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18日,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舉行總統選舉,約18萬注冊選民前往投票站參與投票,此次選舉被國際社會視為關乎塞浦路斯島統一談判能否重啟的關鍵考驗。
投票于格林威治標準時間5時啟動,15時正式結束,選舉委員會預計當晚公布初步結果,若無人獲得超過50%的選票,將于10月26日舉行第二輪決選。
本次選舉共出現7名候選人,但民意調查顯示競爭主要集中在現任領導人埃爾辛·塔塔爾與中左翼對手圖凡?埃爾曼之間,兩人在塞島統一問題上的立場形成鮮明對立。
現任領導人塔塔爾主張推動“兩國解決方案”,即承認北塞浦路斯為獨立國家,與南部的塞浦路斯共和國形成平等的國與國關系。
這一立場始終遭到希族塞人的堅決反對,也被認為是2017年以來和平談判陷入僵局的重要原因。
主要競爭對手埃爾曼則明確主張在聯合國主持下,重啟與希族塞人的聯邦制統一談判,恢復2017年前的談判框架。
他的支持者多為年輕選民和工商界人士,這一群體更關注北塞因國際承認有限導致的經濟發展困境。
目前北塞浦路斯僅獲得土耳其一國的外交承認,國際貿易與人員往來長期受限。
塞浦路斯島的分裂局面始于上世紀中葉。
1960年塞浦路斯獨立后,希族與土族塞人組成聯合政府,但1963年權力分享機制崩潰,兩族爆發零星沖突。
1974年,希臘軍方發動政變試圖推動塞浦路斯并入希臘,土耳其隨即以“保護土族塞人”為由出兵干預,塞浦路斯最終分裂為南北兩部分。
![]()
南部成立的塞浦路斯共和國獲得國際社會廣泛承認,并于2004年加入歐盟。
北部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則始終處于國際孤立狀態。
歷史上,聯合國曾多次推動統一談判,最接近成功的是2004年的“安南方案”。
當時北塞土族塞人以壓倒性多數支持該聯邦制方案,但希族塞人以67%的反對票予以否決,導致統一進程功敗垂成。
此次選舉中,兩族歷史積怨與現實利益的交織,使統一議題再度成為焦點。
國際社會對此次選舉高度關注。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公開表態支持塔塔爾,強調“尊重土族塞人的自主選擇”。
而希臘及塞浦路斯共和國政府則暗示,若塔塔爾連任,希族塞人將進一步強化對“兩國方案”的抵制。
歐盟方面雖未直接表態,但有官員透露,若主張聯邦制的候選人當選,歐盟可能重啟對北塞的經濟援助計劃。
2004年希族塞人否決統一方案后,歐盟曾一度計劃向北塞提供2.6億歐元援助以緩解其孤立狀態。
從投票日現場情況看,首都尼科西亞北部的投票站秩序井然,不少選民在投票后接受采訪時表示,經濟民生與統一前景是他們最關心的兩大議題。
目前,選舉結果仍在統計中。無論最終誰能當選,如何平衡土族塞人的安全關切與希族塞人的統一訴求,如何在土耳其與希臘、歐盟的復雜博弈中找到突破口,都將是新領導人面臨的首要挑戰。
而這一結果也將深刻影響塞浦路斯島未來數十年的和平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