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山西省發改委發布《推動零碳(低碳)、綠電園區試點建設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擬設立專項資金支持零碳園區建設,單個項目支持比例不超過總投資15%,最高額度達2000萬元。
![]()
![]()
這項政策出臺于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零碳園區建設的通知》之后僅三個多月,標志著山西作為能源大省正積極向“綠電先鋒”轉型。
山西2024年綠電交易量達75.4億千瓦時,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一,新能源外送電量創164.4億千瓦時歷史峰值。
01 三大支持方向
山西省發改委發布的《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專項資金的三個主要支持方向。
零碳園區試點建設被列在首位,重點支持國家級零碳園區、省級零碳示范區及綠色低碳循環示范園區企業開展節能降碳改造等。
綠電園區試點建設同樣為重點支持方向,專項資金將用于省級綠電園區綠電直連線路、專用變壓器等基礎設施及管理平臺建設。
此外,專項資金還將支持“圍繞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交辦重大事項需安排支持的項目建設”。
在支持方式上,根據項目性質不同,專項資金將采取直接投資或投資補助等不同方式。
對于政府投資項目,一般采取直接投資方式,而對于企業投資項目,則一般采取投資補助方式。
02 投資比例與額度
山西為專項資金設置了明確的支持比例和額度限制。
根據規定,專項資金將按照比例對項目進行支持,單個項目支持比例不超過項目核定投資額的15%。
同時,設置了單個項目支持額度的上限——不超過2000萬元。
這一支持力度相當可觀,能為園區綠色轉型提供實質性的資金助力。
值得注意的是,該政策發布于2025年10月14日,目前仍處于公開征求意見階段,意味著后續可能根據反饋進行適當調整。
這一專項資金的設立,是山西對中央政策的積極響應和落地。
03 山西綠電園區發展現狀
山西作為傳統能源大省,在綠電園區建設上已走在全國前列。目前,山西已分三批在大同、朔州、忻州等8個市布局了13個綠電園區試點。
這些園區產業布局各具特色,覆蓋算力、電池產業鏈、固廢綜合利用、化工、鎂基產業、鋁基產業等多個領域。
呂梁嵐縣經開區綠電園區是山西綠電園區建設的典型代表。該園區通過建設總投資25.64億元的省級綠電園區試點項目,將實現年供應綠電8.786億度,綠電消費占比達68%。
大同市作為傳統能源城市,也在積極轉型。目前,大同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已超1000萬千瓦,占全市電力總裝機的56%以上。
大同市與抖音集團合作,正在加快建設綠電直連算力中心,探索“能源+算力”的融合發展模式。
長治高新區綠電園區則創新采用“綠電專線+綠電專變”直供模式,一期項目重點推進“一對一”直供試點建設,13.49MW屋頂光伏已并網發電,25MW風電項目預計年底建成投運。
04 政策背景與戰略意義
山西此次專項資金政策的出臺,有著深刻的政策背景和戰略意義。今年7月,國家三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開展零碳園區建設的通知》,提出有計劃、分步驟推進各類園區低碳化零碳化改造。
國家政策將“加快園區用能結構轉型”作為首要重點任務,強調加強園區及周邊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因地制宜發展綠電直連等綠色電力直接供應模式。
對于山西而言,發展綠電園區不僅是能源革命的要求,更是產業轉型的迫切需要。山西省能源局局長張翔表示:“山西不僅是煤炭大省、煤電大省,也是綠電大省,近年來,我們深入踐行‘雙碳’戰略,依托國家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以綠電園區為突破口,著力打造承接產業轉型的新高地。”
![]()
山西豐富的風光資源為綠電園區提供了堅實基礎。排除限制性因素后,山西資源和土地可支撐到2030年新能源裝機突破1.5億千瓦,年綠電發電量超過2000億千瓦時。
05 專項政策的多重價值
山西此次出臺的專項資金政策具有多重價值。這一政策為園區綠色轉型提供了實實在在的資金支持,降低了園區和企業開展節能降碳改造的成本負擔。
政策采用明確的量化支持標準,單個項目最高2000萬元的資助額度,對投資者和園區運營方來說具有很強的激勵作用。
這一政策還有助于山西在全國零碳園區建設中搶占先機。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科技信息部總經理萬軍認為:“作為綠電資源大省,山西建設綠電園區可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推動綠電就地轉化,有效承接外資、出口、戰新等產業轉移,實現綠電與產業協同發展。”
專項資金政策與山西正在推進的13個綠電園區試點形成有力配合,將助力山西從“黑色依賴”走向“綠色多元”。
山西地處中部,位于東部經濟圈向西延伸“第一階梯”,是貫通東西、承接南北的樞紐,在區域協作和產業轉移中占得先機。
隨著專項資金政策的落地,山西13個綠電園區試點建設將進一步提速。到2030年,山西將圍繞工業類開發區主導產業,差異化布局一批綠電園區,有序建設一批綠電直連項目。
山西在電力現貨市場已走在全國前列,形成 “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零售市場+綠電綠證”五位一體的電力市場體系。這一優勢將幫助綠電園區更好地參與市場交易,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從“一煤獨大”到“綠電滿園”,山西正將豐富的能源資源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優勢,為全國同類地區提供可參照的“系統解法”。
本文綜合整理自公開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