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戰略
美國摩根大通公司宣布1.5萬億美元計劃,投資對美國國家經濟安全和韌性至關重要的行業
據路透社10月13日消息,美國摩根大通公司宣布為期十年、總額達1.5萬億美元的“安全與韌性倡議”計劃,旨在促進、資助和投資對美國國家經濟安全和韌性至關重要的行業。作為這項新倡議的一部分,摩根大通將在供應鏈制造、國防航空、能源技術、前沿科技等四大領域的27個細分技術進行高達100億美元的股權和風險投資。
信息
美國微軟Azure推出全球首個GB300 NVL72超算集群,專為OpenAI提供核心算力支撐
據品玩網10月13日消息,美國微軟Azure正式部署全球首個生產級NVIDIA GB300 NVL72超算集群。該集群專為OpenAI的高負載AI任務打造,集成超4600個NVIDIA Blackwell Ultra GPU,通過下一代Quantum-X 800 InfiniBand網絡互聯,單機架含18臺虛擬機,配備72個GPU與36個Grace CPU,機架內NVLink帶寬達130TB/s,FP4張量核心性能最高1440 PFlops。其采用液冷方案與全棧優化設計,可將萬億參數模型訓練周期從數月縮短至數周,大幅提升推理吞吐量。此次部署是微軟與英偉達深度合作的成果,未來計劃擴展至全球數據中心數十萬顆Blackwell GPU。英偉達表示,該集群樹立了加速計算新標桿,為OpenAI多模態模型與智能體系統研發提供核心算力支撐。
美國OpenAI與阿根廷蘇爾能源公司簽署合作意向書,啟動"星際之門阿根廷"項目
據AIbase網10月11日消息,美國OpenAI與阿根廷蘇爾能源公司(Sur Energy)達成價值25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雙方宣布將啟動“星際之門阿根廷”(Stargate Argentina)數據中心項目,標志著“星際之門”項目落地南美。根據協議,項目將依托阿根廷2024年生效的RIGI稅收優惠計劃推進,擬建數據中心的算力容量預計將達到500兆瓦,主要用于處理先進的人工智能計算工作負載,將成為阿根廷歷史上最大的技術與能源基建項目之一。
美國谷歌發布革命性推理記憶框架,有望使AI Agent真正實現自我進化
據AIbase網10月13日消息,美國谷歌提出革命性框架 “Reasoning Memory”(可學習的推理記憶)。該框架是一種專為AI代理設計的記憶體系,能夠積累、概括并重用推理經驗,其核心在于讓AI代理從自身互動、錯誤和成功中提取抽象知識,形成可學習的“推理記憶”,并借此實現真正的“自我進化”。這一創新有望解決當前大語言模型驅動智能體的致命缺陷,填補大語言模型代理的“進化空白”,推動AI向更智能、更自主的方向演進,為構建更可靠的自主系統鋪平道路。
生物
世衛組織升級公共衛生情報系統以增強全球衛生安全
據WHO官網10月13日消息,世衛組織推出“公開來源流行病情報”(EIOS)系統2.0版,包含了新的數據源和高級功能,包括AI工具的使用。EIOS由位于德國的世衛組織大流行病和流行病情報中心運營,通過實時分析大量公開信息,幫助公共衛生團隊每天發現并應對潛在威脅。
美國胡佛研究所發布報告警告生物安全風險上升
據globalbiodefense網10月13日消息,美國胡佛研究所發布報告,指出生物安全風險因新興技術等因素不斷上升,生物威脅愈發頻繁和嚴重。報告建議采取多項行動,包括創建生物智能計劃、通過私營部門生物審計管理不信任問題、嚴格管理大流行潛力病原體研究等,同時強調需改變病原體研究治理制度,防止生物武器競賽,以實現一個免受可預防生物危害的世界。
美國藥監局再對中國藥企發警告信禁入美國市場
據新浪醫藥公眾號10月13日消息,中國醫療器械公司康泰醫學因部分醫療器械產品在生產、包裝、儲存或安裝等方面不符合美國法規要求,收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警告信。在該警告信關閉前,FDA將拒絕該公司產品進入美國,直至改進完成。該公司是較早進軍海外市場的國產醫療器械企業之一,累計銷售至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已獲24項FDA醫療器械注冊認證。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下一代納米顆粒疫苗,在小鼠身上表現出驚人的癌癥預防和免疫作用
據ScienceDaily網10月13日消息,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突破性納米顆粒癌癥疫苗,可觸發多途徑免疫反應,產生強大的T細胞活化和長期免疫記憶,從而阻止腫瘤生長和轉移。該疫苗可預防小鼠的黑色素瘤、胰腺癌和三陰性乳腺癌。通過將癌癥特異性抗原與脂質納米顆粒“超級佐劑”相結合,該疫苗克服了癌癥免疫治療中的關鍵挑戰。
塞內加爾裂谷熱疫情致17人死亡
據globalbiodefense網10月13日消息,2025年9月下旬以來,塞內加爾北部地區暴發幾十年來最嚴重的裂谷熱疫情,已致17人死亡、100多人感染。此次疫情與當地不尋常的天氣模式相關,導致蚊蟲滋生地擴大,加劇了病毒傳播。基因組測序顯示,該病毒具有高度保守性,表明其在本地持續存在。目前,塞內加爾衛生部正與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合作,加強疫苗接種和病媒控制措施,以遏制疫情蔓延。
能源
美國公司簽署協議開發空間核反應堆,為深空衛星任務提供動力
據財聯社10月14日消息,總部位于德克薩斯州的太空海洋公司(Space Ocean)與太空核動力公司(Space Nuclear Power Corporation)已簽署意向書,將在ALV-N衛星上測試10千瓦級微型核反應堆,為深空任務提供可靠電力。該反應堆體積小、重量輕、壽命長,無需控制指令,性能與NASA KRUSTY項目一致。合作還將探索流體輸送系統與核電模塊集成,為未來月球和行星任務奠定能源基礎,并支持衛星長期運行與在軌供應能力。
日本最大綠氫工廠投產,將為三得利白州蒸餾所及礦泉水廠供能
據HaechiFuelCel 10月14日消息,日本本土最大的綠氫生產設施在北杜市正式啟動,該項目投資186億日元(約合1.22億美元),由山梨縣與包括三得利控股(Suntory Holdings)、東麗(Toray)、東京電力控股(Tokyo Electric Power Company Holdings)等10家企業伴聯合開發,配備由西門子能源與Canadavia提供的16兆瓦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槽。到2026年,該項目各合作方計劃展示一套完整的“可再生能源-氫-熱能”循環系統,整合綠電、電解制氫與熱能應用環節,這些綠氫將用于驅動低氮氫鍋爐,并應用于蒸汽滅菌及威士忌生產流程。項目全面投產后,每年可生產2200噸氫,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6萬噸。
美國燃料電池開發商將或全球投資公司50億美元資金用于部署先進燃料電池
據世界能源10月13日消息,美國燃料電池開發商Bloom Energ與全球投資公司Brookfield周一宣布建立50億美元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用于部署Bloom的先進燃料電池技術。這是Brookfield在其AI基礎設施戰略中的首筆投資,兩家公司正積極合作,在全球范圍內設計和交付人工智能工廠,其中包括將于年底前宣布的歐洲工廠。Bloom Energy已經向數據中心部署了數百兆瓦的燃料電池技術,通過與美國電力公司 (AEP)、Equinix和Oracle的合作,為世界上一些最關鍵的數字基礎設施提供動力。
巴西采礦業計劃到2050年將碳排放量減少高達90%
據能礦前沿10月12日消息,由巴西礦業部門15家實體和企業組成的“基本礦產聯盟” Essential Minerals Coalition倡議組織向COP30主席安德烈·科雷亞·杜拉戈大使提交了一份報告,指出了到2050年將自身碳排放量減少高達90%并為巴西總排放量減少做出貢獻的潛在途徑。該文件還強調,巴西礦業部門有潛力減少鋼鐵鏈的全球排放,并支持全球電氣化進程。該倡議由巴西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CEBDS)、淡水河谷公司和巴西礦業協會(IBRAM)牽頭。
海洋
俄羅斯聯合造船公司推出水下技術作業船
據俄羅斯北極網10月13日消息,俄羅斯聯合造船公司(USC)公布了由阿爾馬茲設計局開發的“章魚”號(Sprut)水下技術作業船新概念設計。該船為Arc-5冰級,專為北極苛刻環境設計,能在2000米深水下執行多種任務。其核心功能包括維護海底油田設備、檢修管道與結構、開展科研勘探,并能參與潛艇救援行動。“章魚”號的突出優勢在于其高冰級和將主要設備置于封閉船臺內的獨特布局,確保了全年作業能力,其具備高度模塊化設計,可兼容并搭載“亞森”載人潛水器以及“阿古斯”系列自主水下航行器(AUV),以滿足不同客戶的水下作業需求。該船設計全長108.5米,續航力達6000英里,旨在增強俄羅斯在北極海域的資源開發與水下作業能力。
日本防衛省與三菱重工簽訂合同,批量生產潛射導彈
據國防郵報10月13日消息,日本防衛省已與三菱重工簽署合同,正式啟動新型潛射導彈和海基型12式岸艦導彈改進型的量產工作,以強化其“防區外防御能力”。其中,潛射導彈合同價值約29億日元,將從潛艇魚雷管發射;另一份價值250億日元的合同則關乎12式導彈的艦射改進型,后者計劃在2027財年投入使用。此次量產的兩款導彈,與已量產的陸基型12式改進導彈及高速滑翔彈共同構成了日本遠程打擊體系的核心,標志著其軍事戰略正從傳統的近海防御向具備遠程反擊能力的方向轉型。
法國啟動新一代航母建造工作
據armyrecognition網10月13日消息,法國海軍集團在瑟堡造船廠開始焊接新一代核動力航母(PA-NG)反應堆密封外殼的首塊鋼板,這標志著該艦的實體建造階段正式啟動。作為航母的核心,該外殼將容納兩座新型K22壓水反應堆,其單座熱功率達225兆瓦,比現役“戴高樂”號的反應堆提升約50%,能為電磁彈射系統(EMALS)提供充足動力,并計劃將換料周期延長至十年。目前計劃航母于2038年服役,其設計排水量約7.8萬噸,全長310米,配備雙艦島和三條電磁彈射器,旨在搭載未來戰斗機與無人機,延續法國彈射起降航母的傳統,并通過技術創新顯著提升其遠洋作戰與持續部署能力。
美德企業合作推進高分辨率海底智能探測,助力海上基礎設施建設
據海洋新聞與技術網10月13日消息,美國Bedrock Ocean Exploration公司與德國PlanBlue公司宣布建立戰略合作,共同開發新一代高分辨率海底智能信息系統,推動海上基建、安全與生態監測。Bedrock運營一支自主潛航器隊伍,通過“Mosaic”平臺提供高精度實時數據交付;PlanBlue則利用AI增強的海底地形測繪與技術,實現海底生態系統、工程設施與防務探測等信息分析。據報道,此次合作將顯著縮短從數據采集到決策應用的周期,為海上風電、海底光纜布設、港口開發等領域提供更高效的環境與作業信息。
法美研究機構發現預測海底火山噴發新方法,助力全球海底監測網絡建設
據海洋技術網10月13日消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與布雷斯特大學牽頭、聯合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HOI)等機構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研究,證實海底熱液噴口的溫度變化可作為預測洋中脊火山噴發的前兆。研究團隊通過對東太平洋洋中脊五處熱液噴口持續35年的觀測,發現其緩慢升溫的過程反映了海底1英里(約1.6公里)深處巖漿體的膨脹與壓力累積。基于此建立的模型于2025年初實現全球首次深海火山噴發的成功預測。該成果不僅深化了對地球內部動力過程的理解,也為構建全球海底火山監測網絡奠定了科學基礎。
航空
美國AeroVironment公司擴大“彈簧刀”無人機生產規模,并探索在多型裝備上掛載發射的能力
據DefenseNews網站10月14日消息,美國AeroVironment公司正擴大“彈簧刀”自殺式無人機生產規模,并探索在多型裝備上掛載發射的能力。按照規劃,該公司預計于2026年底或2027年初在鹽湖城設立新生產廠,使“彈簧刀”月產量從約500枚提升至數千枚。AeroVironment公司表示,“彈簧刀”目前已成功集成至MQ-9無人機中并完成試射,未來或將集成至有人/無人地面車輛及無人水面艇中。
美軍使用小型無人機測試3D打印的無人機彈藥投放裝置
據armyrecognition網站10月13日消息,美軍在“聯合決心”-26.1演習中使用PDW C100小型無人機測試3D打印的無人機彈藥投放裝置。該裝置名為“寡婦制造者”(Widowmaker),整套系統僅需商用3D打印機與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即可制造,所有組件均來自非專用零件,具備跨單位快速復制條件。測試表明,搭載該裝置的PDW C100無人機單次出擊可投放4枚榴彈,可攜帶并投放M67手榴彈、M18煙霧彈及各型訓練彈,緊急情況下可實現雙彈連投。
航天
美國SpaceX公司發射第310批28顆微版“星鏈”v2.0衛星
據spacelaunchschedule網站10月8日消息,美國SpaceX公司利用“獵鷹”-9火箭于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311批28顆微版“星鏈”v2.0衛星。本次發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鏈”衛星發射數量達到9894顆,包括5180顆微版“星鏈”v2.0衛星。目前,大約有8580顆“星鏈”在軌。據統計,本次發射是SpaceX公司2025年的第116次發射任務,也是微版“星鏈”v2.0衛星的第221次發射。
美國SpaceX公司發射第311批28顆微版“星鏈”v2.0衛星
據spacelaunchschedule網站10月8日消息,美國SpaceX公司利用“獵鷹”-9火箭于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312批28顆微版“星鏈”v2.0衛星。本次發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鏈”衛星發射數量達到9922顆,包括5208顆微版“星鏈”v2.0衛星。目前,大約有8600顆“星鏈”在軌。據統計,本次發射是SpaceX公司2025年的第117次發射任務,也是微版“星鏈”v2.0衛星的第222次發射。
新材料
美韓企業簽署諒解備忘錄探討在美建立稀土和永磁體一體化生產基地的合作
據能礦前沿10月10日消息,美國稀土公司ReElement Technologies與韓國浦項制鐵集團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旨在加強稀土供應鏈,并探討在美國建立稀土和永磁體一體化生產基地的合作。計劃中的稀土和永磁體一體化生產基地將成為美國首個在一體化工業基地內實現稀土和永磁體生產完全垂直整合的工廠。該項目旨在管理從稀土原材料采購、分離精煉,到永磁體制造、廢料回收和報廢磁體回收等各個環節,所有環節均在一個工廠內完成。根據合作協議,浦項制鐵將負責稀土中間材料的采購和永磁體業務,而ReElement將提供先進的分離、精煉和回收技術。美韓兩國政府還討論了項目全面實施后可能提供的政策、財政和監管支持。
先進制造
美軍修改“預置庫存”計劃,以向印太戰區提前部署更多裝備和物資
據卓信防務10月14日消息,美陸軍物資司令部代理司令克里斯·莫漢表示,美陸軍正在修改前沿部署裝備(預置庫存,Army Prepositioned Stock, APS)的全球分布,以配合國防部將更多重點轉向印太戰區。同時,美陸軍決定減少“APS海上部署”(APS afloat)的使用,部分裝備已轉移至陸地關鍵節點,如韓國、菲律賓和澳大利亞,以覆蓋北、中、南通道區域。美陸軍還在評估“陸軍全面作戰投送裝備集”(Total Army Power Projection Equipment Sets),考慮將部分裝備長期留置于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的地區,以降低運輸成本、增強前沿存在并提升威懾力。據悉,APS計劃是美軍執行全球戰略的核心抓手之一,旨在在全球關鍵地點部署武器、裝備、車輛和補給物資,以便部隊能夠快速應對危機,長期以來一直是美軍力量投射的基石。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首個基于光學熱力學的自組織光學器件
據財聯社10月14日消息,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基于光學熱力學原理研制出首個光學設備,使光線在非線性系統中自組織路由,無需開關或外部控制。該方法將混沌光學行為轉化為可預測模式,可簡化光通信和計算,并為芯片級光學、高性能計算及安全信息傳輸等應用提供新途徑,為非線性光子器件設計開辟新方向。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轉載請注明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隸屬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號,致力于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