樣上賽季被DNP的庫明加不會太吃虧),統計方法為與全聯盟所有球員對比后的占聯盟位置比,percentile為超越聯盟其他球員百分比。
![]()
TS%真實命中率,這是衡量投籃效率的指標,包含二分、三分、罰籃命中率,麥丹56.2%、庫明加53.5%,麥丹領先接近3%的命中率,不要小看這個領先數據,通過后面的超越排名可以看出,麥丹超越了全聯盟46%的球員,而庫明加僅超越28%,也就是說麥丹的命中率排名聯盟中游,而庫明加命中率排名聯盟下游。
SQ投籃質量,這項數據只計算投籃數據,庫明加得分43超越聯盟29%球員,麥丹得分51超越聯盟44%球員,投籃短板一直是庫明加無法更進一步的最大弊端,也是他始終無法融入到勇士進攻體系的死穴。
FTR罰球率(攻擊籃筐中的罰球比例),這數據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球員的內線殺傷力,庫明加41.4%超越聯盟93%的球員,可以看出他通過突擊內線能夠制造大量罰球殺傷,而麥丹只有15.3%。
3Par(攻擊籃筐中的三分球比例),庫明加26.6%,麥丹36.3%,因為庫明加的三分投射進步幅度不大,所以球隊并不會給他太多三分出手任務,而麥丹屬于能里能外的球員,職業生涯三分場均固定出手3.5次
ORB進攻籃板價值,庫明加15,麥丹54,這個統計方法并不是單純的前場籃板數,還包括搶下進攻籃板后的轉化得分方面,很顯然麥丹搶下前場籃板后正做出更正確的判斷,是自己二次進攻還是傳給外線,這點庫明加可能差點意思。
CTOV進攻失誤率,庫明加7.6%,麥丹7.7%,兩人的進攻失誤水平差不多,都稍微略高。
Load進攻負荷,該數據代表球員在球隊進攻中承擔的任務比重,計算公式也比較復雜,簡單說就是評分越高對球隊進攻的重要性越大,庫明加39.7%超越聯盟83%球員,而麥丹僅有23.5%,很顯然庫明加上場后就是要負責得分的,他會在特定陣容和時段中擔任主攻手,而麥丹更多還是擔任一個插件型球員。
Creation內線創造力,指在內線為隊友創造空位得分機會的能力,庫明加4.8,麥丹1.9,這和兩人的位置有關,畢竟庫明加還經常被安排去打小球五號位,所以顯然他在內線的創造力數據會更高。
Portability可移植性,球員在不同陣容中的適配度,計算方法也比較復雜,庫明加1,而麥丹達到5.2,科爾確實嘗試過許多方法以便讓庫明加能融入到球隊主力戰術體系中,但最終還是放棄了,今年季后賽大家也看出來了,庫明加就適合簡單粗暴的拿球就干,讓他當配角是在限制他的能力,而麥丹則不同,他的全能性能搭配各種陣容和隊友,屬于萬金油瑞士軍刀。
Passer Rating傳球效率,庫明加3.6,麥丹3.4,兩人的傳球效率比都處于聯盟中下等,但問題是庫明加所在的金州勇士就是以傳切體系聞名的,2023-24賽季勇士場均傳球298次全聯盟第3,2024-25賽季勇士隊場均傳球332次全聯盟第一,而庫明加在這種強調傳球的球隊不會傳球,那不就顯得格格不入了嗎。
CraftedOPM 綜合進攻影響力 ,庫明加0.2分,麥丹-0.3分,庫明加雖然更擅長單打獨斗,但在進攻端他確實是能給球隊帶來幫助的,而麥丹提供的進攻火力還是差最后一點火候,庫明加最近兩個賽季場均得到15.5分,麥丹11.6分。
Deflections 每36分鐘使球權發生轉換次數,庫明加2.5次,麥丹3.1次,進入到防守端就更進入麥丹的優勢區了。
raDTOV防守失誤率,這個數據我現在還不能準確定義。
DRB防守籃板質量,麥丹的防守質量比庫明加還要好,籃板球并不是庫明加擅長的領域,簡單點說他不擅長做臟活累活。
Rim Defense內線降準率,統計方法為球員在籃筐6英尺內降低對手命中率與聯盟平均水平對比之差,庫明加-3.5%,也就是說他在內線的防守能力還是正向的,這也是科爾敢讓他打中鋒的原因,麥丹-4.3%,但我想兩人面對的對手位置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庫明加會更多面對4-5號大個子,而麥丹更多會面對1-3號位球員。
Rim Frequency球員護框任務占總護框百分比,指該球員在場時參與球隊整體護框防守的比例,庫明加29.9%,麥丹35.6%,這說明麥丹的防守任務比庫明加要多,畢竟他是森林狼的防守尖兵。
BLKpct球員在場時2分蓋帽占對手投籃次數百分比,庫明加1.8,麥丹2.6,但這個數據并不能說明麥丹的蓋帽能力比庫明加強,還是前面說的,庫明加在內線是小防大,而麥丹更多是均是對位或者大防小。
Versatility防守多面性,球員防守其他位置能力,庫明加68.8%已經是個非常不錯的水平了,而麥丹高達89.2,幾乎能從1防到5。
CraftedDPM綜合防守影響力,庫明加-0.5,麥丹1.7,超越聯盟88%的球員,這個防守影響力也是兩人價值差距的最大因素。
![]()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庫明加投射能力和傳球能力不足問題與金州勇士的進攻體系嚴重沖突,而在防守端科爾安排他打4-5號位,他的籃板保護能力又一般,總而言之庫明加在勇士隊打的非常別扭。
而麥丹的傳球能力和投射能力并沒有比庫明加強太多,但勝在得分貢獻穩定,防守能力出色,同時三四號位置安排比較合理,打三號位比對手高,打四號位比對手快,是用自己的優勢打對手劣勢,屬于非常完美的輔助角色。
![]()
未來庫明加依然有時間證明自己,還是希望他的問題能早日解決,早日打出身價如愿拿到大合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