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全球人工智能的激烈角逐中,有人潛心鉆研,也有人高調發聲。
年僅28歲的華裔新星亞歷山大·王,因向特朗普建言遏制中國AI發展,并公開指責DeepSeek而再度成為輿論焦點。
他被稱為硅谷最年輕的億萬富翁,卻也因此背負“背叛族裔”的爭議。
這位憑借中華血脈與超凡智慧脫穎而出的青年才俊,為何最終選擇站在美國陣營?
![]()
少年天才一夜成名
亞歷山大·王的成長軌跡,幾乎復刻了無數在美華裔家庭夢寐以求的“成功范本”。
他出生于美國新墨西哥州的一個學術世家,雙親均為資深物理學家,曾參與國家級能源科研項目。
自幼浸潤于科學氛圍之中,他對數學和編程展現出異于常人的敏銳直覺。
高中階段便在全國數學競賽中屢獲殊榮,并以頂尖成績考入麻省理工學院(MIT)。
![]()
但他并未循規蹈矩走完學業之路,19歲那年果斷退學創業。
這一舉動當時被許多人視為冒險甚至瘋狂,然而歷史證明,這正是他命運轉折的關鍵一步。
他與伴侶共同創辦了人工智能企業Scale AI,專注于為AI系統提供高質量訓練數據標注服務。
形象地說,這家公司是人工智能成長過程中的“營養供給站”,負責喂養模型所需的核心數據資源。
![]()
亞歷山大·王精準捕捉到AI初期對結構化數據的高度依賴,采用人工+算法協同模式,為OpenAI、谷歌、微軟等頭部科技企業提供關鍵支持。
短短數年,Scale AI躍升為全球AI生態鏈中不可或缺的底層支撐力量。
2019年,時年24歲的他個人資產突破十億美元大關,成為美國史上最年輕的華裔億萬富豪。
英偉達、亞馬遜、Meta等科技巨頭相繼注資入股。
扎克伯格更是親自出面,以高達150億美元估值收購其49%股份,且主動放棄投票控制權,只為留住這位年輕領袖。
![]()
如此高規格的交易安排,在硅谷歷史上極為罕見。
此后,亞歷山大·王頻繁現身政策論壇,逐漸進入國家決策視野。
他不僅多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人物,還受邀走進白宮,為特朗普政府制定人工智能戰略提供建議。
光環加身的同時,也為日后風暴埋下伏筆。
![]()
DeepSeek橫空出世
2025年初,中國AI企業DeepSeek推出新一代大語言模型,震撼全球科技界。
這款被譽為“中國版GPT”的智能系統,不僅在中文語義理解與邏輯推理方面表現卓越,更以極低成本刷新行業紀錄。
僅用約600萬美元投入,便實現了可與GPT-5相抗衡的技術水準。
相比之下,美國同類項目往往需耗費數十億美元才能達到相似性能。
![]()
更令人矚目的是,DeepSeek決定將核心技術框架全面開源,允許全球開發者自由訪問、修改與再分發。
此舉徹底動搖了傳統AI企業的盈利根基。
對于依靠封閉算法與數據壟斷獲利的企業而言,這無異于一場顛覆性的技術海嘯。
消息發布后,美股科技板塊應聲暴跌,單日市值蒸發近一萬億美元。
其中,Scale AI遭受沖擊最為嚴重。
![]()
原因在于,DeepSeek采用了先進的自監督學習機制,極大減少了對外部人工標注數據的依賴。
這意味著Scale AI賴以生存的數據加工鏈條正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面對挑戰,亞歷山大·王開始頻繁在公共平臺發聲。
他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聲稱,DeepSeek“非法持有超過五萬枚受出口管制的英偉達H100芯片”,并暗示中國企業通過非正常渠道規避美國技術禁令。
此番言論迅速被西方主流媒體廣泛傳播,引發國際關注。
![]()
隨后,特朗普團隊援引該說法,以“國家安全威脅”為由推動新一輪對中國AI企業的芯片封鎖政策。
外界普遍分析認為,亞歷山大·王的表態在此次政策升級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但事實究竟如何?
DeepSeek第一時間作出回應,明確表示所有硬件采購均符合國際貿易法規,并反問:一家私營企業是否有資格干預全球供應鏈規則?
![]()
公眾視線隨之聚焦于亞歷山大·王本人——他是基于技術倫理發聲,還是出于商業自保?
業內多數觀點指出,他的批評背后實則隱藏著深層焦慮。
DeepSeek的技術革新正在瓦解他核心商業模式的基礎。
如果AI能夠自主生成知識、自我優化參數,那么龐大的人力標注體系還有何存在價值?
他真正恐懼的并非中國AI的崛起,而是自己在未來十年內被技術浪潮徹底邊緣化的可能。
被資本綁架的天才
或許亞歷山大·王從未預料,自己會成為多方爭議的中心人物。
在美國主流敘事中,他被視為“青年科技英雄”,被特朗普稱為“捍衛美國技術霸權的關鍵棋子”。
但在中文社交網絡上,他卻被貼上“背棄根源”的標簽。
從商業邏輯審視,他的行為并非難以理解。Scale AI的主要客戶集中在美國聯邦政府及軍事相關項目。
![]()
美國國防部是其最大采購方之一,合作領域涵蓋無人機圖像識別、衛星數據分析、戰場算法建模等多個敏感方向。
這類企業的本質屬性決定了其與國家利益深度綁定。
當特朗普政府推行“去中國化”科技戰略時,亞歷山大·王自然成為政策宣傳的重要代言人。
每一次公開講話,都能影響政策走向與輿論風向。
而他也因此獲得更多的政府訂單與政策傾斜。
![]()
某種程度上,他已經不再是純粹的科技創新者,而是淪為資本與政治博弈下的“戰略工具”。
尤其在今年5月特朗普競選集會上,他高調宣稱:“必須阻止中國AI搶占未來高地,美國絕不能在人工智能競賽中落敗。”
這句話瞬間點燃輿論戰火。
不少網友質問:難道他已經忘記父母的來處?忘記了祖輩的土地?忘記了名字中那個象征血脈傳承的“王”字?
![]()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也真實反映了美國科技精英對中國AI進步的集體不安。
DeepSeek的突破打破了美國長期主導人工智能領域的格局。
一家中國初創團隊僅憑六百萬美元預算,竟能撼動全球AI權力結構,這讓習慣了技術壟斷的西方精英深感危機。
在這種心理驅動下,亞歷山大·王的立場轉向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結果。
他既要守護自身商業帝國,也要順應所在國的政治氣候。
最終,他成了美國AI話語權的代表,卻失去了來自華裔社群的情感認同。
![]()
近幾個月,有消息稱谷歌正考慮終止與Scale AI的合作關系,理由是“其業務架構已無法匹配下一代AI發展趨勢”。
若該消息坐實,這位昔日天才或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
科技圈流傳一句話:“真正的威脅從來不是對手強大,而是游戲規則變了。”
DeepSeek所代表的,正是這樣一種全新的技術范式——更加開放、高效、去中心化的智能進化路徑。
而亞歷山大·王選擇堅守舊秩序,成為了封鎖思維與時代焦慮的象征。
![]()
DeepSeek的誕生,標志著中國人工智能完成了從“跟隨者”到“引領者”的歷史性跨越。
技術的力量終將超越地域界限,算法的進步終會穿透人為壁壘。
當一個民族真正掌握自主創新的鑰匙,任何外部封鎖都不過是短暫阻礙。
AI的未來,不屬于某個個體天才,而屬于勇于打破常規的時代先鋒。
![]()
結語
亞歷山大·王的人生軌跡,既是天賦成就傳奇的寫照,也是時代洪流下的諷刺縮影。
他以驚人智慧締造財富神話,卻在全球AI變局中淪為眾矢之的。
他并非真正的叛徒,而是被資本、權力與恐懼裹挾的典型代表。
真正令他惶恐的,不是中國AI的飛躍,而是他所依托的舊體系正在加速崩塌。
參考資料:
2025-09-26 03:24·財聯社OpenAI最新測試:GPT-5與Claude在部分工作中可媲美人類專家
2025-06-15 20:53·證券時報150億美元!28歲華裔天才官宣加入Meta,扎克伯格掀翻AI牌桌!
2025-06-15 15:27·新派新聞扎克伯格豪擲超千億元,投28歲華裔"天才少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