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停牌一周的標榜股份(301181.SZ)復牌遭遇20CM跌停,讓期待公司控制權變更的投資者慘遭“悶殺”。
公司昨晚公告終止籌劃控制權變更事項,給出的終止原因是“公司控股股東江陰標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實控人趙奇先生及其他相關方與交易對方就某些核心條款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這距離公司宣布籌劃易主僅7天時間,全程未披露任何與交易對方身份相關的信息。反常的是,停牌前公司股價已啟動上漲模式,截至停牌前一個月,累計上漲56%,成交額同步持續放量,資金炒作痕跡明顯。而停牌前數日主力資金高位撤離的跡象,更讓這場閃電終止的易主計劃引發諸多爭議。
需要關注的是,作為2022年2月登陸創業板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標榜股份上市剛滿三年實控人便籌劃控制權變更,且這一動作距離限售股巨量解禁僅兩個多月。
巨量解禁后籌劃易主,7天即告吹
復盤整個過程,從10月30日晚首次公布籌劃控制權變更到昨晚宣布終止,不過短短一周時間,公司前后停牌5個交易日。
期間公司曾公布一次進展,稱“目前各方尚未簽署正式協議,正就具體交易方案、協議等相關事項進行論證和磋商”。
但最終,這筆交易尚未涉及簽署任何紙面協議,外界對接盤方信息亦一概不知。
此次控制權變更籌劃于標榜股份上市剛滿三年之際。今年8月,公司7800萬限售股(占總股本的67.5%)解禁上市流通,涉及7名股東,其中,控股股東和實控人趙奇合計解禁5830萬股,占總股本的50.46%。其余5名股東均與趙奇構成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人關系。
實控人著急退場背后,單論業績表現,標榜股份并非典型意義上的“殼股”。作為國內領先的汽車尼龍管路制造商,上市三年來,標榜股份業績表現較為穩健。
![]()
但和與眾多依靠傳統燃油車市場成長的零部件企業相似,標榜股份也面臨向新能源領域轉型的挑戰。公司IPO核心募投項目“新能源汽車電池冷卻系統管路建設項目”正是公司切入新能源賽道的關鍵布局。
不過,募投項目的推進情況并不順利。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除補充流動資金的募投項目外,標榜股份三大募投項目均進展滯后,無一投資進度超過50%,且均較原計劃延期2—3年。
停牌前股價大漲,資金高位出逃
隨著易主計劃告終,標榜股份復牌首日遭遇一字跌停。
值得關注的是,在基本面無公開利好支撐的背景下,停牌前標榜股份股價已悄然啟動,近一個月累計上漲56%,該漲幅不僅在Wind汽車零配件板塊中高居首位,更大幅跑贏同期行業指數。
![]()
來源:Wind
反常走勢早就引發市場質疑,Wind數據印證了資金提前炒作的痕跡。停牌前十個交易日,標榜股份成交額持續放量,日均成交額由半個月前的千萬元級別猛增至4億-6億區間,換手率同步顯著攀升。其中,10月27日-10月30日停牌前最后四個交易日,單日成交額均突破4億,累計成交額達20.29億,是前期日均水平的三倍以上。
更關鍵的是,這波股價高位沖高過程中出現了典型的“量價背離”信號,股價持續走強,但主力資金已在悄悄撤離。僅10月28日當天,公司主力凈流出達3176萬元,占停牌前四個交易日累計凈流出額的近八成,反映部分資金已在高位離場。
市場質疑也早有苗頭,11月5日,就有投資者在互動易上直接發問:“請問公司股價提前搶跑連續大漲,是否存在內幕消息提前泄露或者內幕交易?”對此,標榜股份未正面回應,僅以“公司相關籌劃控制權變更事項尚在正常推進中”等標準話術作答。![]()
來源:互動易
相似的劇情近期雖在A股市場多次上演,但像標榜股份這樣停牌前股價暴漲,易主閃電夭折且全程未披露交易對象的情況并不多見。類似案例還有中環海陸(301040.SZ):8月29日,公司因控制權變更事項停牌,停牌前六個交易日公司股價漲幅超過30%,同樣僅一周便宣告終止,交易對象自始至終未對外披露,復牌后也遭遇跌停。
這類案例的共同問題在于,交易對象身份不明確的情況下,外界既無法判斷相關方是否真正推進過交易,也難以排除“忽悠式”停牌的可能,市場對此呼吁強化信息披露透明度。(文|公司觀察,作者|張孫明爍,編輯|曹晟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