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周恩來躺在病床上,難以入睡。他多次對守護在身邊的鄧穎超提起一人:
“不知他現在在哪里?希望他回祖國看看!”
周恩來晚年病重時,心里還始終惦記著這個人,他就是當年在黃埔軍校與周恩來感情最深的學生李默庵。
![]()
李默庵
出身窮苦投筆從戎
李默庵于1904年10月17日, 出生于湖南省長沙縣北鄉沙坪北山村一個窮苦家庭。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由于家里貧困,李默庵從小就知道幫著家里砍柴、養豬,從來不叫苦叫累。
家里沒有錢供他上學讀書,在家鄉讀完小學后, 就輟學回家了,在小店當了一年學徒。后來還是在親戚的資助下,李默庵考上了長沙師范。
也是機緣巧合。1923年12月, 廣州革命政府派人來到長沙公開招考軍校學生。剛滿19歲的李默庵報了名,通過考試被錄取了。
他和徐向前、陳賡、關麟征、胡宗南、賀衷寒、左權等一同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 從此開始了軍人生活。
![]()
李默庵在黃埔軍校學習時,非常刻苦,政治、軍事成績突出,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后經陳庚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做了許多秘密工作。
1926年1月, 李默庵參加東征。東征途中,周恩來將他調到軍校政治部工作。對此,李默庵非常感激,認為周恩來對他有知遇之恩。
周恩來在黃埔軍校擔任政治部主任時,以他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創造性的工作精神,贏得學生的敬重。學生見到周恩來,都很敬重地向他敬禮。
后來年輕的李默庵談起戀愛,經常不參加黨的會議,脫離了黨組織,開始在國民黨軍隊中任職。但他心里始終尊敬周恩來,稱他為恩師。
![]()
李默庵
“剿共”失敗,李默庵吟詩一首
從1926年秋開始, 李默庵南征北戰,他的職位也不斷提升。
北伐伊始,李默庵還是一名連長。北伐攻入武昌后,他升任第一軍第一師第六十五團一營營長。
東征討伐孫傳芳,李默庵因戰功卓著,又升任副團長。
1927年夏天, 他參加了有名的龍潭惡戰, 打敗了過江的孫傳芳軍隊, 并一路追擊,克蚌埠, 占徐州, 晉升為該團團長。1928年,以功升任旅長。
1930年5月, 馮玉祥、閻錫山聯合倒蔣,蔣介石親率大軍迎戰。
戰斗中,擔任左翼的李默庵旅的陣地被突破。危急時刻,李默庵親率預備隊猛烈反擊,重新奪回陣地。戰斗中,李默庵腹部中彈,經過三個月治療,才康復出院。
1930年,李默庵晉升第10師師長。
![]()
軍閥混戰, 李默庵打了很大勝仗,職務不斷升遷。然而,他在參加對江西紅軍的“圍剿”時, 卻遭到慘敗。
1933年,李默庵的第十師又調返江西, 參加第四次對紅軍的“圍剿”。此次作戰, 李默庵接受了以往與紅軍作戰的教訓, 遲遲推進。而西路羅卓英所指揮的兩個師, 則因盲目冒進, 被紅軍包圍。
李默庵奉蔣介石的命令前去救援。當他看到慘烈的戰場,彈坑遍地,尸積如山,懷著悲痛的心情,寫下一首詩:
“豆萁相煎骨肉慘,滿目凄涼心亦寒;登仙橋畔登仙去,多少紅顏淚枯干。”
李默庵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厭惡內戰的情緒,并通過電臺,把這首詩發給了遠在上海的妻子。誰知,紅軍電臺截獲了這首詩,并轉抄給周恩來。周恩來便記住了這首詩。
西安事變爆發后,李默庵率部進入西安。一天下午,副官來報:“有客人來訪!”
![]()
李默庵出去迎接。他遠看有兩位男子向自己走來,走在前面的人精神抖擻,雙目炯炯有神。
當此人走近后,李默庵內心驚喜不已,緊緊握住對方的手:“原來是周主任。”
師生兩人黃埔一別,已經有十余年沒有見面了。周恩來對李默庵非常關心,親切地詢問了李默庵一些情況,使其親切入故。
李默庵始終沒有忘記當年周恩來對他的恩德,不禁心頭一熱:
“應該是學生拜見恩師才是,是學生失禮了。”
師生兩人寒暄一陣,周恩來便念起李默庵的那首詩:
“豆萁相煎骨肉慘,滿目凄涼心亦寒;登仙橋畔登仙去,多少紅顏淚枯干。”
李默庵大吃一驚,自己只發給了妻子,周主任怎么會知道呢?
周恩來大笑起來,把紅軍截獲此詩的經過告訴李默庵。李默庵感慨萬千,國軍焉能不敗!
![]()
英勇奮戰堅持抗日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李默庵被任命為第十四軍軍長, 率所部第十師及第八十三師北上抗日。
部隊到達太原后, 李默庵趕赴八路軍辦事處看望恩師周恩來。
1937年9月, 李默庵被任命為晉北方面左翼兵團指揮官, 手下有兩個師的兵力, 另有3個炮兵團,任務是守住大白水陣地。
10月12日, 日軍攻破忻口正面第九軍陣地, 軍長郝夢麟陣亡。
危急關頭,李默庵率部猛力出擊,重新奪回南懷花高地。
這一仗,李默庵面對有飛機和大炮掩護的日軍。從早晨一直戰至中午,以巨大的犧牲才使陣地轉危為安。
李默庵長期在山西堅持抗戰,他的十四軍傷亡過半。因作戰勇敢,李默庵和第十四軍多次受到老蔣的嘉獎。
1946年, 李默庵升任第三方面軍總司令,卷入內戰的漩渦。在蘇中根據地,他徹底領教了粟裕將軍的戰法,損失慘重。
![]()
流亡海外,心懷祖國
1948年春, 程潛競選副總統失敗之后, 回到湖南,并保薦李默庵擔任湖南省主席。李默庵回到湖南,參與程潛的抗蔣和起義活動,后因內部矛盾,他不辭而別,出走香港。
對此, 程潛表示理解:“默庵沒有辜負我們, 是我們辜負了默庵。”
蔣介石曾委托顧祝同給李默庵寫信,勸其離開港來臺灣, 李默庵婉拒了。
李默庵和黃紹發表和平通電后, 受到蔣介石的通緝, 他清楚地知道, 蔣介石對于“背叛”的人, 是絕不肯輕易放過的。
1951年1月, 李默庵抵達阿根廷, 在那里一住就是十余年。后來,李默庵又跟隨女兒去了美國。
![]()
雖然他身居國外,但內心一直想著自己的祖國,希望有生之年能夠回來看看。
1981年, 李默庵終于踏上祖國的土地,來參加辛亥革命70周年紀念活動。
李默庵見到了鄧穎超大姐。鄧穎超親切地拉著他的手:
“默庵,總理一直很關心你呀!這么多年來,一直打聽你的消息。如今,你終于回來了。”
李默庵淚流滿面:
“我回來遲了,再也見不到總理的面了……。”
晚年,李默庵回到家鄉湖南, 鼎力贊助湘省經濟建設。他為海外華僑報刊撰寫了大量文章和評論, 愛國之情, 躍然紙上。
2001年10月27日, 身為黃埔同學會會長的李默庵逝世, 享年97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