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由中共東城區委宣傳部、老飯骨、央廣網和北京東城文化發展研究院聯合出品的文化探訪微紀實專題片《老單品東城》正式開機。該節目將鏡頭聚焦京城飲食文化,深入東城胡同街巷,在單霽翔、老飯骨國宴大師、非遺傳承人代表及一線匠心行者共同帶領下,通過沉浸式文化探訪,探尋美食背后的非遺技藝與匠人精神,系統梳理東城的文化記憶與基因。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美食是解碼東城文化的一把鑰匙。本次《老單品東城》在敘事方式上實現創新突破,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北京東城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單霽翔將循著美食的線索,走進東城的街頭巷尾,探尋京味煙火背后蘊藏的民間智慧,品讀扎根于這片土地的工匠精神與生活哲學。
作為東城文化的“資深探訪者”,單霽翔表示:“過去都是我帶別人看建筑、講歷史,這次轉變為研究京味飲食文化的‘學生’,這種身份轉換本身就很有意義。東城區作為京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從百年老字號到非遺技藝,從胡同小吃到融合創新菜,這里蘊含著豐富的飲食文化和百姓的生活智慧,值得細細挖掘。希望《老單品東城》能讓觀眾在‘舌尖的體驗’中,親切感受東城的歷史厚度與人文溫度。”
節目還特邀老飯骨品牌創始人孫立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郎佳子彧、俄羅斯青年代表瑪利亞等嘉賓,從餐飲技藝、非遺傳承與國際交流等多重維度,搭建跨文化對話橋梁,探尋煙火背后的故事,品讀東城沃土上孕育的工匠精神與生活態度。
《老單品東城》將在東城區多家特色餐廳進行實景拍攝——從便宜坊、全聚德“一鴨兩爐”的百年技藝傳承,到方磚廠69號、宮廷炸醬面的市井溫情,從都一處燒麥的匠心獨運,到淮四九宴的開國第一宴,從簋街夜色的胡大麻小鮮香,到前門大街各地駐京辦匯聚的八方風味,全面呈現東城“一城吃遍山河宴”的飲食特色。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魏彤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