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今年第21號臺風“麥德姆”的預警信號在南海之濱急劇拉響,13~15級旋轉風裹挾著暴雨向湛江逼近,祖國大陸最南端的防線正面臨一場嚴峻考驗。10月4日,一支承載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信念的隊伍從珠海出發——珠海消防13車56名指戰員,向著臺風肆虐的湛江疾馳而去,在這片土地上展開了一場與臺風的硬核較量。
此次增援湛江,是珠海消防近年來跨區域救援任務中極具分量的一次,創下了多個“最”:從10月3日凌晨啟動備戰,到10月10日傍晚圓滿完成任務,跨區域增援時間最長;56名指戰員、13輛救援車輛同步出征,人員規模、車輛數量均為近年最多;從珠海到湛江徐聞,單程超500公里,路程最遠;更實現了災前準備、災中救援、災后重建的全鏈條覆蓋。每一個“最”的背后,都是對珠海消防應急響應能力、連續作戰能力的極致考驗。
災情就是命令!珠海消防火速集結馳援
![]()
分工明確,高效協同打硬仗
高效的救援,離不開清晰的分工與精準的指令。增援隊伍抵達湛江后,迅速成立前線指揮部,第一時間制定并下發《珠海消防增援湛江抗臺任務分工表》,將災情偵察、人員搜救、道路清障、民生保障等任務細化到每個小組,確保職責明確、銜接順暢。指揮部內,工作群消息實時滾動,一旦發生警情,各小組立即迅速響應,以最快速度奔赴現場,為救援爭取寶貴時間。
逆風而行,堅守一線護民生
祖國大陸最南端的湛江徐聞,是此次臺風影響的重災區,不同場景的救援故事在這片土地上同步上演。徐聞縣多地告急:在徐聞縣南極村,3人被困海邊車輛,指戰員頂風轉移;在徐聞縣角尾鄉放坡村老人因憂房屋受損不愿撤離,救援人員聯合村干部加固房屋后將其送抵安置區;在徐聞縣朋寮村面包車因積水熄火,隊員蹚水推至安全區。轉戰霞山區,臺風過后的清障行動同樣緊迫。救援隊伍根據現場情況分成兩組:一組奔赴霞山公園,重點清理園區主干道及健身區域的倒伏樹木——這些樹木有的橫亙在道路中央,有的壓在健身器材上,嚴重影響群眾出行與活動安全;另一組則前往海濱公園,集中處理靠近海岸線的斷枝,這些斷枝受海風影響隨時可能墜落,對過往行人構成威脅。期間,不少市民自發上前遞送飲用水,“辛苦你們了!”的感謝聲不時響起,消防人員笑著擺手回應,手上的動作卻未停歇。
嚴管厚愛,安全保障無死角
高強度的救援背后,是扎實的隊伍管控與后勤保障。支隊始終將指戰員安全放在首位,全過程落實安全管控措施,從救援現場的風險研判,到飲食、休息的統籌安排,每一個環節都細致入微。
![]()
![]()
![]()
![]()
聲援同步,傳遞消防正能量
救援行動不僅在一線展開,也在“云端”傳遞溫暖與力量。增援期間,珠海消防在抖音、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新媒體平臺,及時發布救援動態與成果報道20余篇,讓更多人看到指戰員們的堅守與付出;央視新聞、人民網、廣州日報、珠海特區報、湛江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聚焦此次行動,生動講述珠海消防的救援故事;湛江市委宣傳部更專門制作珠海消防增援形象海報,將“逆行者”的身影定格,有效展現了珠海消防“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的良好形象,贏得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
![]()
![]()
![]()
![]()
![]()
![]()
![]()
![]()
![]()
湛江市委宣傳部制作的援湛形象海報
雙向牽掛,湛江珠海一家親
![]()
![]()
![]()
此次增援任務的圓滿完成,離不開湛江人民全程的配合與暖心關懷。村民遞來的一杯熱水、商戶送來的熱乎盒飯、街頭一句真誠的“你們辛苦了”,每一份理解與支持,都為我們注入了前行的力量。我們深知,在珠海這片熱土上,生活著許多湛江鄉親,此次馳援湛江,不僅是守護湛江百姓的家園,更是替在珠湛江同胞守護故土。這份跨越城市的雙向牽掛,讓“湛江珠海一家親”的情誼愈發真切。
![]()
![]()
![]()
廣大網友暖心評論
10月10日傍晚,珠海消防增援隊伍順利返回珠海。抵達后,全體指戰員迅速投入器材裝備整理、人員狀態調整工作,以滿格戰力隨時待命。未來,無論我們是守護珠海鄉親的平安,還是在需要時馳援他鄉,都會始終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讓珠海與湛江的這份情誼,讓“迎風而戰”的擔當,一直延續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