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稱“大陸不會攻臺”被指意在按住臺當局,島內民調顯示超44%民眾不信美國愿“護臺”。面對大陸推進統一進程,賴清德當局的“禁令”真能阻擋兩岸統一大勢嗎?
最近特朗普在白宮的一番表態,瞬間在臺灣島內引發輿論。他表示“中國(大陸)不想對臺灣發動‘進攻’,在臺灣問題上會與中國相處很好”。
這話乍聽之下像是在給民進黨吃定心丸,但實際上,卻是公開“賣臺”,把臺灣當做籌碼,暗示大陸可以把臺灣問題當做交易。
但主權問題不容談判,國臺辦隨即回應特朗普,臺灣是中國的,如何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情,只能由中國來決定!
![]()
當前,中美正在圍繞經貿進行交鋒,特朗普特意強調“中美關系很好”,本質上是在敲打賴清德,別在中美博弈的關鍵時刻惹是生非。
而且,這番話也在巧妙撇清美國對臺灣的所謂“安全承諾”。細數特朗普重返白宮后的實際行動,不僅沒有批準任何對臺軍售案,更從未表態會軍事介入臺海。甚至還堂而皇之地向臺灣索取“保護費”。
特朗普這么說,倒是讓想要依賴美國撐腰的民進黨當局陷入前所未有的尷尬。
目前,臺灣有超過44%的人,直接認定美國根本不會“保臺”,而是想借機掏空臺灣。這組數據背后,是民進黨多年來精心構建的“美國靠山論”正在土崩瓦解。臺灣民眾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把身家性命寄托在美國人身上,終究是靠不住的。
面對如此局面,賴清德當局的應對可謂倉促而狼狽。一方面,民進黨高官鐘佳濱緊急對國民黨主席鄭麗文發出禁令,阻撓其與大陸簽署任何協議。
另一方面,臺防務部門副部長鐘樹明竟然慌忙向美國五角大樓求援,希望美方協助整合防空系統和無人機供應鏈。
![]()
這種臨時抱佛腳的行為,恰恰暴露了民進黨當局的戰略焦慮和被動處境。問題是,沒有特朗普點頭,美國軍方和軍工企業誰敢輕易接這個燙手山芋?
更何況,大陸更是穩步推進統一進程,除了解放軍圍繞臺灣常態化巡航這強硬的一面以外,大陸還采取了融合交流與反“獨”并行的雙軌策略。
即將舉行的臺灣光復80周年紀念大會,就是這一策略的生動體現,大陸廣邀臺灣各界代表參與,共同銘記歷史、展望未來。
更引人關注的是,島內政治格局也在悄然變化。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后,在給大陸的回電中明確承諾堅守“九二共識”和反對“臺獨”,強調兩岸同為炎黃子孫。
這一表態,預示著國民黨在鄭麗文領導下可能重新發揮兩岸溝通的橋梁作用,與大陸形成呼應,在島內構建反“臺獨”統一戰線。
已經來過大陸兩次的島內網紅“館長”陳之漢計劃于10月25日前往北京,國臺辦對此表示歡迎,并指出“現在臺胞來大陸是可以想來就來,說走就走”。
![]()
這種開放姿態與民進黨當局的封閉限制形成鮮明對比。
賴清德雖然早早發布“禁令”,試圖阻止臺灣公職人員和政界人士參加大陸的紀念活動,但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出席九三閱兵的前例表明,民進黨的恐嚇手段完全沒有效果。
縱觀全局,大陸都掌控著主動權。中美戰略博弈背景下,美國的臺海政策顯現出更多模糊性和交易本質,但是大陸始終持續深化反“獨”促統工作,通過擴大兩岸交流合作來爭取民心。
民進黨當局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境,既無法獲得美國實質性安全保障,又難以阻擋兩岸融合的歷史潮流。
民進黨“立委”王世堅多年前的一句質詢瞬間在島內爆紅,“本來應該從從容容、游刃有余;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這句話道出了民進黨當局的尷尬現狀。
在兩岸統一的大勢面前,任何阻攔行為都顯得如此徒勞。未來走向已經清晰可見,大陸將繼續掌握臺海局勢主導權,通過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渠道推進統一進程。
![]()
美國出于自身利益考慮,還會再找機會暗示大陸“交易”臺灣,但是,美國最終會發現,“臺灣牌”已經徹底失效了。
屆時,美國除了進一步調整對臺策略,別無他法。而臺灣內部,隨著民眾逐漸看清了美國的真面目,以及對兩岸關系認識的深化,支持對話交流,和平統一,反對“臺獨”冒險的聲音將越來越強。
歷史潮流,浩浩蕩蕩。臺海局勢的演變再次證明了一個真理,兩岸統一的進程不會因任何外部干預而改變,也不會因島內少數人的阻撓而停滯。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臺灣問題必將得到徹底解決,這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歷史必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