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
《安徽省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2025—2027年)》的通知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安徽省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5年10月26日
安徽省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2025—2027年)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動我省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
工作目標
堅持以完善“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發展機制為主線,在強化服務中壯大產業規模,在規模壯大中提升服務效能,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力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力爭到2027年,全省規上科技服務業企業營收突破2700億元,科技服務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加快推進,形成較為完備的發展生態。
二
主要任務
(一)發展壯大潛力領域
1﹒增強研究開發服務能力。統籌推進國家實驗室、科技領軍企業、大校大院大所等戰略科技力量建設,高水平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持續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支持企業面向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空天信息、先進材料等未來產業,布局技術研發、工藝優化、系統集成等研發服務鏈。支持企業、高校院所聯合組建省(重點)實驗室、省(特色)產業創新研究院、省技術創新中心、省產業創新中心、省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共性技術平臺,積極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開展基礎前沿領域研發攻關,強化科技創新源頭供給。鼓勵探索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AI for Science)科研新模式,在新藥研發、新材料研制等領域,探索研發分學科的數據庫和智能體,提供開放式研發服務。
2﹒提升技術轉移轉化服務質效。圍繞重點產業領域,支持企業、高校院所合作共建50個左右概念驗證中心,開展技術成熟度評價、項目產業化評估。建設一批省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支持探索開展中試費用分擔、利益共享等創新。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積極爭取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在安徽布局,支持高校設立技術轉移專業機構。
3﹒完善企業孵化服務體系。布局建設10家左右頂尖孵化器,強化“種子”發現、企業育成、平臺服務、投資促進和資源融通功能。優化科技型企業孵化器管理,集聚要素資源,為初創企業提供全周期、專業化孵化服務。強化大學科技園建設,提高發展成效。建設一批未來產業科技園,擇優給予支持,打造未來產業創新和孵化高地。建設一批創新加速器,提供融資服務、商業驗證、產業對接等增值服務。
4﹒強化知識產權服務支撐。加快建設合肥法務區,多渠道集聚國內外知名知識產權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實施知識產權服務主體培育行動,支持服務機構實施高質量、全過程、精細化管理。加強國內外品牌專利代理機構培育引進,優化專利代理服務供給質量和結構。提升商標代理服務水平,推進從商標申請注冊服務向品牌策劃、培育、管理等多元化服務轉變。依托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提供集快速授權、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于一體的服務渠道。
(二)鞏固提升新興領域
5﹒提升信息技術服務能級。推動“科大硅谷”、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工業互聯網實現“谷、院、網”協同融合發展。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引育垂類模型企業不少于100家、數據標注企業不少于500家。有序建設數據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推動高質量數據集和數據資源樞紐調度體系建設。加快軟件信息服務“一市一園”建設,建設軟件園20家左右。積極爭創國家公共數據“跑起來”示范場景,推廣數據產權登記試點,大力發展數商生態。
6﹒提高技術推廣服務效能。支持建設省市縣三級聯動的科技大市場,推動安徽科技大市場融入國家統一技術交易服務平臺,推動更多跨區域科創服務聯動發展。以場景應用牽引前沿科技領域技術迭代,每年遴選省“十大標桿場景”和一批省級標桿應用場景和商業化應用解決方案,發布未來產業應用場景機會和能力清單。支持“三新”聯合應用推廣,依法依規在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等領域推廣應用。打造安徽“雙創匯”、“高校院所行”活動品牌,開展技術供需對接和推廣應用。
(三)轉型升級重點領域
7﹒推動工程技術服務轉型。圍繞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等重點產業,開展建筑光伏一體化、綠色建材等技術研發,布局實施一批科技攻關項目,強化建筑領域工程技術創新。依托中國建造(安徽)互聯網平臺等,重點發展面向工程建設全流程的科研與技術服務。加快推動自動化施工機械、建筑機器人等相關設備集成與創新應用。全面推廣技術先進、低能耗、低排放的檢驗檢測設備和儀器儀表。
8﹒促進檢驗檢測認證服務與產業融合。開展檢驗檢測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行動,支持色譜儀等高端儀器設備研制,力爭檢驗檢測認證機構達2000家左右。重點圍繞量子精密測量等產業建設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推進計量設施共建共享,加強關鍵共性計量技術研究和應用,拓展全鏈條計量服務。開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助力提升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和質量競爭力。
9﹒優化科技咨詢及其他科技服務供給。積極培育行業高端智庫,建設先進行業知識庫,提供網絡化、集成化、專業化科技咨詢和知識服務。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設,鼓勵圍繞重點領域、優勢學科創辦一流科技期刊。加強科技信息資源市場化開發利用,大力發展科技傳媒。高質量辦好世界制造業大會、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等,主動承接全國大型科技會展活動。
三
重點舉措
(一)實施科技服務商招引培育行動。在創業安徽大賽中設置科技服務專場賽,對獲獎的科技服務項目給予資金獎勵等支持。建設創業安徽全球中心,培育一批創業街區,招引優質科技服務商。發揮各產業專班作用,圍繞產業需求,梳理國內外知名科技服務商清單,大力開展招引。推動省科技與產業融合創新協會等商協會加強與國內外科技服務商、商協會等對接合作,開展高質效招引活動。推動高校院所科技人員、企業以技術入股、“主輔分離”、“分轉子”等方式成為科技服務商。實施科技服務商“培優”計劃,選樹一批標桿科技服務商,采取績效評價方式,擇優給予支持。支持科技服務商通過產業鏈整合、股權并購等方式,開展跨區域合作。組織“抱團出海”等專題活動,推動科技服務商“出海服務”。
(二)實施體制機制改革行動。開展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推動解決科技服務業領域要素保障不足等問題。打造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2.0版,深化科研人員職稱評聘制度改革,探索職務科技成果資產單列管理制度。深化科研單位“綜合授權+負面清單”改革試點,在編制使用、崗位設置、績效工資分配等方面,將部分歸屬省級管理部門的權限授予試點單位行使。有序推進科研類事業單位和檢驗檢測事業單位改革,改制形成一批科技服務業企業,支持申報新型研發機構。
(三)實施科技金融賦能行動。推動省級天使基金群規模超150億元,支持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母基金設立并購重組子基金,探索設立科技型并購子基金。實施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提質擴面行動,每年新增科技企業貸款超1000億元。全面推廣“貸投批量聯動”服務模式。推動省區域性股權市場高標準建設科創板、專精特新專板等,發揮三四板合作對接“綠色通道”機制作用,加快企業申報“新三板”掛牌。用好港交所新興科技企業上市政策,鼓勵企業上市。實施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支持擔保機構開發“人才擔”等產品。引導保險機構開發研發攻關、科技人才等科技保險產品。
(四)實施專業人才匯聚行動。依托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培養科技服務業“五懂”人才。支持在皖高校開展技術經理人等科技服務業相關學科學歷教育,開設相關課程、學科專業。依托安徽高等研究院產學研合作項目培養科技服務業工程碩博士。支持企業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將科技服務業企業納入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評聘試點范圍。支持組建技術經理人事務所,健全技術經理人從業傭金制等收益分配制度。開展“金牌技術經理人”遴選活動,支持作出突出貢獻的技術經理人申報省有關人才計劃,將金牌技術經理人、高級技術經理人納入省高層次人才分級分類目錄。
(五)實施集聚發展躍升行動。以縣(市、區)和省級以上開發區為建設主體,培育建設一批省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集聚區,擇優給予支持。支持集聚區在技術要素確權、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費”許可等方面開展創新探索。支持合肥市依托濱湖科學城、“科大硅谷”、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等,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服務業產業高地。支持蕪湖、馬鞍山、滁州等市立足產業基礎,打造國內領先的科技服務業特色產業高地,支持其他市因地制宜培育建設科技服務業產業集群。
四
保障措施
建立統籌推進工作機制,省科技廳會同省有關部門定期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的重大問題,強化工作調度,督促指導任務落實。各市強化政策支持和協同聯動,推動各項任務細化落實。完善科技服務業統計調查制度,加大業務培訓力度,適時調整發展目標,加強科技服務業數據監測。強化典型引領,加大宣傳推介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信息來源: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淮南發布(ID:huainanfabu)整理發布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淮南發布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