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海軍以打擊販毒集團為名,在毗鄰委內瑞拉的加勒比海部署了三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軍事力量。
衛星圖像顯示,波多黎各的羅斯福路海軍基地正在緊急升級設施,滑行道被重新清理,移動雷達設備陸續進場。
這些異常舉動很難不讓人聯想到2003年伊拉克戰爭前的備戰態勢。
此外,據環球網援引美國媒體披露,特朗普已授權中情局在委內瑞拉開展秘密行動,這一動作被外界解讀為“顛覆政權的標準流程”。
與此前美軍擊沉委內瑞拉船只的粗暴手段相比,秘密行動更凸顯陰險特質——通過經濟絞殺、輿論滲透、關鍵人物暗殺等組合拳,從內部瓦解目標國。
據透露,特朗普目前正在考慮至少三個針對委內瑞拉的軍事方案:
![]()
其一,空襲軍事設施;其二,美海軍陸戰隊或特種部隊登陸委內瑞拉;其三,美軍登陸,奪取機場、油田等重要基礎設施。
目前,美方尚未決定哪一種方案更合適。但可以確定的是,局勢正日益緊張,大戰似乎一觸即發。
在這危機關頭,《華盛頓郵報》獲取的美國政府內部文件突然披露: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正在向中國、俄羅斯和伊朗三國發出緊急軍事援助請求。
信件內容顯示,馬杜羅向中國尋求加速交付雷達探測系統,向俄羅斯請求協助修復蘇-30MK2戰機和提升防空能力,向伊朗則索要無人機和GPS干擾設備。
這些裝備清單透露出一個關鍵信息——委內瑞拉正在為應對現代化空襲做準備。
分析指出,馬杜羅的求援信有著一定的戰略考量:向三國求援而非單一國家,既避免了過度依賴某個大國,又巧妙地將委內瑞拉的安危與多個全球玩家的利益綁定。
![]()
而收到委內瑞拉“求援信”的中國,在沉默4天后給出了回應,成為這場危機的其中一個轉折點。
當被問及是否向委內瑞拉提供軍事支持時,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國同委內瑞拉的正常交往合作是主權國家之間的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的干擾和影響。”
這句話相當于給兩國能源、基建、金融合作蓋上“防護罩”。
此外,發言人還用三個“反對”定調立場:反對使用武力、反對破壞拉美穩定、反對單方面過度執法。
每句話都直指美國軟肋——第一句援引聯合國憲章揭露其霸權行徑,第二句強調拉美不是美國后院,第三句則拆穿其“禁毒執法”的偽裝。
這種既堅守國際法理又暗含戰略反制的表態,讓美國意識到:中國不會坐視拉美地緣天平徹底傾斜。
這種策略,讓對手無法確知底線所在,從而不敢輕舉妄動。
![]()
此外,俄羅斯也向委內瑞拉派了一支雇傭兵對隊伍,不是正規軍,所以既能起到穩定局勢的作用,又不會破壞美俄關系。
回溯歷史,美國在阿富汗20年反恐戰爭最終以塔利班重掌政權告終,伊拉克戰后至今深陷教派廝殺。
委內瑞拉的熱帶雨林與高原峽谷,恰如阿富汗的群山,將成為現代化裝備的泥沼。而拉美民眾的反美情緒,可能讓局部沖突演變為持久消耗戰。
更致命的是,若美國執意動武,將徹底失去拉美信任——近年來巴西、阿根廷等國紛紛轉向與中國合作,正是霸權衰退的征兆。
當前,美國打著“禁毒”旗號在加勒比海陳列重兵,馬杜羅則緊急尋求防空雷達、導彈技術等軍事援助。中國雖未直接派兵,但通過外交聲援與戰略協作構筑了隱形防火墻。
白宮消息人士透露,對委內瑞拉動武的方案確實曾在國家安全會議上討論,但最終被擱置。除了擔心陷入又一個戰爭泥潭外,更關鍵的顧慮在于可能同時與中俄伊三個國家展開“代理人沖突”。
![]()
這場危機還暴露了美國拉美政策的內在矛盾。
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希望通過對委內瑞拉施壓來遏制中國在拉美的影響力擴張;另一方面,軍事干預可能適得其反,迫使更多拉美國家轉向中俄尋求安全保障。
巴西智庫的一份報告顯示,已有多個拉美國家私下探討過“多元化安全合作”,以減少對美國的單邊依賴。
未來走向取決于三重變量:
一是美國是否敢冒“帝國墳場”風險發動全面入侵;二是委內瑞拉能否借助外援將沖突拖入持久戰;最關鍵的是第三點——中俄是否會以“非對稱反制”突破美國底線,例如在金融結算或能源領域開辟新戰線。
![]()
站在2025年的門檻回望,委內瑞拉危機可能成為國際秩序演變的一個分水嶺。它預示著地緣政治格局正在重塑,傳統霸權國家不再能夠單方面決定他國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