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上任后多管齊下,把民進黨壓著打,局勢的發展對于賴清德來說越來越難接受。
通過高舉"九二共識"這面旗幟,鄭麗文的戰略很清晰:她要借助兩岸關系這個杠桿,為國民黨撬動更大的政治資本。
![]()
【鄭麗文看得明白,兩岸關系才是手中最大的籌碼】
國臺辦的反應也很迅速,立即表態愿意在共同政治基礎上加強高層往來。在兩岸關系緊張的背景下,鄭麗文與大陸的一來一往,無疑釋放了具有風向標意義的政治信號。
相比賴清德,鄭麗文要看得更明白,在島內能夠與大陸保持溝通渠道的政黨,才是真正掌握主動權的一方。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鄭麗文還給國民黨制定了三大政治目標:全力備戰2028年選舉、爭取更多立法機構席位、提升政黨支持率。這三個目標就像三把出鞘的利劍,直指民進黨的軟肋。特別是"全力備戰2028"這個目標,擺明了就是要和賴清德領導的民進黨來場硬碰硬的對決。
從鄭麗文的這一系列動作來看,國民黨正在經歷一場脫胎換骨式的變革。那個被詬病為"溫良恭儉讓"的老牌政黨,似乎正在找回昔日的銳氣。接下來國民黨與民進黨在各個領域的交鋒只會更加激烈。
![]()
【國臺辦就兩岸往來表態】
那么,鄭麗文這些目標落實到具體層面又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是在兩岸關系上,鄭麗文不僅親自宣布訪陸計劃,還派出了副主席先行赴陸。這個時間點選得相當巧妙,正值賴清德當局在兩岸政策上進退維谷之際。國民黨通過加強兩岸往來,釋放了穩定信號,這對爭取中間選民特別管用。畢竟,誰不想過安穩日子呢?
其次瞄準經濟牌。鄭麗文喊出"再創經濟奇跡"的口號。她明確表示要通過推動兩岸經貿合作、改善投資環境來振興島內經濟。要知道,臺灣對大陸出口占總出口的四成以上,這么大的市場,這么緊密的供應鏈,硬要切割不是自斷生路嗎?鄭麗文看準了這一點,要把經濟牌打成王牌。
此外加大政黨影響力。鄭麗文以"世代交替"為號召,要求全臺黨代表每人發展100名新黨員,目標是在短期內增加20萬黨員。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夸張,但效果立竿見影。她當選后確實掀起了一輪入黨潮。當人越來越多,產生的影響自然也呈倍數級增長。
![]()
【賴清德的麻煩一個接一個】
現在的賴清德當局可謂焦頭爛額,問題一個接一個。經濟數據慘不忍睹——對大陸出口被政策卡著脖子,企業叫苦連天,農民更是欲哭無淚。鳳梨和蓮霧原本可以在大陸市場賣個好價錢,現在只能眼睜睜看著爛在地里。
旅游業更是雪上加霜。走在臺北西門町,過去熙熙攘攘的大陸游客不見了蹤影,酒店入住率跌到谷底。這種蕭條景象,老百姓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更讓人揪心的是民生領域。由于兩岸關系緊張,醫療器材進口成本飆升,醫院不得不把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患者。教育交流項目停擺,臺灣學生失去了多少赴陸深造的機會?
最諷刺的是軍費開支。賴清德當局一邊哭窮說財政困難,一邊卻把2025年防務預算提高到6000多億新臺幣,創下歷史新高。
![]()
【臺當局大幅提高防務預算】
這種情況下,民眾的不滿日益加劇,遲早一天會匯成驚濤駭浪,將這些“臺獨”分子淹沒殆盡。
事實上,賴清德面臨的麻煩遠不止這些。他試圖通過強硬手段控制民進黨事務,引發了其他派系強烈反彈。如今,就連美國對賴清德等人的態度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兩岸關系這盤大棋,現在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在這個大背景下,鄭麗文和國民黨選擇與大陸保持溝通,無疑是站在了歷史正確的一邊。即便2026年縣市長選舉和2028年大選結果不盡如人意,但只要牢牢把握住兩岸關系這個主場,國民黨就永遠握有主動權。畢竟,臺灣同胞的眼睛是雪亮的,誰能為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他們心里最清楚。
![]()
【國民黨內多位重量級人物力挺鄭麗文】
說到底,兩岸關系的本質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互利共贏。那些還在煽動對抗的人,終將被時代的洪流所淘汰。而對于鄭麗文而言,推動兩岸交流合作不僅是政治任務,更是歷史使命。這條路或許充滿挑戰,但絕對是通往光明的康莊大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