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三十歲的年紀,最美的青春,該如何不負韶華?
昨晚,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江蘇南京河海大學舉辦。青春以一種無比強大的感染力,點亮了我們的心中之火,也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的豐富與可能,廣闊與無垠。
![]()
習近平總書記曾寄語南瑞年輕研發人員,“以‘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執著,攻關高精尖技術,成就有價值的人生”。這不只是對一家企業的期待,更像是寫給南京所有青年的信。
青年人才,是城市生態的“蓬勃力量”,青年越有希望,城市越有未來。青年的樣子,就是南京的樣子。
在江北新區生物醫藥谷,在河西中央科創區,在雨花軟件谷,在江寧九龍湖企業總部園,在高淳一區三園,在老城硅巷,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匯集于此,擁抱新興產業和技術,也為城市不斷拓寬可能。三位年輕的復旦物理系博士在南京創辦的費勉儀器,一套精密儀器賣到超1000萬的價格;集萃藥康“豪華公寓”里入住的小鼠,最貴的單只可以賣到數萬元。以科技的價值去打開無窮的想象空間,這是青年人改寫城市發展的方式。
城市的天際線由鋼結構和玻璃幕墻組成,而真正的思維高度由這些敢想敢為的青年創造。當一項項原創性、顛覆性的科研成果在南京誕生、轉化,他們所創造的價值,也讓我們重新去理解高質量發展的內涵。
![]()
江北新區生物醫藥谷。圖自南京江北新區
不僅是五湖四海的青年為了理想奮斗于此,無數從南京走出的青年,奔赴祖國的山河,他們的身影令人動容。
十四所、五十五所的青年,在國防事業的發展壯大中,也成就了自己最好的青春;河海大學學子在三峽、南水北調、小浪底工程中勇挑重擔;南京大學畢業生,創辦了一個個引領性標桿科創企業;東南大學的畢業生參與高鐵、橋梁、軌交建設,讓“中國速度”刻上南京印記;深耕久耘的南農學子傳承著“禾下乘涼夢”,很多南航畢業生成為我國航空事業的中流砥柱;還有更多青年志愿者奔赴西部、扎根鄉村,把理想寫在大地上。
夜幕下的圖書館、“寧青驛站”里,無數青年在此靜靜地為人生“充電”,這么一方天地,凝聚著一股子默默向上的青春能量。
無數個他們的身影,不僅在為南京增加價值,更在為城市塑造一種無比珍貴的求知人格和奮斗慣性。他們在用行動深深詮釋,青年該有的奮發有為,青春該用怎樣的底色去定義。
![]()
![]()
圖自河海大學
54所高校、超100萬名在校大學生,高技能人才達52萬人,每年新就業大學生近40萬人……這一項項數據,構建了南京最堅實的底氣,而怎么才能為每一種奮斗的青春提供堅強支撐?南京從未停止探尋的步伐。
在全國率先實施大學生住房租金補貼;大學新生可免門票游覽特色旅游景區;全市千余家“寧小蜂驛站”,為30萬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提供溫暖港灣;“金陵工匠”公益培訓,為在職者、失業人員和高校畢業生打造技能提升平臺。當一條條政策托底,含“新”量、“青”和力在南京就不是一個個抽象的詞匯,而是一個個具體的、動人的故事。
因為深深地理解和尊重,才會有深深的共情,才會有城市與青年“雙向奔赴”的生動圖景。如今的南京,集聚高新技術企業超萬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2.3萬家。學在南京、創在南京、夢在南京,成為越來越多青年共同的選擇。
這些無一不是南京面向未來的底氣。城市與人一樣,活在一口“氣”當中。讓青年在此堅定信心、看到希望、看見未來,才能讓青年愿意留在這里。城市理應是青年的朋友,以最大的溫暖和誠意去制造“我想留下”的共情。
![]()
方飛 攝
夜幕降臨后的南京,也有另一種明亮。秦淮河畔的街頭藝人、老門東的文創小鋪、玄武湖的跑步圈、紫金山的夜徒步、水慢城的安逸躺……青山蒼翠、碧水柔波間,都充滿了自我表達的自由與浪漫。
年輕人還在這里不斷重塑“生活的可能性”,咖啡館里的編程社群、攝影工作坊、夜間讀書會、脫口秀開放麥……豐富的文化場景接納每一個不被定義的青年,既可以在“永不打烊”的書屋里安靜地閱讀,也可以在日均35.3場的文化演出中酣暢地釋放。
有人說,青春像一場奔赴。而南京,恰好是那座值得奔赴的城。
正如這首青春三行詩《瞬間》所寫:
發現情緒飽滿的話語總是短句
就像此刻 我念出
人文生態的南京,創新活力的南京,真實、可愛,有說不完的青春、燃不盡的熱烈。既能抬頭看星河,也能低頭趕地鐵;既能回望歷史長卷,也能創造未來圖景。
無數的發展歷程都在訴說:擁抱青年,就是擁抱未來。南京的青年,也是南京這座城市的未來。在這里,每一個“你我”都能成為“我們”,每一個夢想都有生根的土壤。明媚的夜空下,這座城正年輕,而每一個我們也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來源 | 南京發布
編輯 | 徐雅瑩
發布 | 徐雅瑩、吳小榮
審核 | 王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