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轉載請注明來源 甘肅交通廣播
一鍵對接
精度±1厘米
86條廊橋全自動
這不是科幻電影
而是蘭州中川國際機場正在發生的真實一幕
“接收到337的靠橋指令,檢查完畢,符合靠橋標準,開始靠橋……”在蘭州中川國際機場登機橋遠程控制中心,隨著操作員一鍵啟動,40多米外的登機廊橋自動駛向飛機艙門,精準完成對接。
![]()
今年7月13日,蘭州中川國際機場全面啟用全球首批智能無人靠機系統,成為全國首家實現自動對接登機廊橋全覆蓋的機場。這套系統支持86條登機橋無人值守,可遠程一鍵完成與飛機對接。

截至今日,系統已穩定運行超過百日,不僅重塑了機場運行效率,更標志著中國智慧機場建設已走在世界前列。
百日見證
從“人跑橋”到“橋等人”
“過去是一橋一人,人被限制在橋上。現在一個操作員可以控制28個機位,杜絕了人為操作失誤或安全隱患。”蘭州中川國際機場地勤保障部監護室廊橋操作員馬可感慨道。運行百日來,他已高效完成近2000次對接任務,工作效率實現質的飛躍。

數據說話
四大突破彰顯硬實力
科技帶來的不僅是模式變革,更是效率與精度的飛躍。蘭州中川國際機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軍亮出運行百日的“成績單”:
? 對接成功率達99.5%
? 對接精度從±5厘米提升至±1厘米
? 單次對接時間從90秒縮短至50秒
? 人工成本降低69%

技術攻堅
給廊橋裝上“火眼金睛”
效率與精度的飛躍,離不開技術創新的強力支撐。“我們配備了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多種傳感器。”系統研發方、深圳中集天達空港設備公司產品經營部經理方琰介紹,“這些設備就像給廊橋裝上了眼睛和大腦,能有效抵御風沙、雨雪和光照變化干擾,確保系統在惡劣天氣下依然穩定運行。”

系統還配備多重防碰撞系統,確保任何異常情況下立即停止并啟動保護程序。方琰指出,該系統通過AI視覺識別技術精準定位飛機艙門,實時動態調整靠接姿態,保障對接過程安全可靠。同時,借助智能預測算法優化運行路徑,有效提升靠接效率與系統適應性。該技術由中集天達完全自主研發,標志著我國在智慧機場地面裝備領域已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
![]()
旅客點贊
“很現代化,很方便!”
“下飛機時沒看到工作人員操作,很神奇!”“飛機很快就靠上去了,很現代化。”來自南方的游客連連贊嘆。經歷暑運和國慶中秋假期的考驗,這套系統已贏得旅客普遍好評。
走向世界
中國方案獲全球認可
據蘭州中川國際機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軍介紹,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在內的20多家國內外機場前來調研學習。更令人振奮的是,這項創新正走向世界。方琰透露:“荷蘭阿姆斯特丹、羅馬、意大利威尼斯、法國巴黎奧利等機場已啟動改造項目,我們已獲得40多個國際訂單。”
從蘭州啟航,中國智慧機場建設正以創新之筆,描繪世界航空業的新圖景!
![]()
蘭州中川國際機場登機橋遠程控制中心監控大屏
主編 | 狄春華
責編 | 劉前勇
編輯 | 岳青、濮穎
值班編輯 | 楊晶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