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一普通水果店來了個普通顧客,買了根普通甘蔗,削了皮,切了塊,結賬時,屏幕顯示91元,他一愣,不是愣在貴,是愣在“怎么突然就91了?”甘蔗都削好了,皮都剝了,肉都切了,還能退?不能,只能掏錢,心里像被什么硌著,又說不上來。
后來他拍了張照片發網上,配文:“長這么大第一次吃這么貴的甘蔗,這店夠狠。”這話一出,火了。底下一堆人跳出來,說珠海街邊流動攤,15塊一根,削好切好,還包郵。還有人說,外面普通甘蔗12塊一根,這9塊9一斤,聽著是貴,但真算下來,一根八九斤,90塊也說得過去。
可問題不在價格,而在“套路”。平時買甘蔗,誰會問“是按根還是按斤”?沒人問。你一進店,拿根就削,老板也不說“這根是西雙版納青皮的,9塊9一斤,你這根大概90塊”,等削完才報價,這不是挖坑是什么?
你說顧客不問,也有責任?是,但別忘了,老百姓買個甘蔗,圖的是方便、順手,不是來當數學題選手的。你賣的是東西,不是謎語。
其實吧,東西好,價格高,沒人反對。但得明說,把選擇權還給顧客。你要是真覺得這根甘蔗值這個價,那就大大方方寫在價簽上,不遮不掩。別等削完了,才說“物有所值”。
這年頭,不是錢貴不貴的問題,是人心能不能安的問題。你賣得明白,我買得安心,這才叫生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