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紀平
實習生 王一寧
11月5日,“國家安全部”發布案例,提醒警惕指尖上的泄密風險:新任干部蔣某因炫耀公務員身份,擅自將秘密級會議文件首頁拍照發朋友圈,盡管10分鐘后在領導責令下緊急刪除照片,但好友截圖保存及轉發已形成傳播鏈,造成泄密。事后蔣某被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月5日 上觀新聞)
這一事件看似是新人的一時糊涂,實則是虛榮心膨脹下紀律意識的全面崩塌,更是對黨性原則的公然背棄,為所有公職人員敲響了振聾發聵的警鐘。
虛榮心,本是人性中潛藏的弱點,但當它與公職身份、國家秘密交織時,便會釀成不可挽回的惡果。蔣某為滿足一時的炫耀欲,將本應嚴格保密的文件當作“身份勛章”公之于眾,這種行為背后,是對“公務員”身份的曲解。公務員的價值從不是靠炫耀得來的特權,而是為人民服務的責任與擔當。在他眼中,保密紀律成了一紙空文,黨性原則也抵不過朋友圈里的幾句點贊。他誤以為刪除照片就能抹去過錯,卻不知互聯網時代“痕跡永存”。國家秘密的泄露,則可能會對工作部署、社會穩定乃至國家安全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這種損失,絕非因一句“一時大意”就能輕飄飄地帶過。
黨員領導干部保守國家秘密,從來不是可有可無的要求,而是必須堅守的政治紅線。從入黨宣誓時“保守黨的秘密”的莊嚴承諾,到崗位培訓中反復強調的保密紀律,每一條規定都在明確:國家秘密關乎全局,容不得半分僥幸。蔣某的栽跟頭恰恰說明:“思想的口子一旦打開,行動的閘門便會潰堤”。當虛榮心戰勝了敬畏心,當個人炫耀凌駕于組織紀律之上,即便身份是“新任干部”,也終究會在紀律的鐵規面前栽下大跟頭。
這起事件更該成為所有公職人員的“清醒劑”:老老實實做人、規規矩矩做事從來不是束縛,而是保護自己的“保險杠”。公職身份賦予的是信任與責任,而非炫耀的資本。唯有摒棄虛榮心,時刻繃緊紀律之弦,將保守國家秘密、堅守黨性原則融入日常言行,才能在崗位上行得正、走得穩,真正扛起人民賦予的使命,避免重蹈蔣某的覆轍。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