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1月5日訊(編輯 牛占林)挪威議會周二投票通過一項決議,將暫時中止該國主權財富基金的道德撤資行動,并同步啟動倫理準則的全面修訂。該基金資產規模達2.1萬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
這一由挪威執政黨工黨當天早些時候提出的動議,正值該主權基金的“道德撤資”決定在國際上引發激烈爭議之際。
今年9月,美國國務院曾表示“深感不安”,原因是挪威主權基金決定撤出對建筑設備制造商卡特彼勒的投資。挪威主權財富基金此前宣布,出于道德等方面的考慮,撤回對一家美國企業(卡特彼勒)和五家以色列金融機構的投資。
該基金在聲明中說,撤資是由于上述這些企業“在加沙戰爭和沖突中助長了對個人權利的嚴重侵犯”,“存在不可接受的風險”。
北約前秘書長、挪威財政部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當天在議會表示:“自從道德準則首次制定以來,世界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這些規則。”
挪威主權基金的倫理準則由議會設定,最初于2004年引入。其規定之一是:基金不得投資于涉及戰爭或沖突中嚴重侵犯個人權利的企業。
一個獨立的倫理委員會負責調查相關違規指控,并向中央銀行董事會提出撤資建議。最終的撤資決定由央行董事會作出。
斯托爾滕貝格表示,未來約一年內,這些撤資建議將暫停執行,期間將進行全面的準則審查。
雖然保守黨支持該提案,但仍質疑政府為何倉促行事,因為類似的政策變動通常需要幾個月甚至數年才能通過議會程序。
對此,斯托爾滕貝格回應稱,此舉是為了“保護”挪威主權基金,特別是在基金的整體價值越來越依賴少數幾家科技巨頭的背景下。
他說道:“目前全球最具價值的七家公司,就占到基金股票持倉的16%。”即英偉達、微軟、蘋果、亞馬遜、Alphabet、Meta與特斯拉。
“若現行倫理條款不變,我們未來可能被迫與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絕緣。那樣一來,我們將不再是一個廣泛分散、覆蓋全球市場的指數型基金。”
而工黨執政所依賴的三個政黨紛紛譴責這一決定。在挪威最近一輪選舉期間,主權財富基金在以色列的投資問題成為政治焦點。部分政黨要求政府撤資所有“參與以色列在加沙戰爭”的企業。
其中一個政黨明確表示,只有當工黨政府同意全面撤資與以色列戰爭相關公司時,才會支持其組閣。
該黨議員Ingrid Fiskaa表示:“這項暫停決定毫無疑問是出于對美國反應的恐懼,更準確地說是出于對特朗普反應的擔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