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檢察機關行政檢察工作會議釋放關鍵信號——
質效革命推動行政檢察監督邁入新拐點
“行政檢察監督既要關注法院判決是否站得住腳,也要審查行政機關是否有過錯;既要關注抗訴后能否改判,也要跟進行政違法行為是否得以糾正。”
“行刑反向銜接核心在于嚴格把握‘可處罰性’,制發檢察意見時要充分考慮當事人已接受的刑事懲罰,并綜合有關減輕、免除行政責任的法定情形,精準把握行政處罰必要性。”
日前,全國檢察機關行政檢察工作會議在國家檢察官學院廣西分院召開。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專家學者、中央有關單位代表,以及來自檢察機關的有關人員等150余人,圍繞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分析新形勢新任務,研究部署強化行政檢察高質效履職的思路舉措。
![]()
![]()
日前,全國檢察機關行政檢察工作會議在國家檢察官學院廣西分院召開。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專家學者、中央有關單位代表,以及來自檢察機關的有關人員等150余人參加會議。
從“有沒有”到“實不實”“好不好”
今年是行政訴訟法施行35周年,也是新時代檢察工作職能重塑、機構重組、機制重構,行政檢察部門單設7年來,最高人民檢察院首次召開全國檢察機關行政檢察工作會議。
會議指出,歷經30多年的發展,行政檢察的“四梁八柱”基本搭建完成:
——職能體系上,形成以行政訴訟監督為重心,統籌推進依法有序開展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和依法規范推進行刑反向銜接的“三大職責”,并涵蓋行政生效裁判監督、行政審判活動監督、行政訴訟執行監督、行政非訴執行監督、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行政違法行為監督、行刑反向銜接、強制隔離戒毒監督等“八項任務”;
——監督方式上,從單一的抗訴,到抗訴、再審檢察建議、檢察意見等多元方式相結合;
——機構設置上,31個省級檢察院和有條件的地市級檢察院已經實現行政檢察機構單設,部分基層檢察院設立了行政檢察辦公室或辦案組;
——制度規范上,出臺了“一規則七指引”,實現了各職能業務的建章立制全覆蓋;
——辦案規模和質效上,在“四大檢察”案件中的占比不斷躍升,助推“四大檢察”更加全面協調充分發展,有力促進了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
“行政檢察已從‘有沒有’發展到‘實不實’‘好不好’的新階段。”與會人員認為,行政檢察促進審判機關依法審判和推進行政機關依法履職的雙重責任,與厲行法治的聚焦點和發力點高度契合,理應在法治中國建設中承擔更重責任、發揮更大作用。
![]()
![]()
分組討論。
會上,多地檢察機關與會人員就推進行政檢察改革創新、強化履職擔當等探索實踐作了交流發言。其中多起發生在人民群眾身邊的案件讓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張玉珍印象深刻。如安徽三級檢察院接續抗訴一起工傷保險待遇支付案,不僅追回20余萬元工傷賠償金,還推動人社部門下發文件,明確了全省項目參保方式下工傷保險兌付審核流程。再如廣西檢察機關抗訴一起林業行政登記檢察監督案,監督法院糾正錯誤裁判,促使申請人名下137畝山林使用權“失而復得”。
張玉珍表示,行政檢察作為法律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對公權力監督的有效方式,也是申請人歷經行政復議和法院一審、二審及再審程序后的重要權利救濟途徑。檢察機關通過高質效辦理每一起行政檢察監督案件,打破了公眾“信訪不信法”的認知偏差,以人民群眾可感受、能體驗、得實惠的“小切口”,實現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大作為”。
攻堅+專項
以重點突破撬動高質效履職新支點
會上披露的一組關于檢察機關提出行政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階梯式增長的數據,引起大家的關注——2024年9月最高檢部署開展“全國檢察機關高質效辦好行政生效裁判監督案件攻堅行動”成效初顯,全年提出行政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突破630件;2025年上半年已近300件,同比增長22%。
數據背后凝聚的是各級檢察機關靶向發力,著力破解抗訴阻力的探索:江蘇檢察機關聚焦“有案訴不成、有理訴不贏”的監督死角,攻堅程序空轉案件,并通過類案監督,推動解決裁判尺度不統一問題;河南檢察機關對行政生效裁判監督辦案少、監督弱的地區實行“掛牌督辦”,對辦案多但提出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少的地區開展逐案排查……
事實上,行政檢察持續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迫切需求,通過開展專項監督,強化監督攻堅并取得實質性成果——
今年,最高檢落實黨中央關于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的決策部署,抓實“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專項監督”,強化對涉企行政執行、行政違法行為等的監督,截至6月底,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涉企行政檢察監督案件1100余件,涉案金額超3.9億元。
為推動解決社會保障領域行政非訴執行“申請難、執行難、監督難”問題,最高檢決定于今年4月至12月在社會保障領域開展行政非訴執行檢察監督活動,截至6月底,共辦理相關案件1790件,制發檢察建議108件。
“最高檢黨組創新性優化檢察機關內部分工,明確由行政檢察部門牽頭負責行刑反向銜接工作,有力促進了行刑雙向銜接,歷史性地解決了基層行政檢察沒有穩定案源問題。行刑反向銜接是行政檢察加速發展期、重大機遇期的一大增長點。”來自基層檢察院的同志信心滿滿。
對此,會議強調,要深入推進行刑反向銜接規范化建設,嚴格把握“可處罰性”,做好檢察意見發出后的跟進監督,穩妥處理諸如行政處罰與刑事處罰倒掛、從輕或減輕情節的法律適用等問題,落實好兩法銜接機制、法治督察與檢察監督銜接機制、行政執法監督與檢察監督銜接機制等,推動“府檢聯動”機制由框架構建向精細落實轉變。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林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超表示,檢察機關以生效裁判監督辦案為抓手,重點攻堅不敢監督、監督不力、監督不到位難題,找準高質效履職切入點和著力點,強化行政執行活動全程監督,將行刑反向銜接打造成新亮點,以法治化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促進案結事了,以出色的政治智慧、法治智慧讓監督“不缺位”,又確保監督“不越位”,帶動行政檢察依法履職、全面履職。
管理賦能質效
激活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
行政執法領域寬泛,政策法規龐雜,而基層檢察院專職行政檢察人員少,平均每個院不足1人,底子薄、力量弱、人不專等問題突出,如何強基礎、增素能?
上海檢察機關創新“同‘行’守滬”行政檢察黨建業務融合品牌,以項目化方式激勵創新;湖南檢察機關落實“每案必檢”,建立由辦案人員自查、辦案部門核查的案件質量檢查制度,對每一個案件進行全面、全程、全時監督和管理;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縣檢察院成立行政檢察辦公室,充實辦案力量……會上,諸多破解一線履職瓶頸的探索引發大家討論。
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同仁市自來水公司職工夏吾卓瑪向記者分享了2024年她在檢察機關調研時了解到的一起幫助困難群眾依法納入低保的“小案”。她說:“行政檢察有著護航民生的溫度和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的司法保障力度。案件管理一頭系著法律、一頭系著民生,行政檢察要一體抓實‘三個管理’,著力在群眾反映強烈的領域,加強跟進監督,以高水平管理賦能高質效履職。”
“行政檢察不是檢察工作的短板,而是難板、硬板。檢察工作重大增量的創新中,行政檢察在規范行政執法、保障公民權利方面的突破性進展赫然在列,在新時代展現出強大生命力。”在最高檢行政檢察研究基地·武漢大學行政檢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秦前紅看來,行政檢察作為“四大檢察”基本盤,是構建中國檢察學自主知識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檢校合作還有很大拓展空間,要加強行政檢察基礎理論和實務應用研究,強化行政檢察專門化、專業化建設,為行政檢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共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檢察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
此次會議圍繞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分析新形勢新任務,研究部署強化行政檢察高質效履職的思路舉措,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行政檢察工作繪制了“路線圖”。
最高檢行政檢察廳負責人表示,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和全面深化檢察改革的關鍵節點,此次會議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行政檢察工作繪制了“路線圖”。行政檢察工作將以“三個善于”牢牢把握“三大職責”“八項任務”職能要求,聚焦“各有側重、上下聯動、全面履職”的工作格局,一體抓實“三個管理”,不斷完善跨區劃協同配合,健全上下聯動機制,強化數字賦能,完善高質效履職的組織體系、職能體系、規范體系、標準體系,提升一體化監督成效,進一步發揮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制度功效,為一體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
作者:劉亭亭 鄧鐵軍 曾芳
攝影:付海茵
編輯:詹鵬揚 劉子昌 劉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