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唐洛
“跑單8年,終于不用再擔心老了沒依靠。”四川騎手雷光海看著手機里到賬的養老保險補貼,立刻把消息轉發給老婆,晚上還特意帶著全家去吃了自助慶祝。
這位要養三個孩子的騎手,即使跑單8年,每月都能賺一萬多,偶爾還是會為養老擔憂,因為他并不打算“靠孩子養老“。如今美團的補貼,讓他重新續上了斷繳多年的社保。
10月27日,美團官宣即日起騎手養老保險補貼將正式覆蓋全國,向全部騎手開放。這是繼4月啟動試點、5月首批補貼到賬、7月向全國推廣之后,美團騎手養老保險補貼試點,提升騎手保障的又一個重大進展。
過去,外賣騎手作為靈活就業群體的典型代表,曾長期面臨“社保難參保、保障碎片化”的行業困境。美團歷經五年探索,從職業傷害保障到養老保險補貼,再到覆蓋騎手及家人的進階福利,率先建成一張覆蓋全國全部騎手的多層次保障網,讓“外賣員無保障”成為歷史。
![]()
縱深:從“最急需”到“全覆蓋”
騎手保障的開啟,始于對最緊迫風險的解決。
2022年7月,在國家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啟動之初,美團便率先加入,成為首批為騎手繳納“新職傷險”的平臺。
彼時,騎手配送過程中的交通事故、意外摔傷等風險缺乏兜底,美團通過“每單必保、每人必保”的模式,累計投入20億元保費,為1300多萬名騎手筑起第一道安全防線。
這一保障已擴圍至全國17個省市,未來將實現全國覆蓋,徹底解決騎手“不敢受傷、傷后無依”的痛點。 基礎保障的第二層突破,聚焦騎手“長期安心”的需求。
此外,2025年4月,美團在福建泉州、江蘇南通開啟養老保險補貼試點,打破靈活就業群體參保的“地域限制、時長限制、類型限制”。
按照試點方案,只要騎手近6個月內有3個月收入達到當地社保繳費基數下限,即可自主選擇在戶籍地或就業地參保,美團補貼50%繳費金額。
以泉州為例,當地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月繳費基數下限為4433元,騎手每月繳納886.6元,其中443.3元由美團補貼,相當于“半費參保”。這種靈活模式精準匹配騎手“流動性強、過渡性工作”的特點,僅試點首月就有超80%符合條件的騎手參與。
47歲的南通騎手石光超,因為要全職照顧3歲的小兒子,只能選擇時間靈活的眾包跑單,一個月收入6000元,在當地騎手中不算拼,卻能邊跑邊照顧家庭。石光超說,美團的補貼到賬后,他的生活壓力明顯減輕,對這份工作也多了歸屬感。
2025年10月,隨著養老保險補貼正式覆蓋全國,美團的基礎保障體系實現“全險種、全騎手”覆蓋。
河南商丘騎手戚葉軍,媳婦孩子都在老家,計劃回老家養老,此前一直糾結“在南通跑單,社保繳在哪”,如今他選擇在戶籍地參保,補貼和本地騎手同一時間到賬。
“沒想到外地的繳費憑證也能很快驗證,心里踏實多了。”戚葉軍說。除了職業傷害險、養老保險,商業意外險已100%覆蓋全部騎手,高溫、雨雪等特殊天氣的專項補貼也同步落地,讓短期過渡、跨城流動的騎手都能納入保障范圍。
![]()
進階:從“保騎手”到“保家庭”
在基礎保障筑牢后,美團的保障網開始向“騎手家庭”延伸,解決騎手“顧己難顧家”的深層焦慮。
2025年,美團升級“大病關懷”保障,將覆蓋范圍從騎手本人擴展至其家人,針對101種重癥、51種輕癥提供幫扶。田春紅在美團跑了8年單,計劃再跑幾年就開啟養老生活,此前最擔心“自己或家人生病”,如今大病關懷讓她少了顧慮:“不僅自己有保障,萬一孩子身體不舒服,也能申請援助,太貼心了。”
截至2025年7月,該保障已累計援助近7000名騎手及家屬,發放關懷金超2億元。 針對騎手子女的專項保障,進一步填補行業空白。
美團推出的“袋鼠寶貝”計劃,面向全行業外賣騎手家庭,為遭遇重大疾病或意外傷害的未成年子女提供公益金支持。截至2025年9月,該計劃已幫扶美團、餓了么、達達等13個平臺的1150名騎手子女,打破平臺壁壘,成為全行業共享的福利。
此外,美團還設立“子女教育基金”,為騎手子女提供教育援助,從“保障當下”延伸至“助力未來”。 職業發展與安全保障的結合,讓保障網更具溫度。
2025年4月,美團在濟南、泉州等城市試點“等燈獎”,對3個月內“0闖紅燈”的騎手發放安全獎金,后續將1億元獎金池推向全國。95后騎手曹焱,收到養老保險補貼當天正在下大雨,他擦了擦手機,第一時間跟爸媽分享:“不僅有社保,好好遵守交通規則還能拿獎金,這份工作越來越正規了。”8月,“超時免罰”機制在22個城市試行,年底前全面取消超時罰款,替代以“準時加分”的考核模式,緩解騎手“為趕時間闖紅燈”的生存壓力,構建“安全-保障-發展”的良性循環。
![]()
全面覆蓋:五年探索鋪路,打造“行業樣本”
美團今日的保障成果,源于早期持續不斷的“破冰”嘗試。
早在2021年,美團就參與人社部指導的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探索,彼時靈活就業群體參保政策尚未完善,騎手“參保地點難確定、繳費負擔重、斷繳頻繁”的問題突出。
美團通過調研發現,81.6%的騎手是外來務工人員,40%跨省份流動就業,70%跨城市流動就業,“在城市工作,在家鄉養老”是很多騎手的需求,這也為后續“自主選擇參保地”的方案埋下伏筆。
2024年成為保障體系加速成型的關鍵節點。這一年,美團在人社部指導下,形成“五險一金”之外的靈活就業保障方案,區別于傳統全職員工社保模式,更貼合騎手“多平臺兼職、跨城流動”的特點。
同期,其他外賣平臺的保障方案覆蓋范圍或有限,或權益有壓縮。但美團通過“試點-優化-推廣”的路徑,率先將保障范圍覆蓋全國,織就一張靈活就業群體的保障網,為其他平臺跟進推廣積累了可復制的經驗。
截至2025年10月,美團建成的“基礎保障+進階保障+生活福利”三級體系,不僅覆蓋全部美團騎手,還通過“騎手之家”“大病關懷”等舉措向全行業開放。例如,全國5.2萬個騎手驛站提供飲水、充電、熱飯服務,未來將建成的1000座“騎手之家”向所有平臺騎手開放;工作餐補貼覆蓋10萬家商戶,年度免費體檢、女性騎手兩癌篩查等福利持續落地。
據《2024 中國藍領群體就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騎手月均收入已突破7000元,時薪33.6元較傳統建筑工高出40%,保障完善疊加收入穩定,讓騎手逐步成為“藍領群體中保障最好的職業之一”。
從2021年的初步探索,到2025年的全維覆蓋,美團用五年時間破解了數百萬騎手的保障難題。美團為騎手搭建的多層次保障網,不僅破解了靈活就業群體“參保難、保障少”的行業困局,更以“從保騎手到保全家”的遞進邏輯,重新定義了平臺與勞動者的共生關系。
從多名騎手的感受細節中可見,這份保障不僅是社保金額的補貼,更是對騎手職業尊嚴的重塑,讓“過渡性”的靈活就業不再等同于“無保障”的臨時工作,讓數百萬騎手及其家庭看到了“工作有尊嚴、未來有依靠”的可能。
這張保障網立足騎手真實需求,不僅讓外賣員告別“無保時代”,更為全國超2.4億靈活就業群體描繪了“有保障、有尊嚴、有未來”的圖景,提供了可復制的行業樣本,也為平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溫度與責任感,值得更多行業與平臺借鑒跟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