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現1949年前后臺灣生死暗戰的電視劇《沉默的榮耀》近期熱播。
其中吳越飾演的華東情報特派員朱楓,明知前路艱險,仍毅然接下諜報任務、最終光榮犧牲的故事,讓觀眾們潸然淚下。
朱楓烈士的孫女朱容瑢,難掩激動地說:
“真想抱抱她!吳越把奶奶演活了!”
“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奶奶,她就像從檔案里走了出來,既親切又心疼!”
朱楓,有“中國紅色女特工”之稱,是奮斗在隱秘戰線的巾幗英雄,民主革命時期最后一位女烈士。
原本,出身名門的朱楓會和其他千金小姐一樣相夫教子,閑適一生。
她卻走出閨閣繡樓,抱定一顆赤誠之心奔赴戰場。
1949年,她更是為了祖國統一甘愿投入暗夜,行走刀鋒,最終一去不回。
![]()
更悲壯的是,她犧牲后,遺骸無人認領,被迫流落進陰暗潮濕的納骨塔,直到60年后,才橫渡海峽歸葬故里。
榮耀不該沉默,歷史永不褪色。
隔著歲月長河,當我們深情凝望朱楓在敵人“心臟”書寫的忠誠二字時,就能讀懂她用“小我”對“大我”的沉默守護。
山記得她,海記得她,祖國人民不會忘記她!
國難當頭,
名門閨秀為革命四處奔忙

1905年,朱楓出生在浙江寧波鎮海一戶名門望族家庭,原名朱貽蔭。
師從書法家沙孟海后,她得到一個浸染著筆墨書香的新名“諶之”,取“誠然篤信,永遠磊落”之意。
后來,她在革命區被漫山遍野的紅楓觸動,給自己取了化名“朱楓”。
這個名字,是她對自己的期許,更見證了她從名門閨秀一路淬煉成革命戰士的蛻變。
![]()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
自小崇敬秋瑾的朱楓,不愿做亡國奴,和第一任丈夫——沈陽兵工炮廠上校總工程師陳綬卿,離開東北回到家鄉鎮海支持抗日。
豈料,丈夫感染霍亂,不幸離世。
孀居的朱楓沒有消沉度日,她一邊悉心照料女兒,一邊接觸進步人士。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朱楓在祖宅建立工藝傳習所,教給生活無著落的人們一技之長,還收留了很多流亡的愛國青年。
她動員親友成立“貨擔郎”小分隊,走街串巷進行抗日宣傳。戰事緊張時,小分隊又搖身一變成救援隊,奔走于醫療救助點之間。
1938年,朱楓和第二任丈夫朱曉光負責黨內重要文化據點新知書店的建設。得知書店運營困難后,她數次變賣家產和金石古畫,所得善款全部慷慨捐助。
![]()
一次,日寇的封鎖導致印刷物資奇缺,朱楓賣掉祖母留下的3克拉鉆戒,換得3200塊大洋,購置紙張油墨等物資,不懼艱辛親自送至革命區。
由于一次次毫無保留地捐贈個人資產,朱楓得到“紅色錢柜”的美稱。
朱楓借著運營書店的便利,以傳播進步思想為己任,潛移默化地引領讀者接觸進步書籍、接受革命理念。很多讀者都說,在白色恐怖下,朱楓為自己送來一盞明燈。
正當朱楓為出版事業東奔西走時,丈夫朱曉光卻落入敵手,被折磨得奄奄一息。
朱楓臨危不懼,扮做闊太太以探訪親友的名義三次勇闖上饒集中營,送去藥品、食材和現金,并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為丈夫傳遞情報。
正是這番膽大心細的操作,使得丈夫和被關押的新四軍戰士有藥可醫,有飯可吃,并在最后成功越獄。
![]()
此后,朱楓開始從事隱蔽身份的工作,她時常穿著一身旗袍,梳著精致短發,用女商人的身份游走于上層社會。當時的很多情報都是她從麻將桌、飯局上獲取的。
由于表現優秀,朱楓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在1948年被派往香港。名義上從事商業貿易,實則護送在港的知名人士回歸大陸,奔赴解放區。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戰爭的陰霾悄然散去。
丈夫成為上海市新華書店領導,女兒考入了上海華東醫科大學,朱楓在港的工作也即將完結,為革命事業常年奔波于天南海北的一家人,終于有機會團聚了。
誰曾想,一項特殊又艱巨的新任務擺在了朱楓面前——漂洋過海潛入臺灣,搜集軍事情報。
臨危受命,
化身女版“余則成”血灑臺灣

領導在安排任務時,有過猶豫。
一方面考慮到朱楓丈夫的身體情況,他積勞成疾,身患肺結核,很需要妻子的照料。
另一方面,他們也擔心,這項任務對于一個在隱蔽戰線斗爭方面沒有太多經驗的女性來說,意味著前所未有的風險。
組織特意征求朱楓的意見,表示她完全有權利拒絕。
但朱楓義無反顧地接下了任務。
![]()
她深知自己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第一任丈夫陳綬卿的女兒陳阿菊正在臺灣生活,她可以打著探親之名前往而不被懷疑。
“一切以黨的利益為重,從不考慮個人得失。”這是戰友們對朱楓一貫的高度評價。
然而,又該如何向翹首盼望自己回家的丈夫和孩子解釋呢?
開國大典那天,朱楓寫下對團聚的盼望:“幾個月后,將以更愉快的心情相見,望安心等待著更愉快的晤聚。”
![]()
1949年朱楓離港赴臺前所攝照片
1949年11月27日,朱楓抵達臺灣。
她晚上借住在女兒陳阿菊家中,白天化名“陳太太”,利用在雜貨鋪工作的身份與吳石聯絡接頭。
在白色恐怖下,一條條核心軍事機密經由朱楓傳遞回國。
![]()
當毛澤東主席得知后,極大肯定了他們的功績,表示“一定要記上一功”,還揮毫寫下勉勵的話語。
一晃兩個多月過去了,朱楓順利完成任務,帶著欣喜準備返回大陸,還給親人捎去“將于月內返里”的便條。
不料意外發生,蔡孝乾叛變,致使不計其數的地下黨員相繼被捕,朱楓也在劫難逃。
其實這已經不是朱楓第一次被捕了。早在1944年,朱楓就曾被日本憲兵隊逮捕,受盡折磨。
![]()
1950年6月10日,朱楓、吳石、陳寶倉、聶曦在國民黨的軍事法庭上
這一次面對敵人的嚴刑逼供,朱楓依舊嚴守機密,甚至將金飾折斷后忍著劇痛分4次吞下,以死明志。
![]()
她就醫留下的x光片,至今訴說著這位紅色戰士的傲骨錚錚。
![]()
被搶救回來后,朱楓又遭到各種審訊以及游說,她依舊不為所動,連殘忍的特務頭子谷正文,都不禁對這位“黨性堅強”的革命戰士心生敬意。
1950年6月10日,臺島嗚咽,血染海濤,一串刺耳的槍聲從臺北馬場町刑場傳來。
吳石將軍、吳石副官聶曦上校、陳寶倉中將英勇就義。朱楓身中6槍,也倒在了血泊中,年僅45歲。
臨刑前,她高聲喊出的口號“中國共產黨萬歲!”如一把利劍劃破陰霾的長空,留下金石之聲,久久回響。
![]()
北京西山森林公園的吳石、朱楓、陳寶倉和聶曦四烈士雕像
60載鄉愁路,英烈終歸故里

朱楓犧牲的消息傳回大陸,病重的丈夫悲痛欲絕。
他掙扎著起身,帶著兩個孩子在宿舍里為妻子舉行悼念儀式,并請人畫了一幅全家福,讓一家四口在畫中團聚。
![]()
11歲的兒子朱明義憤填膺地揮舞著手臂說,一定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20歲的女兒默默將名字改為朱曉楓,以示對母親最深沉的追念。
在港的共產黨人,第一時間展開沉痛追悼。
7月,時任華東軍區司令員的陳毅市長,特批朱楓同志為革命烈士。
1951年,《革命烈士光榮證書》被送到朱楓家屬手中。
![]()
1990年,在鄧穎超同志和羅長青同志的關懷下,朱楓烈士犧牲40周年紀念大會召開。
然而,當年朱楓經歷了什么?她的遺骨又在哪里?成了家人們內心深處無法觸及的痛。
別無他法,他們只能在南京東郊的一處山清水秀之地,用朱楓的衣物建立衣冠冢。
直到2001年,朱曉楓無意間在山東畫報出版社的《老照片》叢書中,發現母親慷慨就義的照片。照片中,朱楓雖然被五花大綁押赴刑場,但步履從容,大義凜然。
![]()
看著母親身上熟悉的碎花旗袍,想象著她英勇就義的畫面,朱曉楓肝腸寸斷,發誓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將母親的遺骨接回家。
然而尋找工作遠沒有想象中順利,甚至可以說困難重重。
當年因擔心朱楓的事件牽連自身,陳阿菊拒認遺骨,任由當局處理。
幾十年后,多虧一位愛心人士在無主納骨塔內,無意間看到一個寫著“朱湛文”名字的骨灰罐,才有了一絲線索。
但因名字有誤,安置錯誤等問題導致搜尋一度擱淺,經歷諸多波折后才找到遺骨。
之后又要面對如何通過層層審批,運回國內的問題。
最終,2010年12月9日,經過兩岸各界人士的齊心協力,朱楓烈士的遺骨被接回大陸。
![]()
臺灣友人將朱楓的骨灰盒緊緊拴在胸前,鄭重地交給朱楓外孫女徐云初
2011年7月12日,遺骨由專機從北京八寶山接至浙江省寧波市鎮海革命烈士陵園安葬。
![]()
2011年7月12日,朱楓烈士骨灰抵達寧波
現場,72歲的朱明捧著骨灰盒渾身顫抖:“媽媽,我終于見到你了!”
他清楚地記得,母親臨去臺灣前,曾摸著他的頭許諾:“放心,媽媽很快就會回來的。”誰知,從此天人兩隔。
![]()
朱楓與兒子朱明(左一)
81歲的女兒朱曉楓捧著照片,泣不成聲。
她也不曾忘記,1946年,母親將她送上開往蘇北解放區的小船,臨別前的揮手竟成了母女二人最后的道別。
超過60年的漫長等待后,孩子們和母親終于團聚了!
在朱楓精神的影響下,后人們都非常優秀。
朱明供職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五十五研究所,朱曉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醫院工作,他們都秉承著母親干一行愛一行的精神在崗位上奮斗終身,兩位老人現已離開人世。
朱曉楓的女兒徐云初是海軍機關門診部醫師,女婿李揚在朱楓遺骨尋找和回歸工作中肩負重任,功不可沒。
孫女朱容瑢雖從未和奶奶謀面,但家人們對朱楓精神的追憶與傳承深深感染著她。
她記得每年端午節,爺爺朱曉光會整夜守著爐子煮一鍋噴香的豆沙粽,這是奶奶最愛的味道。
![]()
現如今,朱容瑢是南京大學創業導師,還是多個公益慈善基金會的理事,她不僅投身慈善教育事業,還長期致力于紅色宣講,立志將薪火代代相傳,讓更多人了解那段隱秘而厚重的歷史。
烈士血染新中華,楓葉紅于二月花。
今年是朱楓烈士犧牲75周年,恰逢臺灣光復80周年。
![]()
海峽很長,隔著一道海灣兩岸難見,但回歸之必然,乃萬眾所期盼。
不論在硝煙彌漫的年代,還是在國泰民安的當下,對山河一統,萬家團圓的渴盼,從未止息。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志
作者∶南風
公眾號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標”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現在只需三步:

喜歡就給我個“在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