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
我們迎來重陽節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
“九”為陽數(奇數)之“極”
九月初九,兩“九”相重
月、日均屬最大陽數
所以叫“重陽”或“重九”
![]()
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
登高是重陽節的傳統習俗
唐代詩人王維曾寫下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
魏晉時期
重陽節賞菊、飲菊花酒
已成為時尚
唐宋兩代
重陽成為正式的民間節日
“九九重陽”寓意吉祥
自古以來,民間便有
重陽秋游、賞菊等習俗
后來,重陽節又增添了
敬老、尊老的美意
重陽習俗
![]()
登高
重陽登高也與古人的祭祖活動密不可分。古時耕地資源少,通常墓地會選在山上,所以祭祖一般要登高。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以心曠神怡,達到健身祛病的目的。
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祭祖節日之一,很多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祖墓。
敬老
重陽節,人們要表達對老人的孝敬,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曬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在山區的村民,由于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
![]()
賞菊
重陽節前后,菊花盛開,民間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除了佩戴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
佩茱萸
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茱萸以辟邪求吉。
重陽美食
![]()
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
飲菊花酒
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采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后一并用來釀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
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吃羊肉面
重陽節要吃羊肉面,“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
重陽詩詞
![]()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醉花陰》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重陽
充滿了孝親敬老的儀式感
感念長輩付出的同時
亦是提醒自己
珍惜生活中的深情可貴
祝福天下老人
健康幸福、如意安康
來源:中國教育報
金幗姐妹 金心相伴
更多精彩 敬請關注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