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自:野孩子太空漫游
2025年9月27日,由歐盟國家文化機構聯合會-中國集群(EUNIC China)發起的“攜手歲月·共敘時光”在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和丹麥文化中心舉辦了啟動儀式。
“一起變老”影展隸屬于該系列文化活動,由荷蘭駐華大使館贊助支持,由北京師范大學聯合主辦,由藝術影像策展人林立策劃,并與其他當地合作伙伴開展緊密協作,共18個成員國參與,21部電影,31次放映,將于2025年10月12日至12月7日在北京多處場地舉行。
除電影展映外,“攜手歲月,共敘時光”項目還包含展覽、辯論、工作坊及音樂表演等環節,匯聚中歐藝術家、專家及機構開展跨文化對話,旨在促進老年群體融入社會并提升其參與度。項目共同致力于探索代際對話的途徑,提供文化視角,并為中歐醫療保健專業人士的相互啟發鋪平道路。
“這個影展將衰老呈現為人類共同的旅程。通過電影,我們為歐洲與中國不同世代之間搭建起對話與啟發的橋梁。
——林立(2025EFF影展策展人)
![]()
《繁衍》
Reproduktion(2024)
關鍵詞:三代德國女性視角| 藝術創作與母職沖突
開幕致辭:歌德學院院長歐彬、2025EFF策展人林立
映后公開課:顧雪導演
時間:2025.10.12周六14:00
地點: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創意廣場
活動:免費,無需預約。
導演:卡塔琳娜·佩特克
編劇:卡塔琳娜·佩特克
類型: 紀錄片
國家: 德國
語言: 德語
上映: 2024-02-15(柏林電影節)
片長: 111分鐘
簡介:紀錄片《繁衍》中,導演卡塔琳娜·佩特克講述了藝術創作與母職之間的深刻沖突。 在漢堡美術學院,三代女性依次完成學業:導演本人、她的母親以及她的祖母。每一代女性在步入母親這個身份之際,都面臨著幾乎難以跨越的挑戰。該片入圍2024年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
![]()
卡塔琳娜·佩特克(導演)
![]()
《提醒我》
Remind Me(2019)
關鍵詞:希臘首部|照護者視角|阿爾茨海默|劇情長片
時間:2025.10.18周六16:00
地點:北京塞萬提斯學院
導演:安東尼斯·雷尼里斯,瑪麗亞·斯沃利亞托普洛
年份:2019
片長:60分鐘
類型:劇情
國家:希臘
語言:希臘語
字幕:中文
簡介:故事的一切始于一次集體治療。Eleni需要直面她母親的艱難情況,并學會如何處理:她的母親被診斷出患有阿爾茨海默癥。影片以女兒的視角展現和描繪了她決定陪在患病母親身邊直到最后一刻的故事。本片是希臘首部從照護者視角探討阿爾茨海默病的劇情長片。這部完全依靠志愿力量完成的電影未獲任何資金支持,逾80名志愿者耗時兩年參與制作。
有關電影:
2023年9月21日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當天,影片與盧森堡希臘電影俱樂部合作在盧森堡放映。2023年10月28日至29日,影片作為澳大利亞希臘文化節環節在墨爾本皇宮影院展映。所有放映收益均捐贈給伊拉克利翁阿爾茨海默病互助協會及健康老齡化協會。
為喚起公眾對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的關注,希臘駐華大使館于2024年10月12日聯合外交人員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住房分公司,共同在京舉辦了該影片的首場放映。
![]()
瑪麗亞·斯沃利亞托普洛(導演)
1995出生并成長于克里特島的伊拉克利翁。她在斯塔福德郡大學攻讀心理學,專攻心理健康領域,研究精神疾病與社會排斥問題。作為制片人、編劇兼導演,瑪麗亞·斯沃利亞托普洛致力于向公眾普及認知疾病的知識。紀錄片《提醒我》雖以阿爾茨海默病為主題,但主要聚焦于照護者群體,并融入了斯沃利亞托普洛在與患者共同經歷艱難痛苦工作過程中的親身經歷。
![]()
免費預約
![]()
《永遠的人類》
Human Forever(2023)
時間:2025.10.23周四18:30
地點: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創意廣場
活動免費,無需預約。
活動流程
18:30– 19:00 | 入場簽到
19:00– 19:15 | 開場致辭
19:15– 20:30 | 《永遠的人類》放映
20:30– 21:15 | 交流酒會映后茶歇
托恩·托比思(生于1999年),是一位24歲的人道主義活動家,他懷揣著一個堅定的使命:改善失智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在養老院封閉病房居住多年后,他決定將這一使命推向更廣闊的天地。
歷時三年非凡之旅,他的足跡跨越四大洲、十一個國家,帶領觀眾踏上一場鼓舞人心、觸動心靈的探索——了解全球各地如何應對失智癥挑戰。他向我們展示了如何通過相互借鑒,共同構建一個更具包容性的未來。隨著未來20年全球失智癥患者數量預計將翻倍,他的探索不僅適逢其時,更顯至關重要。
本片于2023年10月在G20失智癥峰會上首映。此后,《永遠的人類》不斷刷新紀錄——在荷蘭,它憑借超過8萬觀影人次,成為荷蘭影院有史以來觀看人數最多的社會紀實紀錄片。
托恩·托比思與他的好友——電影導演約翰遜·得·楊共同創作了這部作品。約翰遜·得·楊是來自荷蘭的屢獲殊榮的紀錄片導演兼暢銷書作家,其作品以聚焦社會議題并引發深刻共鳴而著稱。無論是世界名人的個人掙扎,還是關乎每個人的失智癥或心理健康問題,他總能用獨特視角重新解構主題,讓觀眾獲得前所未有的認知。
![]()
左:托恩·托比思. 右:約翰遜·得·楊. Photo:Jean-Pierre Jans.
![]()
《一生所愛》
Toda Una Vida(2023)
關鍵詞:阿爾茨海默| 歷時12年拍攝
時間:2025.10.25周六16:00
地點:北京塞萬提斯學院
導演: 瑪爾塔·羅梅羅
國家: 西班牙
語言: 西班牙語
類型:紀錄
上映: 2023-03(卡塔赫納電影節)
片長: 72分鐘
簡介:帕科深愛著妻子特里尼。當她被診斷出罹患阿爾茨海默病后,他忍痛將她送入養老院,并堅持每日探望。通過孫女瑪爾塔的視角,我們見證了這對夫婦跨越歲月的深情。這部歷時十二年拍攝的紀錄片試圖捕捉記憶的碎片,最終成為一部關于愛的動人影片。
![]()
瑪爾塔·羅梅羅(導演)
![]()
《大地之歌》
Songs of Earth(2023)
關鍵詞:導演85歲父親親自指導 | 先輩與大自然之歌
特別環節:挪威駐華大使館代表開場致辭
時間:2025.10.28周二19:00
地點:丹麥文化中心
導演:瑪格麗特·奧林
類型:紀錄片
制片:Speranza Film AS
時長:90分鐘
年份:2023
簡介:《大地之歌》是一部適合大銀幕呈現的宏偉交響樂。在導演瑪格麗特·奧林85歲的父親的引導下,我們得以領略挪威最壯麗的山谷——北峽灣奧勒德蘭德的美景。這里是他成長的地方,也是先輩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地方。
狂野的山脈、融化的冰川以及活躍的野生動物等壯麗景象與父母講述的關于過往世代踏足這片土地、我們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生命中珍貴事物的故事并行呈現。音樂由獨特的錄音作品構成——大自然自身的旋律,由倫敦當代管弦樂團改編和演繹。
![]()
瑪格麗特·奧林(導演)
![]()
《天堂可以等待:此時此刻》
Heaven Can Wait - We Live Now (2023)
關鍵詞:歐洲最古老的選角合唱團| 成員年逾七十
時間:2025.10.29周三18:00
地點:波蘭駐華大使館
導演: 斯文·哈爾法
國家: 德國
語言: 德語
類型:紀錄
上映: 2023
片長: 120分鐘
簡介:影片講述了歐洲最古老的選角合唱團的故事,合唱團成員年逾七十,他們的搖滾金曲甚至連他們的孫輩都聽得津津有味。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生機勃勃的特殊群體。
![]()
斯文·哈爾法(導演)
1972年出生于德國巴登-符騰堡州魏因加滕。他是一位作家和導演,以《死亡》(2013 年)、《天堂可以等待 - Wir leben jetzt》(2023年)和《塔托特》(1970年)而聞名。
![]()
《一些鳥》
Some Birds(2023)
關鍵詞:少女與老人的友情| 逃離養老院
時間:2025.10.30周四19:00
地點:李斯特中心-匈牙利文化中心
導演:丹尼爾·赫弗
編劇:薩內特·凱爾泰斯
主演:拉斯洛·薩茨瓦伊、莉拉·基茲林格…
類型:劇情
年份:2023
片長:93分鐘
簡介:這部鼓舞人心的故事講述了一位試圖逃離養老院的老人與一位沖動任性的社會服務實習生少女之間的友誼。少女決定幫助老人實現逃離養老院的愿望。
![]()
丹尼爾·赫弗(導演)
電影導演兼編劇。2013年,他自編自導的首部短片《請假缺席》榮獲美國電影學院獎學金,并因此獲得加州洛杉磯美國電影學院藝術學院的錄取資格。2014年執導四部短片,包括浪漫喜劇《雷與奧黛麗》。其畢業作品《黑犬》講述功能失調家庭重聚的故事,在中部海岸國際電影節首映并斬獲FotoKem制作基金。現居布達佩斯,正創作首部長片《一些鳥》。
![]()
《因為我愛壞天氣》
Because I Love Bad Weather(2024)
關鍵詞:時光能否倒流| 重返童年快樂時光?
時間:2025.10.31周五18:00
地點:保加利亞大使館
導演:雅娜·萊卡爾斯卡
類型: 劇情
國家: 保加利亞
語言: 保加利亞語
時長:100分鐘
上映: 2024-03-16(索菲亞電影節)
獲獎:第28屆索非亞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觀眾獎
第26屆首爾國際女性電影節新銳競賽單元
第20屆米什科爾茨國際電影節東歐競賽單元
簡介:在一個春雨綿綿的日子,伊琳娜時隔多年首次回到家族的鄉間別墅。在那里,她遇見了鄰居鮑里斯——這位兒時玩伴已多年未見。伊琳娜和鮑里斯都不知道的是,往昔的秘密即將揭曉,而這些秘密或許會讓他們愛上惡劣的天氣。
![]()
雅娜·萊卡爾斯卡(導演)
先后獲得韓國首爾中央大學與保加利亞索非亞新保加利亞大學電影導演專業藝術碩士學位。其首部長片《因為我愛壞天氣》于2024年3月在第28屆索非亞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首映,并斬獲觀眾獎。雅娜現任達卡國際電影節(孟加拉國)選片人,并擔任該電影節主辦的“東西方劇本實驗室”導師。
她同時是歐盟“創意歐洲”媒體計劃的獨立專家。其最新擔任執行制片人的短片《夏末詩篇》(導演:林燦昭,中國)榮獲2024柏林電影節“新一代”單元國際評委會特別獎(最佳短片)。
![]()
《音樂之光》
Mademoiselle Paradis(2017)
關鍵詞:失明鋼琴家| 恢復視力 | 真人真事改編
時間:2025.11.3周一15:00
地點:泰康燕園
導演: 芭芭拉·阿爾伯特
編劇: 凱思琳·萊斯塔利茨 / 芭芭拉·阿爾伯特…
主演: 瑪麗亞·德拉格斯 / 大衛·史崔梭德…
類型: 劇情 / 歷史
國家: 奧地利 / 德國
語言: 德語
上映: 2017-11-10(奧地利)
片長: 97分鐘
簡介:講述一位失明鋼琴家Maria Theresia von Paradis,因為得到某位醫師的特別治療而重獲部分視力。但當她得到視力后,上天卻奪去她對音樂的敏感度,本來彈得一手出神入化的好鋼琴,卻因為能見到鍵盤而令音色變得平庸不堪。故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
![]()
芭芭拉·阿爾伯特(導演)
![]()
《玩具馬的故事》
Tales of Toy Horse(2021)
關鍵詞:人道主義
特別環節:大使開場致辭、主創映后連線
時間:2025.11.4周二18:30
地點:愛沙尼亞駐華大使館
導演:烏利亞娜·奧索夫斯卡、丹尼斯·斯特拉什尼
國家:Ukraine, Estonia
類型:紀錄
年份:2021年
片長:75分鐘
簡介:安納托利曾是活動家,如今成為僧侶兼藝術家,居住在塔林市中心的古老石塔中。他每日為自然祈禱,在工作室里制作手抄本。多年前,安納托利立誓要從每個日子里發掘美好。戰火的爆發迫使他離開寧靜的愛沙尼亞首都,帶著志愿服務的使命奔赴前線城鎮。自2014年起,他將精神生活與社會行動相結合,不斷運送人道主義物資。現實的“灰色地帶”正考驗著他的誓言。
![]()
丹尼斯·斯特拉斯尼(導演)
畢業于基輔國際大學(專業方向:電視與電影攝影指導,尤里·哈爾馬什工作室)。自2009年起,丹尼斯以獨立電影制作人身份開展工作。他作為攝影指導創作了逾百部短片、音樂及廣告作品,并以攝影指導、導演及制片人身份參與近五十部作品制作。其社會活動家之路始于社會公益廣告創作。
![]()
烏利亞娜·奧索夫斯卡(導演)
畢業于基輔國立經濟大學國際經濟學專業。2014年共同創立Docutoloka公司。烏利亞娜于2015年以短紀錄片《選舉代理人》開啟導演生涯。其首部長篇紀錄片《近萬選民》在第33屆華沙電影節(2017年)舉行全球首映,并于DOCUDAYS UA(2018年)實現本土首映。該片在利沃夫國際電影節“夢幻之城”單元榮獲“最佳長片”獎項。《玩具馬的故事》是她的第二部長片作品。
![]()
免費預約
![]()
《絕美之城》
La grande bellezza(2013)
關鍵詞:65歲成功記者 | 漫游羅馬之城
時間:2025.11.5周三19:00
地點:意大利文化中心
導演:保羅·索倫蒂諾
編劇:保羅·索倫蒂諾,翁貝托·康塔羅
演員:托尼·瑟維洛,卡洛·維爾多內…
國別:意大利,法國
語言:意大利語,日語,西班牙語
類型:劇情
年份:2014
時長:141分鐘
獎項:2014年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2014年第71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2013年第66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金棕櫚獎提名
2013年第26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編劇提名
簡介:羅馬,夏日,一隊穿梭其中的游客。這座美得令人窒息的古老城池,正以一種神秘而冷艷的姿態誘惑著他們,讓人心甘情愿地被這份精致得令人絕望的美麗所俘獲,沉醉其中。然而在捷普·甘巴爾代拉眼中,羅馬卻是一座寂寞之都。
65歲的捷普是一名成功記者,風度翩翩、魅力十足。年輕時代撰寫的一本文學作品讓他在早年就名利雙收。他混跡于羅馬上流社會,一邊瀟灑自如地享受著華麗絢爛的物質生活,一邊以旁白尖刻辛辣地剖析并批判著這個世界的奢侈糜爛,時而戴上浮夸的社交臉譜,時而流露出內心的恐慌虛無,時而又帶著看破一切的豁達。
他輾轉在各樣肆意妄為的奢靡與觥籌交錯的社交之中,用一雙冷酷到幾近麻木的雙眼,目睹這座絕美之城背后的空虛與隱秘。當女高音的詠嘆調再次響起,游走在平民生活與上層社會之間的捷普,開始重拾那些逝去的青春記憶,只有羅馬之城仍依舊著她的冷漠與華美,不曾改變。
![]()
免費預約
![]()
《鋼之女》
Ter?sleidit (2020)
關鍵詞:3位70歲姐妹 | 穿越芬蘭之旅 | 重拾親情
特別環節:Janna Laine映前致辭
導演在線映后交流
時間:2025.11.6周四18:00
地點:芬蘭駐華大使館
導演: 帕梅拉·托拉
編劇: 阿列克西·巴爾迪 / 帕梅拉·托拉
類型: 劇情 / 喜劇
國家: 芬蘭
語言: 芬蘭語
上映: 2020-01-03(芬蘭)
片長: 91分鐘
獲獎:第33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喜劇片提名
簡介:75歲的Inkeri用煎鍋打了丈夫的頭之后,和她的兩個妹妹Raili和Sylvi一起踏上了逃亡之旅。在穿越芬蘭的漫長旅程中,她們遇到了各種有趣的搭便車的人,激發出美好的青春回憶。
當Inkeri看到她在大學時寫的作文時,她想起了她大學時代的暗戀對象Eino, 也回想起了多年來被父權制婚姻壓抑的夢想。此時,Inkeri要為余生做出重要的選擇,是追求幸福還是回到傳統的生活。
![]()
帕梅拉·托拉(導演)
托拉出生于芬蘭魯奧茨因皮赫塔。自2003年起她主要活躍于電視領域,曾出演2005年電影《冰封之地》,并在2006年電影《肥皂王子》中擔綱主演,兩次合作導演均為米科·萊皮拉米。2008年托拉畢業于戲劇學院戲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托拉已婚,育有兩子。
![]()
《還未結束》
It’s Not Over Yet(2021)
關鍵詞:小型療養院 | 癡呆癥 | 關懷療法
時間:2025.11.13周四19:00
地點:丹麥文化中心
導演:露易絲·德特勒夫森
類型:紀錄片
國家:丹麥
日期:2021年
語言:丹麥語(中文字幕)
簡介:在達格瑪斯明德小型養老院里,創始護士梅·比耶·艾比對特定的癡呆癥診斷或藥物治療毫無興趣——這些手段都無法改善11位住戶的生活質量。取而代之的是,梅與團隊借鑒150年前南丁格爾開創的護理理念,開創了一種嶄新的照護方式。
她將其命名為“關懷療法”:擁抱、觸碰、傾聽、幽默、眼神交流與社群歡愉構成這劑良方。其終極目標在于徹底革新醫療體系中對癡呆癥患者的照護模式,實現從藥物治療向關懷護理的根本性轉變。
![]()
路易絲·德特勒夫森(導演)
1996年畢業于丹麥新聞學院,2000年開始從事紀錄片導演工作。她執導的眾多紀錄片擁有廣泛觀眾群體,代表作包括《尚未終結》(2021)、《愛情鳥》(2014)和《胖前線》(2019)。
![]()
《瘋狂的生活》
Une vie démente(2020)
關鍵詞:小夫妻照顧癡呆老母親
維瓦爾第《四季》之《春》
時間:2025.11.16周日19:30
地點:蜂巢劇場
導演: 拉斐爾·巴爾博尼 / 安·斯羅特
編劇: 拉斐爾·巴爾博尼 / 安·斯羅特
類型: 劇情 / 喜劇
國家: 比利時
語言: 法語
上映: 2020-11-04(比利時)
片長: 87分鐘
簡介:自2007年起就合作無間的比利時導演拉斐爾·巴爾波尼與安·西羅聯合編導的長片新作,講述一對正想要孩子的小夫妻被迫開始照顧男方患上語義性癡呆的母親。這位身份為藝術策展人的老母親因精力旺盛而難以看護,主題苦澀的影片也因此走向輕喜劇風格。
影片大部分場景發生在母親所處的布景悅目的花園或室內,映照困在身體里的旺盛精神,貫穿全片的維瓦爾第《四季》之《春》則在聽覺上展現了老婦固執亦幼若孩童的心態,在嬉笑之中激發出可貴的親情。
![]()
導演:拉斐爾·巴爾博尼 & 安·西羅
拉斐爾·巴爾博尼1978年生于法國特魯瓦;安·西羅,1980年生于法國巴黎。他們以編劇兼導演身份合作創作劇情片。自合作伊始,他們便致力于打造融合多元風格的獨特電影作品,其創作特色在于:根植于本能式表演風格,運用跳剪營造疾速節奏,并通過反復嘗試不同鏡頭構建出有機敘事結構。其首部長片《瘋狂的生活》斬獲七項馬格利特獎及各大電影節多項殊榮。《(前)任情緣》為二人第二部長片作品。
![]()
電影與展覽《克拉斯·古貝爾斯的宇宙》
The Universe of Klaas Gubbels (2024)
關鍵詞:荷蘭最受歡迎的91歲藝術家
特別環節:映后導演與藝術策展人對談
日期:2025.11.22-11.23
地點:金臺藝術館
導演:揚·盧特
電視臺:AVROTROS
類型:紀錄
年份:2024年
時長:52分鐘
簡介:克拉斯·古貝爾斯是荷蘭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和藹可親、不知疲倦的古貝爾斯(1934年出生)每天仍然在工作室里創作他那些精致迷人的咖啡壺和桌子靜物畫。為什么這位藝術家對他的主題永不厭倦?為什么他的受歡迎程度不僅沒有下降,甚至還在上升,現在在中國也是如此?電影制作人揚·盧特在2024年古貝爾斯90歲生日之際,跟隨他走進了工作室、鐵匠鋪,并記錄了他創作一系列木版畫的過程。
![]()
揚·盧特(導演)
出生于1954年,是一位獨立紀錄片導演兼制作人,其作品涵蓋電視與電影領域,在視覺呈現與思想表達上皆展現出非凡的想象力與挑戰精神。他既擅長刻畫作家與藝術家群像,也持續關注社會議題。
迄今創作了約30部紀錄片,這些作品均曾在荷蘭及國際平臺播出。其部分影片曾亮相多個國際電影節,包括: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洛杉磯AFI電影節、悉尼國際電影節、慕尼黑電影節等。合作播出機構涵蓋荷蘭公共電視臺、芬蘭YLE電視臺、美國PBS公共電視網與紀錄片頻道、騰訊藝術頻道。
其作品由以下機構發行:
Cinemien、Dutch Core、NY Cinema Guild、NY Grasshopper Films。
![]()
《蘿榭與弗蘭克》
Róise & Frank (2022)
關鍵詞:神秘小狗 | 妻子與丈夫再相逢
時間:2025.11.26周三18:30
地點:愛爾蘭駐華大使館
導演: 彼得·墨菲 / 雷切爾·莫里亞蒂
編劇: 彼得·墨菲 / 雷切爾·莫里亞蒂
類型: 劇情
國家: 愛爾蘭
語言: 愛爾蘭蓋爾語
字幕:中英雙語
上映: 2022-09-16(愛爾蘭)
片長: 90分鐘
簡介:自蘿榭失去一生摯愛的丈夫弗蘭克,已過去兩年。深陷悲痛的她與家人和社區斷絕了來往。這時,一只神秘的小狗出現了,它似乎一心想要接近蘿榭,這預示著她生活將迎來巨大轉變。這只小狗熱愛運動和牛排,有自己鐘愛的扶手椅,還對鄰居唐查抱有莫名的反感。蘿榭很快意識到,這只小狗正是她摯愛的弗蘭克轉世歸來。就在兒子擔憂母親精神狀況的同時,當地社區卻似乎欣然接受了弗蘭克以這種方式回歸——尤其是當這只小狗成功指導一名害羞的本地少年成長為明星球員,并帶領學校球隊走向勝利之后。
![]()
導演:彼得·墨菲 & 雷切爾·莫里亞蒂
![]()
《康斯坦丁與埃琳娜》
Constantin and Elena(2009)
關鍵詞:羅馬尼亞老夫婦| 珍惜每一天
時間:2025.11.29周六19:00
地點:北京羅馬尼亞文化中心
導演:安德烈·達斯卡萊斯庫
語言:羅馬尼亞語
字幕:中文字幕
時長:102分鐘
國別:羅馬尼亞
類型:紀錄/ 愛情 / 喜劇
獲獎:2009年薩拉熱窩電影節紀錄片獲獎者特別提名
簡介:這部溫暖而私密的紀錄片,描繪了一對羅馬尼亞老夫婦的故事。盡管深知生命有限,他們依然懂得珍惜每一天,享受彼此相伴的時光。
![]()
安德烈·達斯卡萊斯庫(導演)
青少年時期在家鄉擔任電臺DJ開啟職業生涯。后移居布加勒斯特,于電影大學攻讀聲音與剪輯專業,期間同時以自由剪輯師及聲音工程師身份為BBC世界服務羅馬尼亞頻道工作,并參與多部電影制作,包括擔任傳奇剪輯師沃爾特·默奇的助理,參與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的《青春永駐》。其后他開始執導個人作品,憑借獲獎短片《飛翔》嶄露頭角,并以紀錄片處女作《康斯坦丁與埃琳娜》獲得全球認可——該片通過多項電影節入選、獲獎及電視播出廣受贊譽。《佩特里拉星球》是他的第二部長篇紀錄片。
![]()
《北斗七星》
The Plough(2023)
關鍵詞:源于法國電影大師菲利普·加瑞爾父親
真人真事 | 三代人情感
時間:2025.11.30周日13:00
地點:法國文化中心
導演: 菲利普·加瑞爾
編劇:讓-克勞德·卡里埃爾 / 卡洛琳·德魯阿
菲利普·加瑞爾 / 阿萊特·朗曼
主演:路易·加瑞爾 / 艾斯特·加瑞爾 / 莉娜·加瑞爾
瑪蒂爾德·韋爾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家庭
國家: 法國/瑞士
語言: 法語
上映: 2023-02-21(柏林電影節)
2023-03-08(法國)
片長: 97分鐘
簡介:在巴黎經營傳統木偶劇院的一家人始終堅守著自己的藝術立場,但父親與祖母的相繼過世,讓年輕一代開始思考自己應何去何從。這部家庭小品的靈感源自法國電影大師菲利普·加瑞爾父親的真人真事,導演的三個子女在片中同臺貢獻了精彩表演。影片敘事沉穩卻不失溫馨幽默,消解了死亡主題帶來的壓抑,三代人的情感羈絆也從微觀上反映出法國社會文化底色的變遷。榮獲2023年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熊獎。
![]()
菲利普·加萊爾(導演)
導演菲利普·加萊爾是橫跨法國“新浪潮”與“后新浪潮”兩個時代之間的一個特殊人物。1948年出生的菲利普·加萊爾在16歲時攝制的一部短片就讓他得到了“電影蘭波”的稱號,法國影評界認為加瑞爾的電影填補了“新浪潮”留下的幾處空白。他70年代早期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個人實驗化風格,以及晦澀的隱喻性思維,影片的探索性和藝術性極高,往往在極少的人物活動,超寫實的場景和畫面中大量運用長鏡頭和跟拍手法象征化地表現一種強烈怪異的孤獨感,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往往沒有任何情節和對話。
從80年代初開始改變電影風格,也拍出了像《我再也聽不見吉他聲》《愛情的誕生》《野天真》這樣的優秀劇情片,但與其早期的風格相距甚遠。1982年的《秘密的孩子》獲得讓·維果大獎。兩年后,他的影片《自由的夜晚》獲得戛納電影節“全景電影獎”。上世紀90年代后,加萊爾的作品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屢受好評。1991年,他的《我再也聽不見吉他聲》獲得銀獅獎;1999年,《夜晚的風》入圍電 影節競賽單元;2001年,《狂野天真》再次入圍競賽單元,并獲得費比西。
《北斗七星》獲得2023年第7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提名;《眼淚之鹽》獲得2020年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提名 ;《一日情人》獲得2017年第70屆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提名。
如需預約敬請關注公眾號“法國文化”,排片及票務信息將于十月底發布。
![]()
《沉默的心》
Silent Heart(2014)
關鍵詞:雙金棕櫚丹麥導演| 最佳女演員銀貝殼獎
一家三代人 | 身患絕癥的母親
時間:2025.12.5周五13:00
地點:北國劇場(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導演:比利·奧古斯特
類型:劇情
國家:丹麥
日期:2014年
時長:98分鐘
語言:丹麥語
字幕:中文字幕
獲獎:2014第62屆圣塞巴斯蒂安電影節金貝殼獎提名
2014第62屆圣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貝殼獎
簡介:一個家庭的三代人相聚于周末。姐妹桑妮與海蒂接受了身患絕癥的母親在病情惡化前結束生命的意愿。然而隨著周末時光流逝,母親的決定變得愈發難以承受,舊日矛盾也隨之浮出水面。
![]()
比利·奧古斯特(導演)
丹麥電影導演。早年赴瑞典學習攝影專業,深受藝術大師伯格曼的影響。回國后,進入丹麥電影學院深造,拍攝電視短片。1978年,他導演的處女作《在我的生活中》以凝煉的電影語言、對現實的深刻解析,為伯格曼之后單調沉悶的北歐電影吹來了一股清新之風,從而在北歐影壇嶄露頭角。
1983年,沉寂五年的奧古斯特推出兩部作品:Buster's World (1984)《巴斯特的世界》和Zappa (1983)《兒童城》。這兩部以兒童為描寫對象的影片使他享 譽歐洲。《巴斯特的世界》獲1985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兒童片 獎,《兒童城》則使奧古斯特第一次在戛納電影節上引起人們的注意。這兩部影片與后來的Twist and Shout (1984)《掙扎與吶喊》構成了奧古斯特電影創作的第一個階段:通過表現殘酷社會現實中脆弱的生命的遭遇來揭示生活。
四年后,影片Pelle the Conqueror (1988) 《征服者佩爾》使奧古斯特獲得世界級榮譽。該片描寫了19世紀一個10歲的男孩與其窮困年邁的父親從瑞典移居丹麥后,在一個大莊園里屈辱、艱難生活的情景。影片以古典油畫般的美麗畫面、苦難中相濡以沫的父子感情奪得第四十一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在第六十一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中,這部影片又擊敗了西班牙大師佩德羅·阿莫多瓦的《瀕臨精神崩潰的女人》獲最佳外語片獎。
![]()
《永遠的瓦爾辛湖》
Walchensee Forever(2020)
關鍵詞:四代女性 | 家族記憶
時間:2025.12.6周六17:00
地點:北國劇場(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導演: 喬娜·吉·萬德斯
編劇: Nico Woche / 喬娜·吉·萬德斯
類型: 紀錄片
國家: 德國
語言: 德語 / 英語
上映: 2020-02-24(柏林電影節)
片長: 110分鐘
簡介:如果說有這樣一種東西,如家族記憶,在歷史的長河中發揚光大,那么它就決定了每一代人的行動。導演講述了她家庭中的女人們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沃爾切西、嬉皮士夢和圍繞雷納·蘭漢斯的社區。
![]()
喬娜·吉·萬德斯(導演)
![]()
《她們的盛夏微愛》
Los peque?os amores (2024)
關鍵詞:42歲的特蕾莎 | 與母親共度夏天
時間:2025.12.7周日15:00
地點:北國劇場(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導演: 西莉亞·里科·克拉維諾
編劇: 西莉亞·里科·克拉維諾
主演: 阿德里亞娜·奧佐雷斯 / 瑪麗亞·巴斯克斯…
類型: 劇情 / 愛情
國家: 西班牙 / 法國
語言: 西班牙語
上映: 2024-02-29(西班牙)
片長: 95分鐘
簡介:特蕾莎原本計劃好的假期因為母親的一場小意外而被迫改變。她決定回家照顧母親,母女倆一起度過了一個異常悶熱的夏天。然而,這段被迫同居的日子并不如想象中順利,兩人甚至在最瑣碎的小事上也難以達成一致。然而這段不得不相處的時光,卻讓深藏的情感波瀾暗涌。在夏夜的靜謐中,特蕾莎與母親共同經歷了數個頓悟時刻,彼此的心結逐漸消融。
![]()
西莉亞·里科·克拉維諾(導演)
1982年生于西班牙安達盧西亞自治區塞維利亞省塞維利亞市。身為作家兼導演,其代表作包括《母親的房間之旅》(2018)、《小愛》(2024)及《優美字跡》(2025)。
![]()
![]()
林立 Wild Lin
2025EFF影展策展人
常年與眾多公益機構、使館、電影節/展合作,曾舉辦:上千場活動,放映過上萬部電影,主題涉及藝術家影像、女性、青年導演、科技、生態、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以及藝術無障礙等。希望借此推廣中西文化交流,讓更多人感受優質影像魅力;希望消除偏見,架起中國與世界對話的橋梁。
近年來,與使館合作的項目,主要有:
2024.10.30-11.1歐洲影像藝術研討暨學術展映
2023.12.15-12.17北歐影像藝術研討及展映
2023.12.1-12.10 “萬物有靈”藝術無障礙影像周
2023.6.22-2024.1.20UCCA展·現代主義漫步影像
2023.7.27-2024.1.27UCCA展·馬蒂斯影像系列
2021.11.20-2022.2.19UCCA展·卡特蘭電影系列
2021.12.4-2021.12.12圍爐影話: 電影工作坊
2021.7.2-2021.7.31 海邊銀幕:沉醉的夜晚
2019.11.16-11.17 第七屆德國電影節
2019.4.7 北歐女性影像
2019.3.1-3.3 北歐電影節
2018.10.16-10.30第11屆歐盟電影展·特別學術放映
2018.1.19-1.21 CANADA NOW加拿大獲獎影片展
2017.12.2-12.10第十屆歐盟電影展·十二月特別展映
2017.10.22-10.26第十屆歐盟電影展·驚奇幻想單元
2017.10.10-11.12 第五屆德國電影節
2017.10.7-10.8 中法環境月:“城市變遷”系列放映
2017.4.29-4.30“過去的未來”德國影展
2017.6 法國喜劇電影展…
![]()
2025 EUNIC FILM FESTIVAL
![]()
在宇宙中,仰望星空
![]()
![]()
![]()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