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當電影《鐵道游擊隊》中的經典旋律響起,“鐵道線上蕩寇仇”的英姿躍然眼前。這一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碰撞上舞蹈語匯,又將重燃怎樣的熾熱情懷?記者從11月3日舉行的相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由國家大劇院與北京舞蹈學院聯合出品的新版經典民族舞劇《鐵道游擊隊》,將于11月26日至11月30日在國家大劇院歌劇院上演,以動人的音樂和戲劇化的舞蹈風格,重溫鐵道線上的烽火傳奇。
![]()
新版經典民族舞劇《鐵道游擊隊》海報。(國家大劇院供圖)
《鐵道游擊隊》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山東魯南地區一支由鐵路工人、農民等普通百姓組成的游擊隊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微山湖為主要根據地,與日軍展開英勇斗爭的故事。從作家劉知俠的同名小說,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風靡全國的電影,再到那首膾炙人口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那群在鐵道線上馳騁、忠魂赤誠的游擊隊員形象,已深植于幾代人心中。
2010年,原總政歌舞團創排了舞劇《鐵道游擊隊》,該劇以激昂動人的音樂、戲劇張力十足的舞蹈編排和深刻的家國情懷,成功塑造了深入人心的英雄群像,成為一部廣受贊譽的紅色藝術經典。時隔15年,這部紅色經典即將重回舞臺,讓鐵道線上的英雄贊歌在新時代的舞臺上煥發新的光彩。
“此次新編上演并非簡單的復排,而是一次立足新時代審美與藝術高度的深度淬煉。”國家大劇院副院長張堯在發布會上介紹,新版民族舞劇《鐵道游擊隊》在堅守歷史精神內核的基礎上,以當代視野重新詮釋經典。
![]()
新版民族舞劇《鐵道游擊隊》現場排練照。
該劇編劇趙大鳴表示,自己在寫作該劇時,依然遵循的是從原著小說到電影再到2010版舞劇中一脈相承的家國情懷。在創新上,新版舞劇在舞蹈語匯和敘事方式上更加現代化,不再拘泥于傳統的“啞劇式敘事”,主創團隊還深入挖掘山東地域的民間舞蹈傳統,尤其是膠州秧歌的神韻與精神,通過創造性轉化與現代語匯融合,構建起民族底蘊與當代審美兼具的舞蹈體系。
音樂在舞劇中堪稱情感與敘事的靈魂。該劇作曲趙麟表示,新版民族舞劇《鐵道游擊隊》在延續2010年版音樂核心框架的同時,對音樂編排作了精煉提升,著力凸顯英雄人物的個性魅力。劇中的音樂既深深扎根于魯西南的地域文化,巧妙化用當地民族樂器,同時融入“大轎車”等標志性的時代聲音,展現那個緊張激昂的戰爭年代。
![]()
新版民族舞劇《鐵道游擊隊》現場排練照。
有經典珠玉在前,新版民族舞劇《鐵道游擊隊》總編導田露直言排演此劇“壓力不小”。劇組的演員多為90后、00后,他們要在排練中打破歷史的距離,體會那個年代的樸實與堅韌,在身體表演上既體現山民鄉親的接地生活,又要升華為舞蹈的藝術表達,可得“苦練”一番功夫。“我們要讓演員的形體是從容和松弛的,但卻在律動中傳達出山東人內在的質樸力量與熱血精神。”
飛馳的火車與戰火紛飛的場景將如何在舞臺上以視覺語言呈現?該劇視覺總監任冬生將設計的核心理念總結為“鋼與血”:鋼,象征游擊隊員堅韌果敢的意志;血,象征他們用熱血捍衛家國的信念。舞臺視覺突破常規,戰斗場景、建筑意象與演員表演緊密融合,以簡練而富有象征意義的空間設計與光影運用,形成既寫實又寫意的視覺效果,營造出充滿革命浪漫主義的戲劇意境。
本次演出的主演陣容同樣星光熠熠,匯聚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的精英舞者呂科鏑、李晨賽、姚亮、蘇海陸、譚晴予、蒲宇、陳碩累、朱文宇、任召權,更特邀馮敬雅、任鑫、石仁琦、王盛熙等一眾實力派舞者強勢加盟,以精湛的舞姿再現那段烽火歲月中的英雄傳奇。
![]()
新版民族舞劇《鐵道游擊隊》全體主創合影。
目前劇組已投入緊鑼密鼓的排練中,全體演員將以全情投入的演繹,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再現鐵軌之上最熾熱的戰斗英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