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臺媒報道稱,臺灣國際形勢專家賴岳謙說了這樣一句話,讓臺灣不少人心里聽后咯噔一下。賴岳謙表示,美國快動手了,并且時間已經劃定,就在2027年。這聽上去就像是看科幻片一樣,不可思議,但卻又顯得那么真實。結合美國最近的種種行動,賴岳謙的這個觀點好像也并非是空穴來風。這一次恐怕不是簡單的打嘴仗了,而是實打實的軍事準備。從經濟上的關稅壁壘,再到科技領域上的芯片封鎖,美國對中國的制裁層層施壓,層層加碼。
![]()
現在,他們干脆把軍事威脅擺上了臺面,目標直指臺海。從美軍這兩年的動作來看,他們的野心徹底藏不住了。直接把“我要動手”都快寫在臉上了。美海軍一反常態,一口氣下了9艘“伯克”3型驅逐艦的大訂單,看樣子這是想要加速自家老舊軍艦的退役,然后以此來彌補和中國盾艦上的數量差距。不僅如此,美軍還在導彈購買方面制定了龐大計劃,按照美軍有關部署,美國防部計劃在2022到2027年間,至少囤積850枚LRASM遠程隱身反艦導彈和451枚戰斧反艦導彈。
![]()
為什么大手筆囤這么多導彈?原因很簡單,老舊的“魚叉”導彈已經奈何不了解放軍的新型艦艇,所以他們只能把希望寄托到在安全距離外搞偷襲的這些家伙身上了。美空軍的處境也不容樂觀,B-21隱身轟炸機特意要趕在2025年服役,目的就是要用它去敲掉咱們的東風-21D這類“區域拒止”核心裝備,給他們的航母艦隊開路。如果說以前是戰略威懾,那么現在就是戰術準備。美國為什么非要把大批軍備更新時間節點卡在2027年呢?
![]()
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種霸權衰落前的“窗口期焦慮癥”。首先美國智庫認為,2027年大陸可能會對臺灣動手,如果臺灣回歸,那么美國對付大陸的最后一塊籌碼也將失去。不僅如此,美國商務部門推測,到2035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很可能超過美國,不僅如此,被卡脖子的光刻機和芯片這些技術,也都將會被大陸突破。美國智庫分析認為,中美之間的較量或將一直延續到臺海,在這里進行完終極一戰或許才會徹底停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