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某瑩的事水落石出,被處罰的人名數不過來,感覺這些人湊一塊吃席,光敬酒就要挺長時間。果然啊,我還是沒想明白,董某瑩到底有什么能量,竟然讓院士級別的學術大牛都愿意為其提供方便之門。
都已經是院士了,為名為利都談不上,可想而知的答案,當然是關系。人情社會,院士也不能免俗。董某瑩關關難過關關過的背后,離不開這些大牛們的鼎力支持,少了一個環節,故事都講不圓。
董某瑩仿佛是被強行架起來的學術新星,這讓她對于尋常人家十分難以摘得的學術果實,并不珍惜,尤其不知道這背后的風險。
仔細看了一下相關的處罰,只能說,董某瑩即便沒了博士學位,不當醫生,依然不影響她以后可以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如今,想要借助關系,爭名奪利,又不僅僅是求學這一條路,董某瑩又不差個博士證,興許投入商海,很多東西來的還會更直接一些。
有這樣一句名言,“富人不折騰永遠是富人,窮人不折騰永遠是窮人”,而董某瑩顯然不屬于窮人的隊列,借助于既有的家族資源,她依然可以乘風破浪,無論我們如何回避這個。
對于董某瑩事件,最重要的反思,是在“4+4”上面的,如果這條快速升級通道不進行修繕,那么董某瑩這樣的人還會出現,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4+4”,或許在饒毅教授的眼中是沒問題的,甚至是一種教育的革新。但是在缺乏學術監管的環境之下,“4+4”到底會帶來什么,這就不好說了。的確,我們不能因為董某瑩一個人的情況而因噎廢食,鼓勵學科之間的交叉創新是有必要的。
但是醫學訓練,多少還是有別于饒毅教授所從事的生物學研究。
饒毅先生在互聯網上犯了兩次比較大的錯誤,都是跟醫學這個專業相關,一次是因為張文宏,一次是因為董某瑩。
一個醫生拿起手術刀,一定是需要長期的專業技能的培訓的。這個不僅僅是個理論的活,更是需要很多實際的技術。光會寫論文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當董某瑩事件剛出來的時候,許多人背后一涼的是,萬一哪天,自己在手術臺上碰到董醫生,那該如何是好?
后來想想,董某瑩這樣背景比較強悍的人,或許終極目標也并不是當一個長期需要做手術的可憐醫生,醫生收入雖然也不低,但是累啊,有時候還需要加班熬夜,這不耽誤談戀愛嗎?
但是董某瑩之流,畢竟還是會接觸幾例實際患者的,這是簡歷所需。作為普通人,我們其實比較擔心的是這個。
在西方國家,醫生和律師的收入較高,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兩個行業的職業技能要求比較高,想要具備執業能力,需要非常多的專業能力的準備,這個是騙不了人的。
如果一個平庸的學生,通過在醫學院包裝幾篇論文,就披上白大褂,這對于醫生這個行業的影響是非常負面的,因為這會降低病患對于這家醫院甚至整個醫療行業的信任。
董某瑩最大的問題,是她突破了許多底線,比如高等教育的進階,比如醫生這個職業,更比如群眾對于某些人際關系的想象。
董某瑩成為一種可能。
我們看到眾人拾柴的確可以把火焰燒的很高,那個高度曾是小鎮做題家們無法抵達的夢想,而董某瑩卻以一種極其輕率的手法得到了。
如今失去,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本來也不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