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用著一口流利的中文向楊瀚森打招呼的哥們
就是今年NBA選秀的十號秀,卡曼馬魯阿奇。
![]()
和狀元弗拉格都來自杜克大學,但兩人的命運卻截然不同,一個從小就是天之驕子,生活在聚光燈下。
而另一個則是從難民營走出來的非洲之心,肩負著整個國家的期待。
所以在聽到自己被太陽選中時,黑人小伙瞬間淚流滿面,一路哭著走上了舞臺。
![]()
馬魯阿奇出生在南蘇丹倫貝克的一個小鎮。由于南蘇丹時局動蕩,母親便帶著他和家人一起逃難到了烏干達。
但這里也僅僅是給了馬魯一個避難所,一家人經常需要把一份干糧分成幾天。
![]()
起初馬魯阿奇只對足球感興趣,但7歲那年,一位摩的司機看到人高馬大的馬魯阿奇走在路邊,便特地停了下來,嘿,小伙你應該開始打籃球。三四年后,你就會長得很高了。把的身高用在有用的地方。
馬魯阿奇聽進去了,13歲那年,他聽說訓練營可以填飽肚子。
便去參加了前NBA球員羅爾·鄧在烏干達舉辦的籃球訓練營。
![]()
很快,他就在這群身高相近的籃球運動員身上,找到了歸屬感。
一位當地高中教練看中了馬魯阿奇的天賦,給了他一份獎學金,馬魯阿奇從此開始了自己的籃球生涯。
而家庭的艱苦,也讓他下定決心用籃球改變生活。
烏干達的籃球設施缺乏,他每天都要步行45分鐘,才能到最近的球場打球。
![]()
那時候的馬魯阿奇,連一雙正式的籃球鞋也沒有,經常穿著洞洞鞋或者光腳就站在烈日下打球。
他說:我不怕累,但這也是我唯一改變命運的方式。
哪怕是20年疫情封校期間,他也堅持每日苦練。
天道酬勤,馬魯阿奇的天賦和技術吸引了NBA籃球學院的球探,獲得了加入遠在塞內加爾的NBA非洲學院的機會。
![]()
雖然背井離鄉,語言也不通,但馬魯阿奇從未想過打退堂鼓。
在這里,他得到了系統性的籃球訓練,也獲得了接受正規文化教育的機會。
一年后,馬魯阿奇加入南蘇丹球隊,這是他第一次以職業球員身份站上球場。
雖然前兩年職業經歷并不亮眼。
![]()
但2023年,馬魯阿奇的天賦徹底擋不住了。
他先是在NBA無國界非洲營中獲得MVP,隨后被選入南蘇丹國家隊參加世界杯。
在戰勝中國隊的比賽中首次亮相,并以16歲的年齡成為世界杯史上第三年輕的出場球員
![]()
之后,他開始在BAL大放異彩,先后拿到29分11板、16分19板7帽的亮眼數據。
去年夏天,馬魯阿奇還跟隨南蘇丹一起出戰巴黎奧運會。
而這,也讓他得到了杜克大學的青睞。
![]()
加盟杜克大學后,在準狀元庫弗拉格的身邊打球,讓他擁有了更高的曝光度,
上賽季,場均出場21.3分鐘,貢獻8.6分、6.6個籃板和1.3個蓋
帽,投籃命中率高達71.2%。他以大一身份首發出戰全部39場比賽,追平了杜克大學的紀錄。
![]()
今年選秀大會,在首輪第十順位聽到自己的名字后,馬魯阿奇和妹妹淚流滿面。
原本的家人原本計劃陪伴在他身邊,但由于美國對南蘇丹公民實施旅行禁令,他們的簽證申請被拒絕。
只有居住在澳大利亞的妹妹能夠參加在紐約舉行的活動。
![]()
在接受采訪時,他說出了自己哭泣的原因:“生活在非洲時,整個大陸的期望都壓在我肩上。我要給年輕孩子們帶去希望,籃球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