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古代離婚,多數人腦海里浮現的或許是 “七出之條” 的嚴苛,是男子單方面休妻的強勢,是女子被休后忍氣吞聲的委屈。
![]()
畢竟在傳統(tǒng)認知里,古代女性始終處于婚姻的被動地位,離婚對她們而言更像是一場災難。
可 多年前敦煌莫高窟藏經洞里的一次意外發(fā)現,卻徹底打破了這種固有印象 。
故事要從 1900 年說起,當時,道士王圓箓在清理莫高窟第 17 窟的積沙時。
無意間發(fā)現了這個塵封千年的藏經洞,洞里堆滿了從公元 4 世紀到 11 世紀的經卷、文書、繪畫等文物,總數超過 6 萬件。
這些文物后來因種種原因流散到世界各地,如今我們能看到的 “放妻書” 原件,大多藏在法國國家圖書館、英國大英博物館等機構。
最初,有研究者看到文書里提到的 “漢式” 習俗,便誤以為是漢代遺物。
直到后來通過文書的字體、用詞以及同時出土的其他文物佐證,才確定這些 “放妻書” 實際誕生于唐五代時期。
只是因為內容延續(xù)了部分漢代婚姻禮儀的影子,才讓人們產生了年代誤判。
現存的 “放妻書” 有十幾件,篇幅長短不一,最短的只有百余字,最長的也不過三百多字,卻字字透著與傳統(tǒng)認知截然不同的溫度。
其中最有名的要數法國國家圖書館藏的 S.6537 號文書,開篇沒有指責,沒有苛責,反而先回顧了夫妻結合的初心:
“蓋聞夫婦之禮,是宿世之因。累劫共修,今得緣會。一從結契,便至白頭。”
短短幾句話,把婚姻看作前世修來的緣分,既莊重又溫情。
可緣分終有盡時,文書里接著寫離婚的原因:
“然夫婦相惡,如同水火。情不相得,難歸一意。今親姻具穩(wěn),夫娘商量,愿作分離。”
沒有狗血的指責,沒有 “七出” 的借口,只坦誠夫妻感情不和,就像水火難以相容,實在無法同心度日。
更難得的是,離婚不是丈夫單方面決定,而是 “親姻具穩(wěn),夫娘商量”。
雙方家人都在場見證,夫妻兩人共同商議后才做出的決定,這分明就是古代版的 “和平分手”。
最讓人動容的是文書結尾對女方的祝福:
“愿妻娘子相離之后,重梳蟬鬢,美掃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沒有因為離婚就貶低女方,反而祝愿她離婚后能重新梳妝打扮,展現自己的美麗,再嫁一個好人家。
最后那句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更是把成年人的體面與豁達寫得淋漓盡致,即便分開,也不互相怨恨,各自開啟新的人生,這樣的境界,即便放在今天也讓人敬佩。
或許有人會疑惑,為什么在男權主導的古代社會,會出現這樣平等尊重的離婚文書?
這就要結合 “放妻書” 誕生的唐五代時期來看。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放時代,女性地位相對較高,《唐律疏議》里就明確規(guī)定了 “和離” 制度:“若夫妻不相安諧而和離者,不坐。”
意思是如果夫妻感情不和,雙方協商一致離婚,法律不會追究任何人的責任。這種制度層面的認可,為 “放妻書” 的出現提供了基礎。
而且唐代社會對女性再嫁也十分寬容,據史料記載,唐代公主再嫁的就有 23 位,其中還有 3 位嫁了三次。
民間女子再嫁更是常見,就連士大夫家庭也不例外。
比如大詩人白居易的妹妹就曾再嫁,韓愈的女兒離婚后也重新嫁人。
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離婚不再是女性的 “污點”,“放妻書” 里對女方再嫁的祝福,也就不足為奇了。
除了社會風氣,“放妻書” 里的溫情也離不開敦煌地區(qū)特殊的文化氛圍。
敦煌地處絲綢之路要沖,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儒家的禮教觀念在這里不像中原地區(qū)那么森嚴,反而多了些務實與包容。
當地百姓更看重婚姻的實際質量,而非形式上的捆綁,所以在離婚時,更愿意選擇這種互相尊重的方式,既給對方留了體面,也讓自己能安心開始新生活。
再看 “放妻書” 里的細節(jié),還能發(fā)現古代婚姻的務實一面。
有的文書會明確提到財產分割,比如 “家中所有財產,各分一半”;有的會涉及子女撫養(yǎng),“兒女各隨所愿,不得干涉”。
這些條款雖然簡單,卻透著對雙方權益的考量,和今天離婚協議里的核心內容相差無幾。
可見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婚姻的本質都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即便走到盡頭,也需要用理性與尊重來收尾。
不過,我們也不能過分夸大 “放妻書” 的普遍性。
現存的 “放妻書” 大多出自敦煌地區(qū)的普通百姓家庭,而且數量相對有限,不能代表整個古代社會的離婚狀況。
在更多時候,尤其是中原地區(qū),“七出之條” 依然是主導離婚的主要規(guī)則,女性在婚姻中還是處于弱勢地位。
但 “放妻書” 的價值恰恰在于,它讓我們看到了古代婚姻制度中不為人知的溫情一面。
看到了古人對婚姻、對人性的理解與尊重,這種理解與尊重,跨越千年依然能打動我們。
婚姻不是捆綁,而是彼此成就;即便分開,也不該變成仇人,而是帶著祝福,各自走向更廣闊的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