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七十多年的時光,有些犧牲從未被遺忘,有些情誼總能戳中人心。當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以最鄭重的姿態向異國烈士致敬時,那些沉睡在歲月里的故事,仿佛一下子就活了過來。
1950年,朝鮮戰爭的硝煙燒到了鴨綠江邊,剛成立的新中國面臨嚴峻考驗。毛岸英主動向父親毛澤東請求赴朝參戰,那時候他剛從蘇聯回國不久,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卻執意要到最前線去。出發前,他沒對外聲張自己的身份,只以志愿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和秘書的名義,跟著彭德懷的先頭部隊跨過了鴨綠江 。
![]()
在朝鮮的日子里,毛岸英和普通戰士沒兩樣。白天在作戰室里整理情報、擔任翻譯,晚上就和戰友們擠在稻草搭的地鋪上睡覺,不到一周身上就長滿了虱子。1950年11月25日拂曉,志愿軍司令部剛疏散完人員,美軍轟炸機突然來襲,幾十枚凝固汽油彈落在了辦公室周圍。離房門較遠的毛岸英沒能及時逃出,等戰友們撲滅大火,只找到一塊蘇聯手表的殘殼,憑著這個才確認了他的身份 。彭德懷得知消息后,站立不穩,半天說不出話,后來親自起草電報向毛澤東匯報。而毛澤東接到電報后,強忍悲痛只說了句:“岸英屬于革命烈士中的一員,埋在朝鮮國土上,體現了我們與朝鮮軍民同甘共苦的精神” 。
![]()
毛岸英的墓,就安在平安南道檜倉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里,一塊花崗巖石上刻著“毛岸英烈士之墓”,背面簡單標注著他的身份 。這里埋著成千上萬志愿軍烈士,他們用生命換來了朝鮮的和平,也種下了中朝兩國用鮮血凝成的友誼。
![]()
這份友誼,朝鮮從未忘記。金正恩對這片陵園并不陌生,早在2010年,他就曾陪同父親金正日來這里敬獻花圈。2013年,他第一次以朝鮮最高領導人的身份來憑吊,在毛岸英墓前肅立默哀,強調要永遠記住中國志愿軍的犧牲 。之后這些年,每逢重要紀念日,他總會帶著敬意來到這里。
2025年,恰逢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5周年,金正恩再次來到檜倉烈士陵園。朝鮮人民軍儀仗隊列隊整齊,中朝兩國國歌先后奏響,朝方以他的名義和黨、國家的名義獻上了花籃。當走到毛岸英烈士墓前時,他緩緩單膝跪下,仔細整理好獻花的緞帶,那一刻,周圍的空氣仿佛都沉靜下來 。朝中社在報道里特意提到,中國志愿軍烈士用鮮血支援朝鮮的革命戰爭,這份國際主義精神和兄弟友誼永遠值得銘記 。
![]()
其實不止毛岸英,朝鮮境內還有許多志愿軍烈士墓。金正恩曾多次強調,要把這些墓地以親骨肉的真誠修建好、管理好,這是朝鮮應有的責任和道德情義 。而中國這邊,也始終珍藏著這段歷史,從領導人到普通民眾,每次訪朝都會專程到檜倉陵園憑吊,緬懷那些永遠留在異國他鄉的英雄。
毛岸英犧牲時28歲,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朝鮮的土地上。當年毛澤東說:“埋骨何須桑梓地”,如今看來,這片他為之獻身的土地,確實把他當成了親人。金正恩的那一跪,跪的是毛岸英的犧牲,也是幾十萬志愿軍的奉獻,更是兩國在戰火中淬煉出的情誼。
有人說時間會沖淡一切,但有些情感,偏偏能經得住歲月的打磨。當我們看到那單膝下跪的身影,想起的不只是毛岸英的故事,還有那些在嚴寒中沖鋒、在轟炸下堅守的無名英雄。這份跨越國界的銘記,到底是歷史的延續,還是當下的共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