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將投入一批自動駕駛車輛供市民體驗。
![]()
自動駕駛場景覆蓋公交車、乘用車。
在十五運會腳步漸近的羊城,自動駕駛車輛正式發車。11月3日,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自動駕駛場景應用啟動儀式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南廣場舉行。南都記者現場獲悉,超300輛自動駕駛車輛(裝備)將在全運會期間提供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環衛清掃等服務。5條自動駕駛公交線路以及各企業自動駕駛乘用車11條保障線路即日起至12月15日常態化運營,市民可以乘坐體驗。
領先實踐 規模應用
通達市中心核心區域:新增線路覆蓋東風路主干道、廣州塔等市中心核心區域,全運會期間開通5條自動駕駛公交環線連接主要場館。
領先的L4級自動駕駛技術:實現復雜環境感知與智能決策。
親民票價與高市民接受度:生物島等4條自動駕駛示范線路面向市民開放,收費標準為2元/人,支持羊城通刷卡。
全球首款
8.5米L4級自動駕駛公交車亮相
活動現場,15輛自動駕駛車輛圍繞儀式主會場排開,覆蓋公交大巴、小巴、乘用車、無人駕駛環衛車等各類車型。自動駕駛企業將用成熟的技術、可靠的運營為十五運觀眾、嘉賓、運動員提供便捷且充滿科技感的服務。
廣州公交集團現場發布全球首款搭配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中運量城市公交車型。該車型由廣州公交集團與文遠知行、廣汽領程聯合研發,續航里程超400公里,最高車速69公里/小時,額定載客20+1人(安全員位)。車上還配備了無障礙設施,包括輪椅位及上下車翻板。
廣州公交集團自動駕駛項目籌備組組長張友信介紹,該車型搭載了8組激光雷達、14組高清攝像頭,實現厘米級精準定位與超遠距離障礙物識別,保障行車安全。依托5G低延時通信,遠程介入響應時間低于100毫秒。集團將批量采購該款自動駕駛公交車,逐漸投放到BRT及其他自動駕駛公交線路,市民有望在B1線路最先看到這款自動駕駛公交車。
據介紹,廣州公交集團已在生物島、琶洲等地陸續投入50輛自動駕駛巴士,先后開通廣州塔、生物島、BRT等10余條自動駕駛便民線路,并率先在城市中心東風路主干道開通常態化自動駕駛文旅示范線。全運會期間,廣州公交集團攜手文遠知行,投入19輛自動駕駛巴士,分別在奧體中心、天河體育中心、主新聞中心至主轉播中心、南沙體育館至蕉門地鐵站、中山大道BRT線路開通共5條自動駕駛公交環線。除廣東廣播電視臺示范線僅面向持證媒體人員開放外,其余4條自動駕駛示范線路面向市民開放,收費標準為2元/人。市民在“全運廣州”“廣州公交社區”等小程序可以查詢相關自動駕駛公交線路。
11條保障線路
即日起至12月15日常態化運營
除了公交車外,廣州還聯合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如祺出行、滴滴等企業,投入車輛260余臺自動駕駛車輛,在樞紐站場、入住酒店群、開幕式場館、媒體中心等重點場所之間開通11條保障線路,市民可通過各企業打車APP實現叫車服務。
其中,小馬智行預計投入第六代自動駕駛車型(廣豐賽那)、第七代自動駕駛車型(廣汽AionV),文遠知行擬投入GXR車型,如祺出行擬投入廣汽豐田賽那和廣汽埃安LX車型,滴滴自動駕駛擬投入XC90車型。值得一提的是,小馬智行預計投入的第七代自動駕駛車型(廣汽AionV),剛剛完成了全運會史上首次無人駕駛車火種傳遞任務。這意味著市民將有機會坐上“火種傳遞同款”自動駕駛服務車輛。
以上自動駕駛公交和乘用車線路圍繞主要賽事場館、主新聞中心、轉播中心、地鐵站點、主要酒店提供差異化接駁服務,為觀眾、嘉賓、媒體人員、志愿者、市民等對象提供乘坐體驗,將在11月3日至12月15日常態化運營,具體運營時段會根據賽事有關要求進行動態調整。
賽事期間,廣州將投入約70臺無人駕駛環衛裝備,如文遠知行無人駕駛掃路機S1、自動駕駛環衛車S6、廣州環投旗下廣環廠研發的GS1無人駕駛環衛車,在賽事場館及其周邊,市內地標建筑、公園、交通樞紐等區域全天候執行清掃保潔服務,提升場館側城市側環衛水平,落實環衛運行作業保障任務。廣環廠有關負責人介紹,GS1無人駕駛環衛車能夠自主清掃、自主充電加水、自主傾倒垃圾,續航8小時,可滿足凌晨、夜間及極端天氣等特殊場景的保潔需求。理論上,一臺GS1僅需25小時左右即可清潔完奧體中心約18萬平方米的道路。
此外,車路云場景將通過“車端智能感知與決策、路側基礎設施感知與協同控制、云端數據融合與全局調度”三者聯動,在十五運會中為選定公交線路提供信號燈信息上車、交通事件及管控信息下發車輛事件提醒、路線規劃、協作式變道等功能,使智能網聯汽車能實時接收到交叉路口的動態變化情況,為車輛提供信號燈配時、交通事故、施工情況、超視覺盲區提示等信息,使自動駕駛車輛通過避讓、規劃新路線等方式通行,最大化提升交通通行效率。
廣州累計開放
1340條自動駕駛測試道路
自動駕駛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交會點與核心領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其快速發展正在深刻重塑交通出行、汽車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及社會運行方式。
據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介紹,自2017年開展自動駕駛道路測試以來,廣州經過近八年的創新發展,在自動駕駛產業基礎上已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生態,匯集了汽車整車制造、自動駕駛系統集成、共享出行平臺、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智能網聯零部件生產等行業頭部企業,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先后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測試道路里程、測試車輛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數據顯示,廣州已開放測試路段涉及白云區、花都區、番禺區、黃埔區、南沙區、海珠區、天河區、荔灣區等8個行政區及廣州空港經濟區,累計開放1340條測試道路,單向里程共2601公里;累計開放10條高快速測試道路,單向里程共263公里。截至2025年9月,示范運營總里程達836萬公里,自動駕駛占比95.93%。自動駕駛車輛方面。全市開展道路測試與示范運營的車輛503輛,涵蓋了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環衛清掃、廂式物流、重卡運輸等多種車型。
在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廣州堅持“單車智能+網聯賦能”發展戰略,在黃埔、海珠、花都和番禺四個先行區協同構建車聯網示范應用環境。目前,已完成530套路側設備、897套感知設備、419臺計算單元安裝,改造205個紅綠燈,建立了CA(電子)認證系統,完成10400臺PC5通信和北斗定位車載終端安裝,成為國內首個車聯網車載終端應用突破1萬輛的城市。2024年7月,廣州成為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之一,正加快推進試點區域5G與V2X融合組網覆蓋。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采寫:南都記者 夏嘉雯 實習生 林卓儀 受訪者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