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瑞士工程企業ABB集團發布公告,宣布以53.75億美元的價格將其機器人業務出售給日本軟銀集團,同時終止了原定將該業務分拆獨立上市的計劃。此交易預計于2026年中后期完成,且需通過相關監管審批。
![]()
ABB集團表示,此舉旨在優化資產結構。而軟銀集團則期望借此強化其人工智能生態版圖。本文將從投資視角出發,全面解析此次收購從財務數據到行業前景等多方面的價值與影響。
據ABB官方披露,其機器人業務在2024年實現營收23億美元,約占集團總銷售額的7%,運營利潤率達12.1%。交易完成后,ABB集團預計將獲得約53億美元的現金凈收益,并產生24億美元的非經營性稅前收益。董事長傅賽稱:“此次剝離業務符合ABB的長期戰略,有助于集團聚焦電氣化與自動化核心領域。”此外,ABB集團計劃將機器自動化部門并入過程自動化業務,以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然而,路透社援引分析師的評論指出,ABB集團放棄具有高增長潛力的機器人板塊,可能會對其長期估值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在當前工業數字化浪潮蓬勃發展的背景下。
![]()
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在公告中著重強調,此次收購旨在推動“物理人工智能”戰略,實現超級AI與機器人技術的深度融合。這一交易是軟銀AI生態布局的最新舉措。此前,軟銀已對OpenAI進行投資,參與星際之門數據中心項目,并持有SoftBank Robotics、Berkshire Grey等機器人公司的股權。
CNBC報道,軟銀集團股價在2025年內實現翻倍,突破20000日元,部分原因得益于市場對其AI投資的良好預期。收購ABB機器人業務后,軟銀集團可能會整合其7000人的團隊以及全球渠道資源,加速AI解決方案在工廠和倉庫等場景的落地實施。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2025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機器人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18%。其中,AI集成機器人的市場份額預計將從2024年的20%提升至2028年的50%。
![]()
知名機構分析師李明在研究報告中指出:“軟銀收購ABB機器人業務,凸顯了人工智能向物理世界延伸的發展趨勢。未來三年,工業機器人領域將迎來并購熱潮。投資者可重點關注技術融合以及服務訂閱模式創新等方面的投資機會。”
此外,知名博主認為,此次交易可能會對產業鏈相關股票起到提振作用,例如傳感器、AI芯片企業等。交易公布后,ABB股價在短期內上漲了3%,軟銀股價則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
相關機構預測,ABB集團可借助此次交易獲得的現金收益,加強股息回報或者開展并購活動;而軟銀集團則需要證明其具備強大的整合能力,以避免出現商譽減值的情況。
對于投資者而言,建議重點關注三條投資主線:其一,聚焦于AI機器人核心技術的公司;其二,具備本土替代能力的中國企業,如埃斯頓;其三,軟銀生態的合作伙伴。
![]()
在風險方面,監管審批流程延后、技術融合效果不及預期等因素,可能會對投資收益產生不利影響。
ABB與軟銀的此次交易,不僅是一次簡單的資產重組,更是人工智能時代資本布局的一個典型縮影。投資者需緊緊把握技術變革這一核心主線,重點關注生態整合與創新驅動型企業,以有效應對未來市場的波動與潛在機遇。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分享行業發展動態,不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