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每日幸運簽#
11月4日,加拿大通過的新預算文本里明確,未來五年將拿出 62 億加元,用來擴大防務伙伴關系,其中就包括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還要擴大軍事訓練和相關國際政治計劃。這筆錢按當前匯率換算,相當于 313 億人民幣,是加拿大近期對烏軍援力度最大的一次承諾。
這不是加拿大第一次加碼援烏。從 2022 年至今,加拿大對烏援助累計已超 25 億美元,光是 2025 年就動作頻頻:6 月承諾追加 20 億美元,8 月宣布 9 月移交價值超 10 億美元的武器,9 月又拋出 14 億美元新援助,加上這次預算里的 62 億加元,援助規模持續擴大。這些援助不只是給錢,還包括無人機、裝甲車、彈藥,甚至 50 輛 ACSV Super Bison 裝甲運兵車也在交付清單里,加拿大防長大衛?麥堅迪直言,就是要提升烏軍作戰能力。
![]()
加拿大如此 “慷慨”,背后打的什么算盤呢?卡尼今年 3 月上臺后,一直想擺脫 “美國小跟班” 的標簽,烏克蘭成了他搞 “獨立外交” 的舞臺。在美俄博弈中高調援烏,能讓加拿大在北約內部刷存在感,還能拉近和歐盟的關系。
更實際的是經濟和政治利益,澤連斯基已邀請加拿大參與烏克蘭能源項目,借烏港口輸送加拿大天然氣,這能幫加拿大繞開美國直接打開歐洲市場。而國內方面,卡尼政府正面臨壓力,加美貿易摩擦導致 GDP 下滑 1.26%,通脹讓民生承壓,高調援烏能轉移民眾注意力,鞏固自由黨選民支持,目前該黨民調還領先保守黨 7%。
但這番操作在加拿大國內引發強烈反彈。民眾在卡尼的社交平臺下滿是質問:“20 億加元送烏克蘭,我們連房租、食物和取暖費都付不起”“退伍軍人被拋棄,街頭全是芬太尼,政府卻在外國裝好人”。現實確實嚴峻,加拿大民生成本飆升,無數家庭在通脹中掙扎,政府卻把大筆資金投向海外戰場,這種 “重外交輕內政” 的做法讓很多人覺得被背叛。
俄羅斯的反應也毫不客氣。此前加拿大提 “不排除派兵援烏” 時,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直接嘲諷,問誰來保衛加拿大國土,暗指其軍力薄弱。事實上,加拿大正規軍總共才 6 萬人,陸軍僅 2.1 萬,全部實力堪比俄軍一個師,根本無力實質派兵,所謂軍事支持更多是裝備和訓練層面的輔助。這次新增預算援助的消息傳出后,俄方再次強調,西方持續援烏只會激化沖突,破壞和談可能。
加拿大的困境在于:看似高調的援烏,實則是場風險不小的豪賭。卡尼想靠烏克蘭議題塑造 “硬漢” 形象,但加拿大國防預算占 GDP 僅 1.29%,連北約 2% 的及格線都達不到,長期援烏只會加重財政負擔。而且北約內部并非鐵板一塊,德法等國已在勸和促談,加拿大反其道而行,可能得罪歐洲盟友。更關鍵的是,國內民生問題不解決,民眾的不滿會持續發酵,民調優勢隨時可能逆轉。
這場博弈里,最諷刺的是資源的錯配。加拿大民眾需要錢來應付日常開支,烏克蘭民眾需要和平來結束戰火,而 62 億加元的軍援,既填不滿國內的民生缺口,也換不來戰場的和平,反而成了政客刷存在感的工具。
現在,62 億加元的預算已經通過,援助計劃即將啟動。但加拿大的難題擺在眼前:如何平衡國際形象與國內民生,如何在大國博弈中不被拖入泥潭。畢竟,民眾的憤怒不會一直被轉移,真金白銀的投入,最終要的是實實在在的結果,而不是空洞的外交口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