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佳潼 李國棟
11月4日,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濰坊市農科院“四個方面合作”創新成果新聞發布會。記者在會上獲悉,近年來,濰坊市農科院通過深化院企、院校、院地及對口協作“四個方面合作”,系統推進科技創新與人才隊伍建設。平臺建設方面,新增省級平臺4個,現擁有國家級平臺8個、省級平臺15個。種業創新方面,“十四五”以來審定農作物新品種15個,獲得植物新品種權41項。科技服務方面,在濰坊市建設90余處高標準示范基地,年均開展科技服務200余次,為拓展創新“三個模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科技支撐。
![]()
平臺人才量質齊升
擁有國家級平臺8個
堅持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提檔升級。加強向上溝通對接,成功申請注冊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合作搭建協同創新平臺,與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山東農業大學合作共建山東省重點實驗室,與魯東大學聯合建立濰坊小麥生物育種技術創新中心,與山東農業大學合作共建鹽堿地高效農業研究院。“十四五”以來,新爭取省級平臺4個,現承擔國家級平臺8個、省級平臺15個,市級以上各類平臺達42個,科創資源更加豐富,平臺體系愈益完善。
堅持優勢互補,項目申報增量提質。進一步激發科研創新活力,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合作,立足濰坊區域產業基礎,充分發揮雙方資源和技術優勢,共同爭取并實施國家級、省級重大科技計劃項目。近兩年,累計合作申報國家級、省級等各級項目21項,立項14項,申報各級獎項60項,獲獎47項,立項項目、獎項數量屢創新高。
堅持引育結合,人才隊伍培優育強。加強高層次人才引育,近兩年聘任首席專家1名,引進高層次人才5名,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獲評省級產業領軍人才,4人獲評市級專家稱號。推動人才聯合培養,探索青年人員外派跟崗鍛煉,共建研究生實踐基地,與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省農科院建立穩定的人才培養與交流機制。推動學科團隊融合,形成以70后為“顧問團”、80后為“帶頭人”、90后為“攻堅隊”的合理人才梯隊,學科團隊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
科技創新多點突破
原創成果進一步涌現
堅持集智攻關,種業創新步伐加實。深入開展種質資源收集與創新,入庫(圃)地方種質資源4000余份。整合利用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昌邑)、寒亭試驗場、海南南繁基地和實驗室等平臺資源,初步構建起“常規育種+南繁育種+人工氣候室”迭代育種體系,實現“一年多代”快速育種。“十四五”以來,審定農作物新品種15個,獲得植物新品種權41項,4個品種入選2025年山東省優良品種推廣目錄,7個品種入選濰坊市主導品種。
堅持靶向發力,標準技術賦能引領。聚焦糧油、蔬菜、果樹、花卉、綠化苗木等重點領域,近兩年,制定各類標準16項,推動農業生產各環節及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建設。著力解決農業生產發展關鍵技術瓶頸,三年來,3項技術入選山東省主推技術,20項技術入選濰坊市主推技術。
堅持面向生產,成果轉化加速推進。對科技成果實施分類單列管理,探索形成先賦權后轉化的三大類6種靈活賦權方式,為科技成果轉化打通“專用通道”。充分發揮各類平臺載體作用,推動“濰麥”“濰花”系列等高產優質新品種、園林苗木高效扦插繁育技術等一批科技成果的落地轉化和產業化應用。“十四五”以來,累計轉移轉化新品種(系)33個、新技術13項、專利8項。
科技服務精準高效
科技支撐力進一步增強
堅持戰略導向,筑牢糧食安全基石。聚焦鹽堿地綜合利用,加強耐鹽堿品種選育,“十四五”以來,篩選培育耐鹽堿新品種(系)100余個,集成配套新技術4項。在壽光、濱海等地建立示范基地6處,“濰麥”“濰豆”“濰花”系列在濰坊北部及東營、濱州等鹽堿地累計推廣10萬畝。深入推進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濰麥16”畝產達923.07公斤,刷新濰坊市小麥單產記錄。“山大5號”畝產301.65公斤,入選2024年全國大豆油菜大面積高產典型案例。“濰玉8號”參加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德州綜合實驗站品種展示,畝產905.9公斤。高油酸花生新品種‘濰花25號’畝產733公斤,獲山東省高產競賽第3名,糧油作物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
堅持雙向賦能,推動產業協作發展。面向重慶、新疆、西藏、青海等協作地區,開展新品種示范推廣,累計引入優良品種(系)130余個,穩步帶動農戶增收致富。聯合濰坊龍頭企業,在新疆、重慶等地建立科技試驗示范基地4處,構建從種到銷的完整產業鏈。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年均開展技術培訓10余次,為協作地區培養本土農技人才,增強內生發展動力。
堅持聚焦特色,助力地方產業升級。圍繞“雙百雙千”工程,打造集成果展示、技術集成、培訓觀摩于一體的高標準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目前已在全市建設90余處高標準示范基地,輻射帶動超10萬畝標準化生產。“十四五”以來,聚焦安丘大姜、青州蜜桃等特色產業需求,持續推進“三個一”產業鏈服務體系建設,打造10處科技示范場景,助力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聚焦科技服務長效化,年均開展科技服務200余次、培訓觀摩20余次,發布線上指導信息400余條,現對接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00余家,年均解決技術問題300余個,有效打通科技服務“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濰坊市農科院將全面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不斷深化“院地合作”基礎、著力提升“院校合作”水平、持續優化“院企合作”生態、鞏固拓展“對口協作”路徑,推動四個方面合作實現新提升,為持續拓展創新“三個模式”、探索融合發展“濰坊路徑”貢獻農科院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