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公告,牽動兩家上市公司的資本棋局。
11月5日晚間,陜西黑貓(601015.SH)公告稱,將所持有的張掖市宏能煤業有限公司(簡稱:宏能煤業)100%股權、張掖市宏能昌盛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宏能昌盛)100%股權以及對宏能煤業的債權,一并轉讓給恒源煤電(600971.SH)。
![]()
來源:陜西黑貓公告
從戰略層面看,這場交易并非簡單的資產騰挪,而是一次各取所需的資源互補。
于恒源煤電而言,收購宏能煤業等相關資產,將進一步夯實其在煤炭資源領域的布局,增強資源掌控力;而對于陜西黑貓來說,通過出售這部分資產,公司得以回籠資金、補充營運現金流,在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的同時,將精力更集中地投注于核心區域。
“此次出售是公司主動調整投資方向,符合公司長期發展戰略。”陜西黑貓公告表示,出售標的資產所得資金可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保障主業穩定運營;并持續推進新疆在建煤礦項目的開發建設,加快產能釋放,增強公司能源板塊競爭力。
資本市場對此反應積極。11月6日開盤,陜西黑貓股價迅速封上漲停,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市場對此次資產出售的認可。
出售甘肅資產
回溯來看,此次被出售的宏能煤業與宏能昌盛,位于甘肅省張掖市。
宏能煤業是2021年陜西黑貓從大股東處收購而來。
當時,作為焦化企業的陜西黑貓,并無自有原料煤礦,煉焦煤全部依賴外購,導致原料供應成本高企、穩定性存憂,生產負荷與毛利率皆受制約。尤其在2021年煤炭供應緊張、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其精煤采購均價較2020年四季度上漲超過120%。
收購宏能煤業,正是為了穩定原料供應、增強抗風險能力。
2023年,為支持當地經濟發展,宏能煤業通過存續分立方式新設出主營洗煤與制磚業務的宏能昌盛。
如今選擇出售這兩家公司,某種程度上,也釋放出陜西黑貓戰略重心進一步聚焦的明確信號。
從公司近年布局來看,新疆、內蒙古已成為其重點發力區域。通過投資建設內蒙古黑貓項目、加大新疆產業布局、推進技術改造等舉措,陜西黑貓正逐步向上游煤炭資源及煤焦化循環產業鏈延伸。
目前,公司產業分布于陜西、內蒙古、新疆、甘肅四省。依照其戰略規劃,陜西與內蒙古兩大基地以煤化工為主,新疆則以煤炭資源開發為核心。
“因公司未來規劃已將煤炭業務聚焦于新疆地區,且在甘肅短期內難以繼續擴大規模,經反復研討后,公司決定退出甘肅市場,聚焦陜西、內蒙古、新疆三個生產基地的生產與建設。”陜西黑貓在公告中表示。
![]()
具體來看,自收購宏能煤業并分立宏能昌盛以來,陜西黑貓并未能在甘肅繼續拓展。盡管甘肅煤炭資源豐富,但優質資源多集中于頭部企業手中。與其在資源爭奪中陷入僵持,不如轉戰資源儲量更廣、開發潛力更大的新疆。
此外,宏能煤業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原料供應問題,但其地理位置的分散性也推高了管理與運營成本,業績貢獻始終有限。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宏能煤業實現營收5.05億元,凈利潤僅為920.55萬元。
在“廣撒網”與“精聚焦”之間,陜西黑貓顯然選擇了后者。
資產價值最大化
出售資產,并不意味著收縮,而是更好地出擊。
根據公告,此次宏能煤業、宏能昌盛的股權轉讓價款為4.4億元(暫定),債權轉讓價款為11.37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宏能煤業最初收購成本僅為4586.01萬元。而近期煤炭行業資源整合加速,部分優質資產估值提升,其以超出收購價的9倍出售,不僅實現了顯著的資產增值,也折射出公司靈活運用資本窗口、提升股東回報的戰略思維。
于陜西黑貓而言,此次資產騰挪帶來的是雙重利好。
一方面直接獲得4.4億元現金回籠,增強流動性儲備;另一方面11億元的債權得到化解,顯著優化財務結構。在當前焦炭行業仍處于周期性調整階段的背景下,此次“回血減負”無疑可以增強抗風險能力。
與此同時,新疆地區的在建煤礦項目正在持續推進,亟需持續投入大量資金。今年5月,陜西黑貓就曾向新疆黑貓煤業增資6億元。通過本次資產處置,公司不僅能緩解資金壓力,更可將資源集中投向新疆項目——預計于2026年6月投產的陽霞礦業,推動其盡快投產、釋放產能,進而在能源板塊構筑更強的競爭壁壘。
事實上,這并非陜西黑貓首次主動“瘦身健體”。
![]()
去年2月,公司注銷了尚未實際注資和開展業務的全資子公司陜西黑貓物流貿易有限公司;5月,又將新豐清潔能源與黃河物資銷售兩家子公司進行吸收合并。在一系列“做減法”的動作中,陜西黑貓正逐步剝離非核心業務,將資源向核心賽道聚攏。
財務結構的優化也將為后續可能的融資計劃鋪平道路,從而形成“出售—回血—聚焦—發展”的良性閉環。
而從收購方恒源煤電的視角看,這筆交易同樣具有戰略縱深。
作為地方性能源企業,恒源煤電本就具備煤炭資源與區位優勢,資金儲備也較為充裕。當前,公司在建的火電機組與持續推進的綠電項目,正逐步勾勒出“煤電一體化”的戰略輪廓。此次收購,可視為其在西北區域落下的關鍵一子。
從戰略協同角度看,此舉將強化恒源煤電在煤炭原料端的控制力,進一步貫通從煤炭到電力的產業鏈條。恒源煤電亦在公告中明確表示,標的公司與公司主營業務一致,收購后將有助于增加資源儲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新質生產力布局
一邊果斷出售、回血聚焦,一邊出手收購、完善布局,兩家煤企在行業變革的浪潮中,正以不同的姿態走向未來。
煤礦資產的流轉背后,亦有告別過去以資源占有和產能擴張為核心的粗放發展階段,轉向以精益運營和產業鏈協同為核心的精耕時代的意味。
進入“十五五”,這一趨勢將愈發清晰,“穩提質”成為行業發展的主基調。
在碳中和與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單純依賴煤炭產銷的盈利模式面臨挑戰,而通過技術創新與產業鏈整合提升附加值,正成為企業構建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路徑。一批煤炭企業,正基于自身優勢,積極探索業務增長的“新曲線”。
具體到企業層面,路徑選擇雖異,邏輯卻指向同一方向。恒源煤電聚焦“煤電一體化”,通過煤電協同穩定收益結構,提升抗周期能力。
陜西黑貓則走出一條“煤—焦—化”聯產的循環經濟路徑:以煤炭為基礎,以煤化工產品為核心,將洗精煤用于煉焦,回收焦爐煤氣中的煤焦油、粗苯等初產品,進一步凈化后生產甲醇、液氨、LNG、BDO等高附加值化工產品;同時,將洗煤副產品煤泥、中煤用于鍋爐供汽,鍋爐灰渣用于制磚,治理后的污水回用于洗煤與熄焦。
這條“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閉環,不僅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也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在焦炭市場承壓時,企業可靈活調整產能分配,提高焦油、合成氨、LNG、甲醇等高毛利化工產品的比重。2024年陜西黑貓年報顯示,上述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64.98%、49.50%、46.41%和35.98%,以化工利潤有效對沖焦炭虧損,從而實現產業鏈整體價值的最大化。
未來,隨著新疆項目的投產,陜西黑貓也將進一步從源頭鎖定原料煤的供應與成本,增強全鏈條的掌控力。
當行業拐點來臨,戰略的精準與節奏的把握,遠比短期規模的膨脹更為重要。誰能在堅守與延伸、收縮與擴張之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步調,誰就能在這一輪深刻的結構性調整中,掌握主動,行穩致遠。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