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決勝‘十四五’續寫新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九場,聚焦四川“十四五”時期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主要成就。
“‘十四五’時期是四川外事港澳工作乘風破浪、碩果累累的5年。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合作路越來越寬。”發布會上,省委外辦主任張濤從重大開放活動、高層互訪、川港澳合作機制等5個方面介紹了具體情況。
四川時間
成功承辦一系列重大國際會議
“十四五”期間,四川成功承辦了一系列重大國際會議,讓“四川時間”屢次吸引世界目光。
“我們高標準、高質量服務保障了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成都成功舉辦;成功保障中國—中亞外長第五次會晤在成都舉行,讓‘天府之國’成為中國與中亞五國深化友誼與合作的重要見證。”張濤補充道,此外第12屆世界運動會、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西博會、科博會、“金熊貓獎”、世界動力電池大會等重大開放活動順利舉行。
如此看來,四川開放工作在國家對外工作大局的參與度、能見度和貢獻度不斷提升。
高層互訪
訪川外國副國級以上政要28批次
“十四五”期間,四川推動高層互訪頻率更高、成果更實,實現了從一般性友好往來,向深度戰略合作的跨越。
今年以來,來訪四川的外國副國級以上政要多達28批次,為歷年之最。斯里蘭卡總統迪薩納亞克、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等先后訪川。
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范,錨定“一高地一基地”目標任務,堅持“西拓、南進、東接、北融”的方針,率團出訪歐洲、亞洲、非洲、拉美等重點國家和地區,在經貿、科技、能源等領域簽署了一系列“沉甸甸”的合作協議。
朋友圈擴容
新增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138對
“‘十四五’期間,四川的‘國際好友列表’實現了從量到質的雙重飛躍。”張濤說。
5年間,四川新增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138對,總量已達到543對,覆蓋全球,國際友城數量居全國第四位。
“我們不僅‘廣交朋友’,更‘深交朋友’。”張濤說,依托國際友城搭建互利合作之橋,助力四川高質量發展,與20余個國際友城開辟定期航線,與30余個國際友城建立科研合作關系,促成一大批國際友城企業落戶四川,助力一大批四川企業積極“走出去”,投資遍布30多個國際友好城市。
2024年舉辦的四川國際友城合作與發展大會是新冠疫情結束以來,四川舉辦的外賓數量最多、涉及國家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友城盛會,吸引了全球30個國家的43個外國友城代表團及300余名中外嘉賓參會,簽署多項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協議,并達成經貿、科技、人文領域等多項交流合作計劃。
融入新格局
外國獲批在川設立領事機構達24家
5年來,四川圍繞穩外資穩外貿、發展新質生產力、開放大通道建設等重點任務,搭平臺、暢渠道、聚資源、促合作,探索經濟外事新舉措,推動外事工作勢能轉化為經濟發展動能。
“十四五”期間,尼泊爾、智利、西班牙、土耳其、巴西駐成都總領事館陸續開館,阿根廷、印度尼西亞獲批在成都設領,外國獲批在川設立領事機構達24家。
多措并舉引導支持外資招引、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主體“走出去”,赴海外拓市場、引項目、增訂單。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協同推動實施外國人來川便利化改革。聚焦對外宣介展示、經貿投資合作等重點,精心舉辦外國駐華使節四川行、外國媒體四川行、外國領團市(州)行等品牌活動。
張濤表示,下一步四川外事港澳工作將繼續錨定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的使命任務,推動四川在世界舞臺上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
川港澳攜手
在經貿等多個領域開展務實合作
“十四五”期間,四川加強川港、川澳合作會議機制建設,鞏固拓展與港澳在經貿、科技、教育、文旅、青少年等多個領域的友好交流與務實合作,形成了“政府規劃、機制牽引、各方參與、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鄒阿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