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會談還沒出結果,美媒已經潑了特朗普一大盆冷水:無論結果如何,美國必輸無疑。
10月30日,中美元首會晤將在韓國釜山進行。比起美國的搶先好幾天就已經提前官宣,中方幾乎是最后一刻29日下午才對外公布這事。
![]()
在中方的游刃有余面前,美方已經暴露出對這場會談是哪方更加著急。
這場會談對特朗普來說至關重要,不僅是中美之間的貿易問題,還關乎到他個人聲望,能否在中方這得到一份全面貿易協議,作為他的“贏學”素材,給國內的MAGA交差。
然而在會談還沒開始前,CNN等多家美媒相繼潑了特朗普一大盆冷水。
官宣時差藏玄機:美方急吼吼露怯,中方穩坐釣魚臺
![]()
10月30日釜山的中美元首會晤還沒開場,兩邊官宣的節奏就把“誰更著急”寫在了臉上。
特朗普那邊早早就把消息捅了出去,從白宮發言人口中到空軍一號的記者采訪,前前后后吆喝了好幾天,生怕外界不知道他要跟中方談“大生意”。
可中方這邊沉得住氣,直到會晤前一天29日下午,外交部才不慌不忙地對外公布消息,這種“最后一刻官宣”的操作,明眼人都能看出門道。
![]()
美方的急可不是裝出來的,背后全是實打實的壓力。就說特朗普最在意的票倉吧,中西部農場主的大豆倉庫都堆到天花板了,1.22億噸庫存壓得40%的農戶連貸款都還不上,而中國今年1到8月從美國買的大豆跌了88%,9月更是一粒沒買,全都轉向了巴西和阿根廷。
這些農業州可是MAGA支持者的基本盤,要是拿不到中方的采購訂單,特朗普別說“贏學”素材了,下次選舉的選票都懸。
更頭疼的是關稅反噬,美國對華加征的高關稅把國內通脹推到了5.2%,消費者怨聲載道,企業成本飆升,財政部天天催著要解決問題,貿易代表辦公室卻還在硬撐,內部都快吵翻了。
![]()
反觀中方,完全是“你來或不來,我都在這兒”的從容。吉隆坡磋商那兩天,美方拿著11月到期的關稅暫停期當籌碼,放話要加征100%關稅,還逼中方買大豆、松稀土管控,結果被中方代表李成鋼當場懟了回去:“一邊卡我們技術脖子,一邊要我們敞開供應資源,哪有這道理?”
這種硬氣背后全是底氣——全球90%的稀土精煉得靠中國,7月管控新規一出,9月稀土磁鐵出口就降了6.1%,直接戳中美國F-35戰機和新能源產業的痛點。
![]()
寧波港還剛對美國美森輪船收了445.8萬元特別港務費,用實際行動告訴美方:搞301調查沒用,中方有本事對等反制。連會談場地選在釜山,都借著APEC的區域氛圍掌握了主動權,這種細節里的從容,可比早幾天官宣有分量多了。
美媒戳破“贏學”泡沫:特朗普要的“大協議”,根本拿不到
特朗普心心念念想在釜山搞出個“全面貿易協議”,既能解決大豆、稀土這些難題,還能拿著成果給MAGA群體交差,把自己打造成“談判大師”。
![]()
可他這邊還在空軍一號上吹“會帶來興奮的結果”,CNN、華爾街日報這些美媒已經一盆盆冷水潑了過來,核心就一句話:你想要的“勝利”,根本不存在。
CNN29日的報道直接點破真相:“中國可以談,但不會被嚇倒。”這話可不是空穴來風,吉隆坡磋商已經把底摸得清清楚楚。
美方想要中方放開稀土供應,可自己9月剛升級對華技術出口管制,10月又搞針對中國造船業的301調查,這種“只占便宜不吃虧”的算盤,中方根本不接茬。
![]()
特朗普說要靠降芬太尼關稅換中方合作,可中方早就把相關藥物全列入管控,還明確說了“不會當美方國內問題的替罪羊”,想把禁毒和經貿綁在一起,門都沒有。
美媒看得明白,中方的底線擺得死死的,稀土管控是主權,技術封鎖要對等,想讓中方單方面讓利,純屬做夢。
《華爾街日報》更狠,直接說雙方的框架協議就是個“休戰協議”,根本算不上什么勝利。
![]()
關稅問題最多就是把11月到期的暫停期再延90天,全面取消想都別想;大豆采購可能會多一點,但絕不是美方要的“補上前邊的缺口”,還得看美方有沒有實際行動。
這些細節戳中了特朗普的痛處——他要的是能拿來吹噓的“大協議”,可實際能拿到的,不過是個“不升級”的緩沖。
美媒還翻了舊賬,4月特朗普搞“對等關稅”把摩擦推向高峰,結果反噬到自己票倉,現在被迫低頭談,本身就是輸了半截,還想裝贏家?
![]()
更要命的是美媒點出了美方的致命傷:內部分裂。財政部急著要談成協議救經濟,貿易代表辦公室還在死扛“施壓路線”,這種矛盾讓美方根本拿不出統一的談判方案。
而中方從稀土到大豆,從反制措施到多邊布局,每一步都走得穩準狠,對比之下,特朗普的“贏學”更像自欺欺人。有美媒直言:“就算談成了,也是中方守住了底線,美方沒拿到想要的,這算哪門子美國贏?”
中方手里全是硬牌:稀土掐七寸,市場握主動,想輸都難
![]()
美媒敢篤定“美國必輸”,核心原因就是中方手里的牌太硬了。從經貿到產業,從資源到市場,中方的主動權不是裝出來的,而是實打實的實力撐起來的,這種優勢讓中方從一開始就立于不敗之地。
最狠的一張牌就是稀土。全球70%的稀土產能、90%的精煉能力都在中國手里,特別是釹、鏑這些重稀土,美國軍工和新能源產業離了就玩不轉。
2025年7月中方出臺管控新規后,短短兩個月就讓美國軍工企業慌了神,紛紛找政府要解決方案,可替代來源最少得花三五年才能建起來,根本遠水解不了近渴。
![]()
美方一邊求著中方放寬供應,一邊又在芯片等技術上卡脖子,這種雙重標準被中方當場揭穿,李成鋼一句“主權范圍內的事,沒道理妥協”,就把美方的底氣懟沒了。
市場牌更是讓美方沒脾氣。中國是美國大豆最關鍵的買家,可現在南美已經把市場搶得差不多了,美國農戶破產率漲了27%,那些農業州的議員天天給特朗普施壓,逼他趕緊談成采購協議。
這意味著特朗普在談判中根本硬氣不起來——要是談崩了,丟的不僅是貿易利益,還有選票。
![]()
而中方手里的市場不止美國一家,歐洲、東盟、拉美都是合作對象,就算不跟美國談,自家產業鏈也穩得住,這種“有你沒你都一樣”的底氣,美方根本比不了。
精準反制的手段更讓美方嘗到了苦頭。美方搞海事物流301措施,中方就對美森輪船收特別港務費;美方拿關稅威脅,中方就減持美債、拓展其他貿易伙伴。
這種“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節奏,讓美方的“極限施壓”徹底失效。
![]()
吉隆坡磋商時,美方從一開始喊“加征100%關稅”,到最后貝森特承認“不再考慮”,這種態度軟化,全是中方硬氣博弈的結果。
更關鍵的是中方的戰略定力。從6月美方主動求通話,到10月特朗普放低姿態,中方始終沒被美方的節奏帶著走,該談的談,該頂的頂。
就算會晤官宣晚,也不是沒準備,而是早就把美方的底牌摸透了——你急著要成果,我就穩扎穩打守底線,最后談成的結果,必然是符合中方利益的。
![]()
美媒看得透徹,這種主動權在手的局面,無論最后協議怎么簽,中方都不會輸,而特朗普想要的“勝利”,從一開始就注定是泡影。
信息來源:
環球時報——中美元首釜山會晤備受矚目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