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昏迷是一種因多種原因導致腦功能嚴重受損而引發的意識障礙。患者會出現隨意運動喪失、對外界刺激無反應或呈現病態反射活動等情況。常見病因包括顱內感染、腦血管病、腦外傷、顱內占位病變、缺血缺氧性腦病等。當親人陷入昏迷,家屬往往會感到無助與焦慮。河北大學附屬邯鄲明仁醫院康復三科高云霄主任表示,家屬可在多個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助力患者促醒。
綜合感官及環境刺激療法
這一療法采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本體覺中的一種或多種方式,對患者進行系統刺激。它以密集、頻繁的方式,提高意識障礙患者的覺醒和覺知程度。感覺信號傳入大腦皮質后,可使大腦皮質興奮,進而促進患者意識恢復。
味覺與嗅覺刺激
![]()
味覺上,用棉簽蘸取醋、苦瓜汁、檸檬汁等液體,在患者舌頭上滴一滴,以引出吞咽動作為佳。不同味道交替進行,間隔操作。操作時讓患者坐直身體,避免仰頭,同時控制液體量,防止嗆咳和誤吸。嗅覺方面,可使用花露水、風油精、薄荷油等有刺激性氣味的物品,將其長期放置在患者頭部旁,并勤換氣味種類,交替給予刺激。
聽覺與觸覺刺激
聽覺刺激十分關鍵。家屬要堅持在患者身邊說話,呼喚其名字,講述家庭瑣事,也可播放患者喜歡的音樂、歌曲、戲曲等,這些都能有效促進大腦皮質復蘇。在觸覺方面,家人或陪護可給患者按摩、拍打身體,點按穴位進行疼痛刺激;用冷熱毛巾擦拭患者臉部,用毛刷輕刷其肢體;還可配合進行肢體被動活動、體位轉換等運動刺激。
視覺與本體刺激
視覺方面,讓日光柔和地照在患者臉上,避免直射其眼睛。播放患者喜愛的影視內容,用彩色卡片、照片或視頻展示鮮明顏色,并輪流切換,以促進神經功能重組。本體刺激則是協助患者翻身、變換姿勢,例如進行從臥位到坐位、站立位的訓練,促進其自我感知和平衡能力的恢復。但要注意監測血壓,防止體位性低血壓。
情感支持
![]()
家屬應給予患者持續的情感陪伴與鼓勵。即便患者看似毫無反應,家屬也要常輕聲與其交談,分享家庭趣事,回憶美好過往;還可以溫柔撫摸患者的額頭、手部,傳遞關愛。
環境刺激
安排患者到戶外環境豐富的地方活動,如公園、海邊等;也可讓其回到熟悉的場景,如家庭、工作單位等,感受聲、光、觸覺以及空氣、濕度、溫度變化等刺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感覺刺激訓練方法適用于生命體征平穩、無發熱且病情穩定的昏迷患者。各類刺激需與進食前后間隔至少半小時,每種刺激的時間應從少量開始,逐漸增多。在昏迷促醒的漫長過程中,家屬的每一份努力都意義重大。只要堅定信念、持之以恒,就有可能迎來患者蘇醒的曙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