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10月9日電 (江瑩)“天津市214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已實現精神科門診全覆蓋,16個區均建成‘區—街(鎮)—社區(村)’三級服務網絡,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篩查—咨詢—轉診—隨訪’一體化服務。”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9日,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精神衛生服務年暨2025年世界精神衛生日”新聞發布會,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劉先奪在會上介紹,天津市為不同年齡、不同境遇的市民提供精準心理關愛,通過取消門診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和免費服藥等政策,大大減輕患者負擔。
![]()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供圖)
據介紹,天津將促進全民心理健康作為民生保障的重點工程,圍繞“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全人群”的關愛目標,持續完善體系、提升能力、擴大覆蓋,并積極運用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等信息化手段,努力打破時空限制,確保服務觸手可及,形成“專科引領、綜合協同、中西并重”的多元發展格局。
同時,通過“培養、引進、培訓”三管齊下,不斷壯大專業隊伍。目前,天津市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已達945名,每10萬人口擁有量提升至6.93名,穩居全國前列。同時,建立“市級專家下沉帶教”長效機制,每月組織專家赴基層坐診、教學查房,依托遠程平臺開展常態化指導,有效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實現服務能力的“全域提升”。
此外,在聚焦重點人群方面,天津為不同年齡、不同境遇的市民提供精準心理關愛。對于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構建了“發現—診斷—治療—康復—回歸”的全周期管理模式,社區規范管理率高達95.32%。在全市范圍建設社區康復站,助力患者重建生活技能,回歸社會。并為重點人群量身定制服務,包括為孕產婦提供圍產期心理支持;為青少年建立“醫教結合”心理守護聯盟;為在職人群開展壓力管理培訓;為老年人將抑郁、癡呆篩查納入基本公衛服務,65歲以上人群篩查評估率穩定在85%以上。目前,天津已建成覆蓋區、街(鎮)、社區(村)的三級社會心理服務平臺,累計提供服務超4.56萬人次,成為市民身邊的“心理港灣”。
劉先奪表示,天津將繼續筑牢網底、提升質量、擴大覆蓋、優化體驗,努力讓每一位市民都能在需要時,獲得有尊嚴、有溫度、有品質的精神衛生服務,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貢獻“心”力量。(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