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華連開的3槍分別是什么?王毅外長具體又說了什么?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剛一上臺就開始布局全方位反華,短短幾天時間就對華連開3槍。首先,在稀土領域,日本就連開了兩槍。這“第一槍”就是配合美西方炒作所謂“稀土荒”,由于之前我國進一步收緊對稀土相關物項的出口管制措施,這讓美國以及歐洲國家叫苦連天。因此,在近日的東盟峰會期間,歐盟就開始炒作所謂“稀土荒”,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一邊表示對我國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感到“強烈擔憂”,一邊希望中國以適當方式解決這些問題。這邊科斯塔話音剛落,日本那邊立馬就跳出來,說什么“中國實施針對稀土的出口限制,對供應鏈產生巨大影響”,日本對此表示“擔憂”。不僅如此,日本還借機為美國“打抱不平”,污蔑我國收緊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是在“利用美國關稅問題,假裝自己是自由貿易體系的守護者或捍衛者”。
![]()
緊接著,日本就打響了對華“第二槍”,28號,特朗普在訪問日本期間,美日兩國簽署了一項框架協議,旨在通過開采和加工確保稀土和關鍵礦產的供應,以應對關鍵礦產和稀土供應鏈的缺口,包括永磁、電池、催化劑和光學材料等衍生產品。顯而易見,日本這么做就是在配合美國應對我國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規。
怎么來看這件事?首先,日本炒作“稀土荒”,其目的至少有兩個:第一,促使日本國內加大對稀土產業的投入,包括研發替代技術、提高回收利用能力等,以減少對外國稀土的依賴;第二,日本將稀土供應鏈問題政治化,有意把責任歸咎于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從而在國際輿論上對中國施加壓力,為其在貿易和外交等領域的談判增加籌碼。其次,美日簽署稀土框架協議,這明顯就是美日尋求國際合作與資源共享,意在建立不受中國限制的穩定稀土供應鏈,以提升自身在稀土資源領域的話語權。
![]()
除了在稀土領域針對中國外,日本對華開的“第三槍”主要將目標放在了南海。日前,高市早苗在出訪馬來西亞期間與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舉行會談,雙方就《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ACSA)達成共識,該協議將允許兩國武裝力量開展相互后勤支援。就在上個月,日菲雙方在去年簽署的《互惠準入協定》(RAA)已經正式生效。在這兩款協議的推動下,這意味著今后日本海上自衛隊就有了“正當理由”前往南海周邊與菲律賓海軍開展各種軍事演習。這其中又說明了哪些問題呢?其一,這說明日菲兩國軍事合作正在進一步深化,或者說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其二,隨著日菲防務安全合作走向實質性的一體化,成為名副其實的“準同盟”關系,這種動向就很值得南海周邊國家警惕,因為不排除日菲這種關系會被有心之人利用,繼而加劇南海地區緊張局勢;其三,日本積極尋求與菲律賓達成“軍事同盟關系”,將黑手伸向南海,其目的除了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外,還有一層用意就是擴大自身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提升自身在地區事務中的話語權。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