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過去幾年,被許多人稱為“奢侈品寒冬”,LV收入創新低,Gucci、Burberry業績也大幅下跌。
如此趨勢下不乏有人放話:奢侈消費早不行了,消費者不買賬了。
但關于“奢侈消費”,其實并非沒例外。
倘若你走進所在城市的高端商場,會發現老鋪黃金金店門口始終大排長龍。
![]()
北京DT51老鋪黃金門店/圖源:@AAA土豆燉茄子,已獲授權
“上次看這場面,好像還是超市門口發免費雞蛋。”
排隊4小時起步,黃牛價翻倍,感覺自己不是在買黃金,而是在參加馬拉松。
哪怕最近金價大漲,不少人都在觀望,老鋪黃金的店鋪依舊在大排長隊。
門口排到商場外的長隊,更讓路過的打工人只想陰暗怒吼:“有錢有閑的人多我一個怎么了!”
有人建議:不行老鋪黃金出個優速通吧。
“最近誰想要入手老鋪,隊是要排的,款是要搶的,排了還不一定能搶得到的。”
“黃金中的愛馬仕”,已經把都市麗人釣成翹嘴了。
原本2025春節過后,金價給了無數理財人以重創:節后金價下跌定律,居然失靈了。
品牌金價在一路由去年底的630元/克左右,漲到年初800元/克以上的情況下,又早早突破千元大關。
接連創下歷史新高。
而說起愛馬仕,縱使再自嘲窮鬼的打工人也知道:很貴,一直很貴。
《抓娃娃》里女主春蘭再生氣都舍不得摔的Kelly橘色荔枝紋是它;
黃子韜從“易燃白磷”到“愛妻人夫”的轉型作《一滴眼淚200萬》的“白房子包”,也是它。
![]()
圖源:《抓娃娃》
只是未想過有一天,黃金和愛馬仕會結合在一起,掀起“中國人自己的老錢風”搶購熱潮。
起初看到這個話題,有人嗤之以鼻:黃金哪買不一樣?還奢侈品,還搶?
但聽聞類似疑問,親自到達過老鋪黃金的人總會告訴你:“不一樣,真的不一樣。”
![]()
北京SKP還沒開門,買老鋪黃金的人們就在商場外排起了長隊/圖源:WildestBites,已獲授權
老鋪黃金自出道起,志不在做周大福們的“貴替”,而是定位于“黃金界的愛馬仕”。
品牌調性是媲美奢侈品大牌的,限流排隊、專人講解、金價分析、年節會員禮無不在抬高身價。
目標受眾是鎖定高凈值人群的:早在去年6月底,老鋪黃金在全國前十的高端購物中心入駐覆蓋率已達到80%,誰看了不說句“那確實高級”。
店鋪服務是細致入微的,光是到店免費提供依云礦泉水和巧克力這點,就很難不讓人自我攻略“情緒價值拉滿”。
![]()
老鋪黃金送給會員用戶的羊絨圍巾新年禮/圖源:阿登ADENG,已獲授權
都說穩定保持高貴姿態,是奢侈品必不可少的自我修養,老鋪黃金也做到了。
其他品牌往往因短期打折、黃金降價火爆一陣,但老鋪幾乎不會有大幅折扣。
為什么?按照老鋪的說法,大概是“比起原材料,老鋪黃金更貴的是手藝”。
![]()
圖源:老鋪黃金
據介紹,其制金技藝源自北京工美花絲廠制金老匠師,由原清宮廷造辦處金匠一脈傳承而來。
體現在價格上,是一套要素齊全的工藝敘事后,老鋪黃金的工費一度飆升至300元/克。
作為對比,周大福古法金工費還是80/克。
且因老鋪黃金單品克重較大,加上古法手作、鉆石鑲嵌加持,最便宜的足金項鏈也在萬元以上。
![]()
產品不止黃金飾品,還有黃金古法黃金(足金)鉆石飾品、古法黃金金器
第一次聽說價格的人總會望而卻步:這工費是認真的?
但在老鋪黃金,這些都不是問題,畢竟奢侈品本身賣點就不會是低廉的價格和性價比。
“僅此一家”的非遺款,關鍵詞是大氣優雅、低調內斂、極致傳世,打造老錢風必不可少。
最新爆款“故宮款”,兼具時尚和復古的同時,又代表著主人不落下乘的審美。
從表象到內里“又貴又不易被模仿”,奢侈品的核心賣點,算是讓老鋪黃金玩明白了。
圖源:小紅書
彰顯重工藝的古法金器系列,更讓人看一眼就懂了什么叫“富貴逼人”。
“北京一套房全款拿下”的配圖是老鋪黃金兩斤的大金如意;
“手握黃金勾踐劍是什么體驗”的分享里,勾踐劍只是產品款式之一。
![]()
小黑屋一角,號稱1:1還原的越王勾踐寶劍售價80多萬/圖源:小紅書@尤奇,已獲授權
最新的都市傳說里,老鋪黃金的“小黑屋”已經占有一席之地。
你可以理解為,它是專門用于招待VIP客戶的神秘書房。
“消費達到一定金額,才有幸被帶到小黑屋看平時看不到的藏品。”
比如它此前爆火的鎮店之寶,一尊8000多克的佛像,年初時售價就高達1000萬元,現在就更貴了。
曾經熱鬧的香馬驢雕古卡,一度與大排蛇陣成了香餑餑的老鋪黃金形成鮮明對比。

圖源:中國證券報
線下排隊難,線上更是“秒光”。
此前新品上線即“已售罄”,全程不到10秒;某款熱門手鐲,1分鐘內銷量破千,3分鐘后全線售罄。
![]()
另有數據顯示,去年雙十一期間,老鋪古法手工足金葫蘆超過40000人加購。
評論區滿是躍躍欲試的網友留言“黃金血脈覺醒以后,真的很難不愛”。
能做到如此“現象級爆火”,只想問一句:把黃金做成奢侈品,這玩意誰研究的呢?
“第一個想到把黃金做成奢侈品的人,一定是天才”,有人這樣感嘆。
始創于2009年,公司正式成立于2016年,上市于2024年6月。
對比其他動輒創立于20世紀甚至更早的品牌,老鋪黃金,不算資深。
但成立后短短8年便成了“黃金的盡頭”,全方位的“營銷手段”加持必不可少。
![]()
回看老鋪黃金的爆火歷程,不難對照奢侈品牌們的基礎操作。
門店限流、產品限定、穿著新中式的店員人均故宮解說員,是營造高端氛圍感,把奢侈體驗拉滿。
不賣硬金K金專做古法足金,不按克賣只做一口價又把自己和其他同行區分開來。
不做加盟,只做直營,更是將那句“物以稀為貴”貫徹到底。
![]()
品牌溢價高,但因黃金保值性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點。/圖源:小紅書@ Ricky,已獲授權
不過這還遠遠不夠,“你以為它是黃金和奢侈品一加一,其實人家是三合一,怎么買都有面。”
黃金奢侈品化之外,將門店證券化也必不可少。
有人在消費后由衷感嘆:“進一趟老鋪黃金,感覺比紐交所都刺激。”
店員根據實時金價調整話術,是推首飾,也是推看漲潛力股。顧客要考慮的不是“我需要嗎”,而是“不買就虧了”。
宣傳中強調耗時、不可復制和稀缺性,是把工匠耗時換算成時間貨幣——
流行說法是為產品“賦能”,更直白點是“提升品牌溢價”。
![]()
如 傳世無憂換款服務,是發行永續債,今天多付30%工費,購買未來無限次免費改款期權。
“周大福們還在賣克重,老鋪黃金已經發明黃金元宇宙入場券,對圈層消費者全方位擊破。”
在中產圈層,金條太俗,奢侈品易過氣,非遺黃金低調又不是失貴氣,還能滿足抗通脹焦慮。
在縣城貴婦眼里,三萬八的掐絲琺瑯鐲子=愛馬仕配貨平替,富貴又保值。
財富層次再高一點,它又能成為可穿戴的傳世家族信托,“買的不是首飾,是文化資產包。”
![]()
“傳世”的概念讓多少中國消費者血脈覺醒
連“尚未覺醒黃金喜好”的Z世代,都手拿把掐賦予“玄學”含義。
古法金貔貅手鏈,防BOSS直聘已讀不回,又“避免不慎漏財”。
金葫蘆內藏一顆小金豆,通勤路上叮當作響也能安慰自己是在享福(響葫)。
![]()
打工人很難不動心
最后再上點購買難度,從控制門店數量,到限制產品供應,再到各種預約和排隊等程序,都能拿捏人們的搶購欲。
如此全方位圍堵,再看它的人氣和銷量,似乎也不再奇怪。
“人氣有了,實績又賺的盆滿缽滿,這樣的老鋪黃金,還會有什么煩惱嗎?”
古法兩個字在我看來=手工、標準不統一、提純度低、制作時間長、噱頭…… ”
關于老鋪黃金,網上有一則評論這樣說。
話最直白,卻也道出了老鋪黃金火熱背后的困境。
![]()
老鋪黃金典藏系列/圖源:老鋪黃金官網
低端說價格,中端說檔次,高端說文化,品牌市場不外如是。
老鋪黃金的高端路線,注定要將“文化”進行到底。
講好文化故事,需要時間和金錢,而消費市場,最易出問題的莫過于這兩樣。
于老鋪黃金,金錢方面如今的營銷費用,一度大大超過研發費用。
據相關數據,2023年老鋪黃金研發費用率低至0.4%,而營銷費用正在成倍增加,前者一度不及后者的一個零頭。
時間方面,是不足10年的品牌史,要撐起奢侈品敘事還是單薄,只能轉向古法工藝上挖掘厚重感。
古法工藝,屬于高難度工作,非功底深厚的工匠難以駕馭,而老鋪黃金居高不下的人氣,讓供給側受限問題愈發明顯。
![]()
圖源:圖蟲創意
基于此,老鋪黃金新產品設計也趨于簡單化,還喊了外包來湊數,埋下了質量隱憂。
有消費者購買老鋪黃金項鏈檢測后反映其“含金量只有99.4%,并非其宣傳的≥99.9%。”
廣東質檢院也曾抽檢發現,老鋪黃金古法產品焊接點強度均值低于國標,佩戴3個月變形率超30%。
![]()
搶購的新鮮勁終會散去,并不舒適的購物體驗,難免讓人產生逆反心理。
尤其當商場金柜開始出現“配貨現象”,長達幾個小時的排隊,還要和黃牛斗智斗勇。
眼下金價飆漲或許讓這些問題變得“可有可無”,可熱度越高,離退熱可能就越近的說法,未必只是“遙遠的隱憂”。
![]()
老鋪黃金爆火,只是這些年黃金消費熱潮的冰山一角。
往前是各大銀行積存金條爆火,網上不乏博主因每日播報更新價格累積一波流量。
再前一點,是攢金豆成為新型投資項目,金豆每顆1克,雖然價格和飾品金一樣,但定期強制儲蓄的特點,還是吸引無數年輕人加入。
人們為什么愈發關注黃金投資?
不論是過去現在,低端、中端還是高端,人們選擇黃金的根本原因,始終少不了一個關鍵詞:保值。
買金,與其說是時尚流行,或是老錢風,不如說是人們用黃金對抗經濟的不確定性。
圖源:圖蟲創意
眼下黃金市場仍舊火熱,老鋪黃金還是頻頻傳出售罄消息。
有人說“買金無技巧,全靠買得早”,也有人說“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不過至少現在,對于將目光投向黃金的人們來說,都并無什么大影響。
你去菜百,我去水貝,他去老鋪黃金,我們都有各自的黃金賽道。
買是要買的,觀望也是要觀望的,明天的黃金是漲是跌,那都是明天的事。
掃一掃關注槽值 更多有趣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