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計劃,俄軍希望能在夏天徹底拿下紅軍城,用這一仗向外界證明“戰爭還在掌控之中”。可眼下冬天都快到了,俄軍仍然沒能突破烏軍的防線。也就是說,這場俄軍的“夏季攻勢”,眼看就要以失敗收場。
根據最新戰報,俄軍在紅軍城方向已經集結了大約12萬兵力。而烏軍的防守部隊只有4萬人左右。換句話說,俄軍兵力是烏軍的四倍。但戰況卻完全不如預期。烏軍不僅沒有被打垮,反而穩住了防線,甚至在局部地區還有小規模反擊。
![]()
最核心的原因,那就是現代戰爭的打法,完全改變了。俄烏兩軍在紅軍城的交戰,已經不只是地面推進,而是立體化、全天候的高強度對抗。從目前情況看,俄軍的主要戰術仍然是“空炸加推進”。也就是先用滑翔炸彈和無人機進行猛烈轟炸,試圖摧毀烏軍防線,再派地面部隊強行突擊。但問題在于,這個套路已經被烏軍看透了。
烏軍在紅軍城構筑了三層防線:第一層是外圍反坦克陣地;第二層是市區的防御工事;第三層是建筑物內部的機動陣地。烏軍通過無人機偵察,實時掌握俄軍動向,一旦發現突破口,就用反坦克導彈和無人機進行打擊。簡單講,烏軍把紅軍城變成了一座“陷阱城市”。俄羅斯國防部在過去幾周的通報中,也多次提到“戰斗仍在進行”。這句話其實已經說明問題,俄軍的進展不順。
在地面戰線推進困難的同時,俄軍的空中打擊也沒能取得預期效果。滑翔炸彈雖然威力大,但命中精度有限,很多時候只能炸出廢墟,卻打不穿烏軍的防御核心。而無人機在高強度作戰中損耗巨大。據前線情報顯示,俄軍的無人機在紅軍城方向每天平均損失超過百架。
![]()
烏軍則用廉價無人機、機槍火力點和城市掩體,與俄軍展開拉鋸戰。他們通過街區作戰和小股機動,極大地延緩了俄軍的攻勢節奏。美國智庫ISW的最新分析指出,烏軍的戰術核心是“延遲與消耗”。他們不追求反攻,而是盡量讓俄軍陷入泥潭。烏軍利用城市地形切斷俄軍的補給線,同時布設地雷和陷阱,消耗俄軍的人力與裝備。
從戰局走勢看,這種打法確實有效。俄軍已經連續幾周無法取得明顯進展。
不僅沒有攻占紅軍城,還出現了兵力補給吃緊、傷亡增加的情況。
![]()
一旦進入冬季,情況會更糟。紅軍城所在地區地勢低洼,一旦降雪融化,道路就會變成泥濘的“陷車地獄”。俄軍的重型裝備很難在那種地形下行動,而烏軍則能憑借熟悉的地形進行防御反擊。
也就是說,如果俄軍在冬天前拿不下紅軍城,這場攻勢基本就算失敗。這場戰斗不僅是一座城市的爭奪,更是普京戰略計劃的“倒計時”。俄軍原本想通過夏季攻勢取得突破,然后在外交層面爭取主動。
更關鍵的是,西方也在觀察這場戰斗的結果。如果烏軍能夠守住紅軍城,那就意味著烏克蘭還有能力持續抵抗。屆時,美國和歐洲的態度可能會重新調整。他們也許會考慮增加援助,或者在特朗普與普京的會談中,重新評估烏克蘭的戰略價值。
目前烏軍還在守,俄軍還在攻。普京的夏季攻勢,眼看就要被拖成“冬季僵局”。這場戰斗接下來怎么走,很可能會影響整場俄烏戰爭的走向。如果俄軍繼續久攻不下,不僅會失去戰略主動,也會讓內部政治壓力加大。而對烏克蘭來說,只要守住紅軍城,他們就能在國際上贏得一場“心理勝利”。冬天越來越近,時間不等人。留給普京的窗口,真的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