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奧體中心的燈光下,全紅嬋的身影格外動人。在2025年11月6日全運會女子雙人10米跳臺比賽中,她與搭檔王偉瑩獲得第五名后,并未像往常一樣離場,而是帶著腳踝舊傷的劇痛,留在賽場為隊友助威近一小時,用行動詮釋了何為堅韌,何為團隊精神。
![]()
這位年少成名的奧運冠軍,此次參賽之路格外不易。腰椎舊傷復發與腳踝關節積液的困擾,讓她先后退出了5月全國冠軍賽、7月世錦賽及全運會單人項目,僅保留了團體和雙人賽。教練何威儀透露,全紅嬋每日訓練都要忍受劇痛,賽前需敷冰才能緩解,背包裝滿的肌貼,是她對抗傷痛的“武器”。即便如此,賽后她仍笑著回應觀眾:“能堅持完成比賽,我真的很棒!”
賽場邊的她,化身最熱情的支持者。同屬廣東隊的謝思埸與黃博文征戰男子雙人3米板時,全紅嬋全程專注觀看,謝思埸完成動作后她首個起身鼓掌,黃博文上場前她比出“加油”手勢暖心鼓勵。這份支持并非偶然,東京奧運期間謝思埸曾指導首次參賽的她緩解壓力,如今的助威正是廣東隊師兄妹互助傳統的延續。此前男團奪冠時,她便已現身幫謝思埸帶娃并參與冠軍合影,深厚的集體歸屬感躍然紙上。
![]()
賽后采訪中,全紅嬋主動將雙人賽成績不佳歸因于自身磨合不足,還貼心安慰搭檔。面對現場觀眾“不要放棄”“健康開心就好”的暖心呼喊,她捂嘴轉身強忍淚水十余秒,這份雙向奔赴的情感引發無數共鳴。網友紛紛點贊,稱其“細節比獎牌更暖”,相關話題“守護全妹健康”也引發了對運動員傷病管理的廣泛關注。
![]()
全紅嬋的“不離場”,超越了賽事的輸贏。她以奧運冠軍之姿支持新生代選手,用帶傷拼搏的堅守傳遞集體價值觀,讓中國跳水隊“傳承與互助”的文化愈發鮮明。這份無關獎牌的溫暖與擔當,不僅是個人堅韌品格的彰顯,更折射出公眾對運動員身心健康與人性化成長的真切期待,成為體育精神最動人的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